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435阅读
  • 13回复

[转贴] 挺进,挺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岁寒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1-11
http://www.eeo.com.cn/observer/special/2008/12/21/124395.shtml

作者:柳红 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liuhongfuture@gmail.com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这篇陈然烈士的《自白书》,是我们那个时代传颂的诗篇。他被杀害时,年龄不足26岁。在小说《红岩》中,他叫成岗,是与人们熟知的江姐和《挺进报》联系在一起的。《挺进报》有一位幸免于难者,他是编辑和刻版人,日后在中国经济改革中建功立业,名叫蒋一苇。

1978年改革伊始,尤其需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马洪跟于光远说起办刊的事儿,据传于光远说:“有个人才,不知你敢不敢用?”他所谓的人才者,蒋一苇是也。要论办刊,蒋一苇确是专家。1949年3月,他进入北京三联书店,主编《科学技术通讯》杂志。1950年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他担任社长兼总编辑。马洪是爱才之人。1978年9月,蒋一苇被调进社科院工经所,担任副所长,并筹办一本经济管理类综合性刊物。只两个月的功夫,他就推出了1979年1月15日的 《经济管理》创刊号,发行量达到4万-5万份,很快又上升到10万份、20万份。

1979年,酝酿城市改革。但从哪儿开始?怎么改?当时有三种意见:一是“条条为主”,由中央各部为主集中管理;二是“块块为主”,以省、市、自治区为主分散管理;三是“企业为主”。蒋一苇称这三种意见分别为“国家本位论”、“地方本位论”和“企业本位论”。他主张“企业本位论”,认为经济改革归根到底是要解放生产力,生产力不在中央,也不在地方,而在企业。因此,改革要从企业改革开始,把行政组织和经济组织区分开来,确立企业应有的自主权。1979年春,他完成《企业本位论》初稿,作为内部资料送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6月,以《企业本位论刍议》在《经济管理》杂志发表;8月,《人民日报》以《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发表了摘要。最终修订稿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1980年创刊号上。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已经开始了。1979年7月国务院还发布了5个扩权文件。当时的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回忆:“那时候,我们对改革开放没有思想准备,许多问题还来不及仔细研究思考,就事论事,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但总觉得这些措施缺乏理论根据,所以落实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正在这时,他读到了《企业本位论》,说:“如获至宝!”,“他在理论上阐明了这一问题,使扩大企业自主权有理有据,理直气壮。”而国务院财经委员会主任张劲夫此时正在主持草拟一份 《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蒋一苇的观点也令他受到启发,“《初步方案》中虽然没有采用‘企业本位’的名词,其实际内容是体现了‘企业本位’精神的。”

值得注意的是:蒋一苇说的是确立企业自主权,而不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批评的声音也很多。蒋一苇的学生周绍朋清楚地记得蒋老师曾对他说:“他们也不看我写了什么,就望文生义。‘左’的也批我,‘右’的也批我。难道说,金本位、银本位也是本位主义?”在周绍朋看来,他所谓企业本位,是讲了一个基准。先给企业定性定位,再按此设计宏观经济体制。

不是天上掉下个 《企业本位论》,它是厚积薄发之作。

1952年底,蒋一苇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做政策研究室主任,每年有半年调研;1959年,他被划为“漏网右派”,开除党籍,降职降级降薪,下放到郑州第二砂轮厂当翻砂工。他曾颇为骄傲地跟人说:“我最大还当过车间主任呢!”后来到企业整顿办公室,给全厂制定了500多项规章制度。“文革”期间写过一部20万字的 《企业管理概论》书稿。1977年,他又被借调回一机部搞企业整顿。因此,他对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有极为深刻的认识。中国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其根本一点,就是让企业成为企业。说“企业本位”,就像说以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它不是从现代经济学中来,而是从蒋一苇的头脑中来,那是他的语言。

其实,人们对于《企业本位论》的历史地位至今也估计不足,而企业本位至今也没有确立。

1979年,蒋一苇重新走上舞台时已经59岁,到了将近退休的年纪。然而,这才是他“挺进”的开始。他要把积蓄的思想释放出来,把劲儿使出来;他要创新、创建、创立。

让我来大致清点一下蒋一苇创建的事业吧:

1978年,《经济管理》月刊;1979年,经济管理杂志社;1980年,《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1年,《中国经济年鉴》;1981年,中国企业管理教育研究会;1983年,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1984年,《中国工业经济学报》(后更名为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月刊;1984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85年,《少年经济学家》杂志;1988年,《改革》杂志;1988年,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和中国工业经济研修中心;1989年,综合开发研究院;1991年,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从1978年秋天到1993年1月去世,14年时间,他几乎一年创建一个事业。还有一个特点是,他往往自己不当头儿,而是请薄一波、吕东、马洪等人来挂帅。人说:“蒋老师,你干了这么多大事,是造船匠。造一次让人家开走一次,你自己什么都没有啊。”蒋一苇笑笑说:“那行,下次再造一艘,谁也不让他开,咱自己开。”这一次就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他亲自当会长。

这些事业,都被蒋一苇干到了轰轰烈烈。

周绍朋回忆蒋老师教导:“写文章要么让人痛,要么让人痒,最忌讳的是不痛不痒。所谓痛,就是要击中要害,所谓痒,就是要说出别人想说又没有说出的话。”有记者来访,蒋一苇拿出复写纸,让记者在一旁等,写完了一扯二份,记者拿走一份。他说写文章一是要自圆其想;二是要自圆其说(话);三是要自圆其写。

1985年,蒋一苇65岁时卸任社科院工经所所长。

重庆筹建社会科学院时,力邀蒋一苇。1986年11月蒋一苇给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

“壮志未酬这几个字,是肺腑之言,表达了您和我的心声。的确,我们这一代人(当然不是所有人),从革命到建设,很少有什么个人之计,无非想做点事以振兴华夏,但艰难曲折,难以想象。直到今天,仍然困难重重,但毕竟迎来了一个有可为的春天。但年龄又到了限额。”

这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心结。就是抓紧时间为这个国家做事情。

他又开始挺进了。1987年,他担任重庆社科院院长,随后创办《改革》杂志。

学生对他的印象是,“他这个人几乎不休息”。还有人说他“烟不离手”。当人劝他要注意身体、细水长流时,他答:“我要有水快流”。

1991年,蒋一苇被确诊患肺癌。他说,“死对我来说并不可怕,从参加革命起,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我这一生闯过许多次生死关,一次次都过来了。同我在一起的陈然、江姐,为了革命,早早的就牺牲了。他们被关在敌人的监狱时,知道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在走向刑场时还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但是他们没有过上一天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我是个幸存者,比起他们,我已经很满足了”,“我要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人的生命意义不在于活着,而在于活得有意义”。直到临去世时,他还感叹:“遗憾的是要做的事太多太多,而时间又太少太少了。”

蒋一苇说过,我不是科班出身,人家是理论联系实际,我是实际联系理论。在生命垂危时,他还说,我们搞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两支队伍结合,一支是联系实际的理论队伍,另一支是能够并且善于联系理论的实践队伍,特别是领导队伍。

另一个学生郑海航提示了一个关键点:“蒋老师每提出一个理论见解后,一是往下走,在实践中检验;二是往上走,去说服有关部门的领导,变成国家的政策。”

其实,中国改革就是靠着这样一些人从中上下联络、推动出来的。

蒋一苇是一位瘦削、和蔼、耐心的人。从他的外貌上,你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能量,正如张劲夫所说:“在这瘦小的身躯里怎么会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是因为他有一颗为振兴中华、为人民过富裕幸福生活而奋战拼搏的坚贞忠心、热烈爱心”。

我想,一个人持久的魅力必然和精神、道德相联系。蒋一苇是改革事业的先驱者,他却没有享受改革带来的物质成果,并且对此还根本不在乎。刚到工经所时,所里住房困难。蒋一苇和老伴、小孙子就住在办公室里,在走廊上用煤油炉做饭,一住就是4年。后来,才分到古城一套三间的住房,但那个时代所谓三间一套,他的书房兼卧室依然小得难以转身。周绍朋说:“他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他有那么大名声,住的条件却那么艰苦,一谈起学术来没完没了。他对各式各样的人都非常好。”

这让我禁不住想起1947年,他和陈然办《彷徨》时合作的《论气节》:“气节,是个人修养的最高一级,也是最后的考验”,“舍己为人、舍生取义,为万民、为真理与正义”,“不妥协、不退缩、不苟免、不更其守!固执着真理去接受历史的考验!”

1985年我考进所里的研究生时,蒋老师已不担任所长了。算起来,见他的面和听他讲话一共也没几次。但是,我和那些师长师兄们一样,也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

1993年1月25日蒋一苇去世,时年72岁。很多人从全国各地——包括曾在工经所工作过的朱基总理——都来参加遗体告别,悼念这位一生挺进的《挺进报》人。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1-11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这篇陈然烈士的《自白书》,是我们那个时代传颂的诗篇。

陈然的诗歌。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1-11
回 楼主(岁寒) 的帖子
蒋一苇(1920年2月14日-1993年1月25日),原名蒋炜,福建省福州市人,著名经济学家,曾任国务院经济顾问,1964年4月调任石家庄电机制造学校(现河北科技大学)财务会计专业主任,1978年创办管理系。
    蒋一苇先生一生坎坷不平,1938年4月,蒋一苇从航空机械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当机械士,1941年他冒着被通缉的危险毅然脱离了国民党空军,化名考入广西大学数理系,1944年底,蒋一苇到重庆后,满腔热情地参加了中共南方局领导的民主青年活动。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一苇主编《科学与生活》杂志并兼该杂志社副社长。他与郭沫若、严希纯等老一辈科学家一起,提出以“科学中国化、科学民主化、科学生产化”为宗旨,开展一个“新科学运动”,1946年,由于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时局恶化,《科学与生活》被迫停刊。这时,蒋一苇又主办《彷徨》杂志并兼任杂志社社长。后来《彷徨》杂志改名为《挺进报》。1947年12月31日,蒋一苇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挺进报》特支宣传委员,负责《挺进报》的编辑、刻版工作。他与《挺进报》特支的其他几位同志一起,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948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挺进报》的印刷地点被破坏,蒋一苇幸免于难,在革命群众的帮助下转移到香港,南方局安排他到生活书店编辑部工作。
    1949年3月,蒋一苇奉命调到北京主编《科学技术通讯》杂志。这个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办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刊物。在这个刊物上,蒋一苇提出“科学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1950年成立科学技术出版社,蒋一苇任社长兼总编辑。这年,他还被选为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底,蒋一苇被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在一机部工作期间,他先后任编辑室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及部党组秘书等职。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是我国建国初期最早重视经济管理的部门。1958年蒋一苇写的《技术进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技术与经济关系的专著。
    1959年3月,蒋一苇被错划为“漏网右派”,受到“开除党籍,降职降级降薪”的处分,并下放到郑州第二砂轮厂工作。
    1964年,蒋一苇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的石家庄电机制造学校任财会专业主任。
    1978年9月,蒋一苇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先后任副所长、所长、并兼任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中国经济年鉴》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经济管理刊授联合大学副校长。他还担任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的兼职教授。
    1979年,提出了“企业本位论”的观点,闻名国内外。
    1985年,任重庆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改革》杂志主编、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研修中心基金会会长兼研修中心管委会主任、深圳无线电工贸公司企业委员会主任。
    1988年,被选为全国七届人大代表、七届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1993年,因癌症去世。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1-11
值得敬重的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1-11



找到一张照片。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1-12
蒋一苇是《陈然烈士转略》的主要作者,1947年底江姐和老彭一起去下川东农村工作,江姐的儿子彭云曾一度寄养在蒋家。现陈然纪念馆首页的照片就是蒋老的妹妹蒋真女士提供的。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1-12
回秋雨
你若对蒋老感兴趣,可以看看这个帖子117楼的这本书
http://www.hongyanhun.com/bbs/read.php?tid=149&fpage=1&toread=&page=6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1-12
说实话,是看到这个帖子,才把蒋老和挺进报联系起来了,以前没意识到这一点,真不应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c3d340100bmgx.html找到周向阳的博客。
[ 此贴被秋雨在2009-01-12 13:27重新编辑 ]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1-12
      不知蒋老生前对《挺进报》案发前后的那段风云突变的地下工作情况,是否写过诸如傅伯雍先生《狱中斗争纪实》那样的回忆性文章或书籍?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1-12
回楼上:

见(1)本主题5楼的帖子,

(2)http://www.hongyanhun.com/bbs/read.php?tid=96&fpage=0&toread=&page=2这个帖子的28楼,

(3)陈然纪念馆中的文选。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5-16
偶然看到一篇林彦先生回忆蒋一苇的文章,其中谈到1977年蒋一苇和林彦商量准备写一部关于陈然烈士的戏剧。1977年和1978年蒋一苇先后写了两份剧情提纲,1979年8月林彦完成了这部川剧剧本。但林老在文中说:“遗憾的是由于多方面的考虑,剧本没能付诸排演。我只好带着愧疚不安的心情,无可奈何地把这件事搁置了下来。”

不知道当时因为什么原因没能排演这部戏,两位作者都熟悉陈然,真可惜啊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5-16
引用第10楼若水于2012-05-16 16:19发表的  :
偶然看到一篇林彦先生回忆蒋一苇的文章,其中谈到1977年蒋一苇和林彦商量准备写一部关于陈然烈士的戏剧。1977年和1978年蒋一苇先后写了两份剧情提纲,1979年8月林彦完成了这部川剧剧本。但林老在文中说:“遗憾的是由于多方面的考虑,剧本没能付诸排演。我只好带着愧疚不安的心情,无可奈何地把这件事搁置了下来。”
不知道当时因为什么原因没能排演这部戏,两位作者都熟悉陈然,真可惜啊 [表情]  

剧本还能找到吗?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5-17
回 11楼(我是青年) 的帖子
77~79年的事情,应该还在的吧……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5-18
这么古老的帖子被翻出来了阿。。。
我自己都忘了。。。
主贴作者柳红,我去年才注意到此人。。。有兴趣的同学去搜吧。。。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