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402阅读
  • 13回复

投资人撤资电视剧《小城春秋》筹拍遇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10-09
前一阵子忙别的事,很久都没来了,今天有消息和大家分享

http://fjnews.66163.com/Fujian_w/dskx/20080718/xs255937.html

编剧通过本报征集上世纪30年代的厦门特色道具

  厦门网讯(记者 莫家彦 实习生王珊珑)提起著名华侨作家高云览的长篇巨著《小城春秋》,相信许多厦门人都印象很深刻,它被称为与《青春之歌》一南一北交相辉映的革命题材小说。从去年年底开始,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开始进入筹备,昨天,编剧兼策划汪先生打进新闻热线968820,反映开拍遇到的一些难题,希望通过媒体呼吁一下是否有热心人士能伸出援手。

  昨天下午,记者与汪先生取得了联系。他说,原本这部《小城春秋》电视剧计划拍摄22集,主要取景在厦门本岛的大同路及鼓浪屿,还要在同安拍摄几天。导演及演员也基本定了下来,总投资大概为800万元左右。

  但中途出了一点麻烦,因为其中一位台湾的投资人由于资金突然紧张,原先准备投入的200多万元资金一时间没有筹集出来,因此计划五六月份开机的电视剧不得不推迟。目前,剧集工作人员都在积极联系投资,整个拍摄大概在2个月时间内完成。

  据汪先生介绍,此次出演《小城春秋》的不乏知名演员和导演,其中几位男主角可能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杨晓冬的演员王亚楠及《铁道游击队》中饰演王强的演员张立出演,对厦门情况非常熟悉的女导演赫力也愿意担任一位导演,另外一位导演可能由央视知名导演郭霁红出任。

  汪先生说,小说《小城春秋》描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惊心动魄的破狱斗争,事情发生在厦门,因此其中描写的革命斗争、感情纠葛、家族仇恨、极富闽南文化特色的宗族械斗情景,都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元素。小说自1956年12月出版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深刻影响了几代人,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为革命理想英勇献身的精神。

  另外,据汪先生透露,电视剧开拍的时候,剧组还准备去外地运两辆上世纪30年代的豪华汽车“黑甲壳”来厦门的街道上拍戏。但是目前,还缺少很多富有厦门特色的上世纪30年代穷人及富人穿的衣服鞋子等,假如有热心市民家中有收藏这些物品希望能借用一下。

原来国庆和奥运的烟火设计师蔡国强也演了一个小角色,敌伪侦缉队的特务橄榄头,就是那个一枪打伤何剑平的那家伙。



看看,现在还有那时候的样子呢!

[ 此贴被满陇桂雨在2009-10-09 14:03重新编辑 ]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10-09
注:个人觉得吧,这部小说要改编成电视剧是需要大改的,原小说结构不够紧凑,有些地方很拖,得拍成中国版的“越狱”,才会有观众。要是他女儿不让大改,就很难拍成了。

本报讯 (记者海鹰)作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长篇巨著,著名作家高云览的小说《小城春秋》被称为是与《青春之歌》一南一北交相辉映的革命题材小说。小说自 1956年12月出版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深刻影响了几代人;1979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剧本,1981年,由罗泰执导,梁波罗、赵文连等主演的电影《小城春秋》,在全国掀起了观影热潮。20多年过去,当许多名著已被多次翻拍,高云览先生的爱女高迅莹女士近日表示,她十分期待《小城春秋》能够首度登上电视荧屏,让更多人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媒,领略这部小说不变的感人力量。
高迅莹告诉记者:“我这个想法从十多年前就有了,因为听到很多读者反映小说让他们很感动,可只有电影还不够味儿,最好能拍成电视剧。于是,我就开始不断呼吁,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不能实现。”
记者了解到,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包括《小城春秋》在内,共有32部长篇小说,其中大部分均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像《敌后武工队》等还多次被拍成影视剧作品,可《小城春秋》却一直未能拍成电视连续剧。是无人问津吗?实际情况是,近年来,一些文化传播公司和经纪公司不断找上门来,但是本着慎重的态度和“一定要拍出精品”的执着,高迅莹没有把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版权交出去。“前些年影视剧摄制不规范,不少经典和名著被拍得乱七八糟,有一些公司找到我,要求我授权让他们改编成电视剧,有人很直接,说要买断版权,我哪能同意呀?买断版权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再过问,要是被拍成三角恋爱或是武打片,我怎能对得起父亲呢?”
这两年,包括改编名著在内的革命题材电视剧在电视荧屏上大行其道,还有《亮剑》这样的精品不断出现,高迅莹把《小城春秋》推上电视荧屏的愿望更热切了, “希望找到实力雄厚的制片单位,以认真的态度组建创作能力强大的制作班子和演员,为观众呈现高品位的《小城春秋》。我相信,总会有合适的机会的。”

惊心动魄 情感细腻
《小城春秋》具有改编优势


“当我看到《青春之歌》、《红旗谱》、《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苦菜花》、《烈火金刚》等一部部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在电视上不断播放时,我总觉得厦门放弃了一个很好的文学资源——《小城春秋》。”说起厦门的电视剧创作,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朱水涌表示:“都说‘北有《青春之歌》,南有《小城春秋》’,我认为,《小城春秋》要比《青春之歌》具有更多的电视剧元素。”
朱水涌介绍说,《小城春秋》中描写的惊心动魄的破狱斗争,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为革命理想英勇献身的精神,这些都是革命意识形态的高意义诉求的鲜明表现;而剑平、四敏与秀苇的爱情情怀,吴坚、赵雄与林书茵的感情纠葛,吴坚与赵雄结拜兄弟的反目为仇,剑平与李锐由家族仇恨演变为阶级兄弟,吴七的好汉侠义行动以及闽南的宗族械斗情景,这些小说中的重要情节都是电视剧很好的时尚创作元素,又极富闽南文化特色。他因此认为:“从目前众多电视剧所体现出来的高意义诉求与时尚元素融合的发展趋向,《小城春秋》具有最优势的改编基础。”本报记者 海鹰 陈冬


【口水】


名著翻拍请别不靠谱


名著翻拍,毫无疑问是今年影视界的热门话题。沸沸扬扬的“红楼”选秀风波,一波三折的《三国演义》翻拍,重磅出击的《水浒传》,还有翻拍老手张纪中的《西游记》……一股名著翻拍风大肆流行。一个个经典熟悉的人物、故事,在新的诠释与表达下,会不会改变原有的感觉和味道?名著翻拍,到底靠谱不靠谱?在这里,我们听听来自网民的声音。
●孤读居士:名著翻拍,如果对其有真正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名著之所以被称为名著,是因为它被证明是属于任何时代的,我们的时代自然也会有、也应该有我们对名著的与以往不同的看法。如今的时代是个无法产生思想的时代,但是通过翻拍,可以带领人们再次回到名著的时代,与那些我们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进行交流,这也许没有现实的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的乐趣,特别是对中国这样的注重实用理性的国度,这个想法更应得到提倡。名著翻拍一般不可能产生如名著的那种力量,却可以梦归名著,反省自我。
●挑灯看剑:名著翻拍使名著平民化,让更多人通过快捷方式知道名著,是一种普及,这是优点。但现在的翻拍更多的是将之作为噱头,情节设置、人物设计及对白都已经背离原著精髓,更注重场面、演员,只是华丽的外表,有时会使大众对名著的理解造成误导。所以宁可读原著。
●Alex:我觉得翻拍不是不行,但不能糟蹋名著,如果拍不好就不要拍,对名著要有种敬畏。
●清流:名著翻拍是件蛮好的事情啊,不要做出一副狂清高的表情好不好。都是看翻拍名著长大的人,《红楼梦》演的那会儿,迷倒多少人——更不用说“永远的《西游记》”啦!我认识一个外国朋友,他说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就是连续剧《西游记》,虽然那是日本人拍的。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10-09
到底拍不怕啊,拍了也是挂羊头卖狗肉吧?作者的儿女维权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就是维权不够。
离线jiachenjia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10-09
引用楼主满陇桂雨于2009-10-09 03:58发表的 投资人撤资《小城春秋》筹拍遇挫 :
前一阵子忙别的事,很久都没来了,今天有消息和大家分享
http://fjnews.66163.com/Fujian_w/dskx/20080718/xs255937.html
编剧通过本报征集上世纪30年代的厦门特色道具
.......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你的帖子了!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0-09
引用第2楼穆阑于2009-10-09 08:49发表的  :
到底拍不怕啊,拍了也是挂羊头卖狗肉吧?作者的儿女维权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就是维权不够。

这是去年7月的新闻,到现在都一年了没动静,肯定是没拍成。最近和一些圈子里的人了解,现在的人审美也不能不迁就,否则没票房,他们也不容易,但是拍这样的红色经典剧让各方满意也太难,不拍就不拍吧!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0-09
引用第3楼jiachenjia于2009-10-09 09:46发表的  :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你的帖子了!

是啊,我有段时间没来了,忙很多事,很多我常去的地方都没去,勉强维持博客就不错了。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0-09
“福建电影百年情缘” 《小城春秋》

一本有些陈旧的日记慢慢翻开,里头是密密麻麻的字,这些字记录了一段秘密。日记的主人叫蒋夷牧,他是省文联副主席,他翻动着日记本,缓缓地向记者讲述一部叫《小城春秋》的电影片的幕后往事。这部福建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承载着当年福建电影人的梦想和努力……

     两套方案角逐 首部故事片

     当蒋夷牧轻抚日记时,他仿佛回到了1980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他是福建电影制片厂的编剧。

     由于下马了很久,沉寂了很久,福建电影制片厂在许多方面是一片空白,办公室简陋,职工宿舍没有,更谈不上什么先进设备,可是大家都想“拍个故事片,而且要拍个好片子”,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让福建电影制片厂有个新的起步。

     “这是福建电影打的第一炮,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蒋夷牧回忆说,当时大家定下调子,拍摄的故事片必须取材于一部成功的、为社会所认可的小说,而且要体现福建的特色。

     很快,高云览的《小城春秋》和司马文森的《风雨桐江》(后来拍成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摆在面前,经过商量,大家认为《小城春秋》名气更大,故事集中,情节好,故事性强,篇幅适中,正好改编成电影剧本,而且反映的是福建地下党革命斗争的历史,非常适合作为福建电影制片厂拍摄第一部故事片的选题。

     于是,当时的年轻编剧蒋夷牧和陈耕承担起改编的任务,全厂上下动员起来。

     找杨成武 争取《小城春秋》指标

     突然传来“不利”的消息: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准备拍摄《小城春秋》,而且福影厂还没有取得故事片的拍摄权。怎么办?谁都不愿意福建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胎死腹中”。时任福影厂厂长的吴彤立刻带领编剧蒋夷牧奔赴北京。

     “我们到京找了许多闽籍的老同志,请他们出面帮忙疏通。”蒋夷牧说。他们找到杨成武将军。“杨成武将军平易近人,待人接物十分热情”,听完家乡来的客人说完情况,杨成武立刻表示,鼓励他们拍摄《小城春秋》。他立即铺开信纸,给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写信,请他们给予支持。

     第三天,吴彤、蒋夷牧找到文化部部长黄镇。“我支持福影厂拍摄《小城春秋》,原则上就这么定了,希望你们能拍好这部片子。”黄镇很干脆地表态。这无疑给他俩注入一针强心剂。后来当时的国家电影局局长陈播也同意由福影厂拍摄这部电影,福影厂因此取得了一个宝贵“指标”。

     福影厂从北京电影制片厂“抢”来《小城春秋》,吴彤和蒋夷牧担心北影厂厂长汪洋不高兴。他们想去说明情况,又怕对方生气造成尴尬场面,“于是我们挑了个汪洋不在家的时候,登门拜访。他爱人接待了我们,从谈话中,我们感觉到,汪洋厂长对此事心中并无芥蒂,并且对福影厂也很支持。我们这才完全放心了。”

     设备简陋 连摄像机都是借的

     福影厂全力投入拍摄工作,除了从长春电影制片厂请来罗泰担任导演,请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朱永德担任摄像,请梁波罗担任男主角以外,其余的如服装、道具、美术、制片、剧务以及其他演职人员全部用本省的人才。

     “当时资金投入并不多,一部分由省里支持,一部分靠我们贷款。总额最多几十万。”蒋夷牧说。

     《小城春秋》大部分场景是在厦门拍摄的。当时条件确实不好,许多东西都只能因陋就简,连部分摄像机也是从外面借来的。蒋夷牧曾几次到拍摄现场看过,“演员都很普通,不是影坛明星。他们很虚心,一边拍摄,一边请教。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文化局都十分重视,文化局局长亲自到拍摄现场为大家打气。”

     《小城春秋》1980年投拍,拍摄了三四个月,1981年正式发行放映,这部电影培养了福建早期电影的一批精兵强将,最为难得的是,福建电影制片厂在第二年就获得了国家批准的故事片拍摄权,成为当时我国仅有的16家拥有故事片拍摄权的制片厂之一。福建电影制片厂从此在中国影坛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关资料

     《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是福建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80年10月。影片根据厦门著名归侨作家高云览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影片以厦门抗日救亡运动为背景,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厦门的一次破监劫狱事件。影片由蒋夷牧、陈耕、罗泰编剧,罗泰导演,梁波罗、徐佳音、赵之连、高建英主演。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0-09
在电影《小城春秋》中,一些非专业的业余演员在片中担任角色,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特色。1980年,电影《小城春秋》要招女主角的消息传出后,报名的场面十分火暴,许多女孩子前来应征。但影片摄制组认为,女主角应该是那种具有南方女孩的气质、一出现就让人眼前一亮的纯情女孩。导演罗泰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福州等地,选看了几十个女孩,都无结果。眼看就要开拍了,大家心里非常着急。就在这时,摄制组人员惊喜地发现了当时泉州五金交电公司批发部的营业员徐佳音。她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眉目清纯,身材苗条,端庄雅淑,富有闽南女孩典型的气质。电影《小城春秋》赋予女主角林书茵的性格,也正是这么一个外冷内热,很有心计,不轻易外露的人物。而且徐佳音从小就喜爱文艺,曾涉足梨园戏剧团,参加过群众业余会演。有一定的表演基础。摄制组人员一拍即合:“就这么定了。”就这样,在临近开拍的前夕,终于选定了女主角,这让制作组的人如释重负。
    当时拍摄一部电影是件轰动的事,泉州五金交电公司出了位女演员,自然喜上眉梢,特批让徐佳音带薪三个月参加拍片。徐佳音拍摄完这部电影后,马上成为泉州人关注的焦点。这部电影公映后,很多观众为了看徐佳音,经常光顾她所在的公司,一时间,泉州五金交电公司门庭若市。
    因为《小城春秋》这部电影,徐佳音成了第一位在故事片里演女主角的泉州人,也因此传出了泉州出美女的佳话。剧中有个镜头,由徐佳音扮演的女主角躺在床上,柔和的灯光照在她脸上,清纯美丽,不亚于今天的明星。如今20多年过去了,很多泉州人一提起这部电影,首先想到的就是徐佳音。但这位营业员出生的影坛新秀,出演《小城春秋》后不久,即嫁往香港,之后就淡出人们的视线。目前,徐佳音定居香港,因为在漳州投资建厂,所以也经常回泉州,但却极少抛头露面。
    倾尽心力电影人
    电影《小城春秋》凝聚着许多闽籍特别是厦门籍的编剧、导演、作曲等电影人的心血。编剧陈耕是厦门人,1978年11月到福建电影制片厂任编剧,不久便与蒋夷牧一道投入了福建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小城春秋》的剧本改编工作。当时,时间紧,任务重,要将一部24万字的长篇小说改编成4万字、2个小时之内讲述如此纷纭复杂的历史事件的电影剧本,其难度可想而知。两位年轻的编剧夜以继曰伏案耕耘,几易其稿,终使《小城春秋》电影剧本定稿,并按期开始拍摄。《小城春秋》的剧本改编作,使陈耕在多方面得到了磨炼,在以后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多部优秀剧作。现集剧作家与学者于一身的陈耕,任职于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从事闽台戏剧与文化研究工作。导演罗泰也是厦门人,1936年在厦门中华中学读书,抗战时期曾是厦门少年儿童救亡剧团的成员。罗泰是高云览的学生,因而对《小城春秋》怀着特别深厚的感情,把《小城春秋》搬上银幕是他多年的愿望。在拍摄《小城春秋》的过程中,他坚持忠于原著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为了让剧组演职员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他特邀高云览的夫人白碧云到拍摄现场参观,白碧云也十分关心这部电影的拍摄情况,开拍前,多次参加座谈会,向创作人员介绍当年革命志士的事迹,并对剧本的改编提出意见,还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照片,为摄制组提供创作资料。
    电影《小城春秋》的音乐由闽籍作曲家章绍同创作。章绍同是福建霞浦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之后下过农村、到过工厂。36岁时章绍同为电影《小城春秋》作曲,为体现影片浓郁的闽南地方特色,在音乐上,他采用芗剧音乐作为主要素材,并把它悲凉的特点改造成悲壮的风格,使其和整个电影风格吻合。看过《小城春秋》的人,不会忘记那首反复出现的由章绍同作曲、李双江演唱的主题歌《生命之歌》:“把你手里的红旗交给我,同志,如同昨天别人把它交给你。今天,你挺着胸脯走向刑场,明天,我要带它一起上战场……”这主题歌为影片塑造这群风华正茂、胸怀救世理想的时代青年的形象起了较大的作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章绍同从此引起了电影界的关注。此后,他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创作音乐,并先后担任福建电影制片厂厂长、福建省文联副主席。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0-09
郑启五 专栏 我与《小城春秋》  

最早是在厦大幼儿园,我与《小城春秋》的连环画不期而遇,第一印象是打仗打得不够激烈,不是很吸引我们这些小小男子汉。就在草草翻看准备弃之不阅的时候,一个熟悉的画面跳入眼帘——厦门南普陀放生池的场景,这发现顿时让我哥伦布一般,骄傲得不得了,在小伙伴中奔走相告:“我们的南普陀上小人书了!”就这样,我开始了与《小城春秋》激情的“初恋”。
    我小学读的是厦门市东沃小学,在校生半数以上都是厦大子女,小小年纪读大书写长文的风气极盛!从“放生池”畔走进故事,我读的第一本大书自然是《小城春秋》莫属。在书中的众生像中给我印象最深是吴七。儿时我家保姆的丈夫是渔民,住在厦港海边的旧屋,左邻右舍不是渔家,就是码头搬运工,他们古铜的肤色,壮实的身子骨,还有豪爽的性子,都有吴七的影子。吴七这个人物对我们一代厦门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吴七让我印象颇深,一方面可能是老师不停地唠叨要我们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地下党的人物形象在《青春之歌》和其他一些作品中似曾相识,而吴七是《小城春秋》独家坐拥的,如同它关于厦门岛城风情的浓墨重彩:沙坡尾、鼓浪屿、中山医院、渔民小学、南普陀放生池……
    我中学读不到一年,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小城春秋》居然成了“禁书”。你越禁我就越看。当时批判《小城春秋》是“大毒草”,其中“最毒”的莫过于爱情的描写了,小说中剑平和秀苇一同雨中漫步,“剑平觉得不能再靠紧,除非揽着他的肩膀走,可这怎么行呢?……”这样的描写我至今仍倒背如流,可当时每每读之,手指都兴奋得微微发抖。作者的温情其实与革命的激情是同样地丰沛,爱与信念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我在沙漠与荒原中抑郁独行时,《小城春秋》的细雨给了干涸的心灵以何等的滋润!
    大概是在1967年初,有一件与《小城春秋》作者有关的往事让我刻骨铭心:当时是红卫兵和造反派在厦大建南礼堂举行文艺批判会,大会中有人突然跳上台,异常激动的大叫大喊,“革命的同志们,无产阶级的战友们,在我们厦门薛岭有这样一座坟墓,上面刻着‘这里安息着《小城春秋》作者高云览’,这是我们厦门革命群众的耻辱啊!”于是全场激昂的口号声声,“狠批大毒草《小城春秋》”……
    大概在1980年,就在当年狂呼“狠批大毒草《小城春秋》”的建南大礼堂,上演了根据《小城春秋》改编的同名电影的“毛片”。因为有部分厦大学生义务充当了群众演员,摄制组就放映还未剪辑的“毛片”让厦大师生先睹为快。记得有这样一个镜头,反面人物赵雄被游击队击毙,他仰身躺在海水里,过了一会儿,竟猛地从海水中站了起来直喘气,全场观众哈哈大笑……

福建电影制片厂靠着这部电影起家,从此跻身国产故事片行业,但现在回忆起来电影实在是拍得太粗糙了,既没有文革前的《51号兵站》好看,也不如同期的《保密局的枪声》,人物和情节处理得比较概念化,原著中许多细腻的情感描写不知所踪,所以当年的电影编剧蒋夷牧如今建议用连续剧的形式,让这部红色经典走向屏幕,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小城春秋》和高云览是一座文学与信念的丰碑,一座值得厦门人永远骄傲的碑,在电影之后,丰碑渐渐远去,我知道有更多的好书等着我去读……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0-09
《小城春秋》[文学作品] 内容概要

小说的主人公何剑平出身贫寒之家,父亲何大赐在一次家族械斗中,被李木杀害。剑平的叔父何大雷发誓为兄复仇,李木惊恐万分,全家迁至厦门。大雷携剑平追到厦门,李木不得不丢下儿子李悦,独自流落苏门答腊,被迫当了“猪仔”,吃尽人间苦头。8年后他重回厦门,却仍然被大雷打死。但这时剑平和李悦已经成为朋友,李木出殡的那天,剑平亲自来执绋,使已经堕落的大雷极为不满。剑平对于出入烟馆赌场,勾结地痞流氓,走私鸦片、军火、买房子,包窑姐的叔父也极蔑视。他小学毕业了,但是家贫无钱再去上学,只好到一所渔村小学当了教员。他对贫苦的学生关心爱护,还领着他们参加大游行,对叔叔洋楼门上挂的“大日本籍民何大雷”的门牌愤怒万分,不但高喊“打倒汉奸走狗”的口号,还要求伯父与叔叔一刀两断。当天夜里,他去观看“厦钟剧社”的演出,结识了《鹭江日报》的副刊编辑吴坚。为了抵制日货,剑平参加了吴坚等人组织的“锄奸团”,干了一些打击奸商,使日货冷落的事情,深得民心。他们把从小火轮搜出的日货当场烧毁。剑平还当了搜货队队长,对何大雷的货也不放过。“锄奸团”同沈鸿国和何大雷为首的浪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取得了胜利。

“九·一八”事变后,吴坚不断写文章抨击国民党的妥协政策,并加入共产党,剑平也加入了共青团,并同在《鹭江日报》当排字工人的李悦成了不可分离的好朋友。不久吴坚奉命去当《漳声日报》的总编,李悦和剑平及吴七常在一起研究斗争形势,并接受上级的任务;办民众夜校、搞地下印刷所。剑平在办学中结识了纯洁美丽的丁秀苇,她在“街坊访问”时来到剑平家,并逐渐熟悉了剑平的伯父、伯母,博得了两位老人的喜欢,剑平与秀苇的接触也多起来。在日本特务支持下,沈鸿国设赌场,开彩栗。剑干按上级的指示,写了“反对开彩票的文章,发表在《鹭江日报》上,并和秀苇参加纪念“九·一八”事变两周年的游行,揭露“开彩票”的阴谋,致使沈鸿国的阴谋破产。沈鸿国恼羞成怒,派歹徒暗杀剑平,幸得秀苇冒着危险跑到夜校告知剑平,又有吴七的帮助,剑平才免于一死。上级为了剑平的安全,把他调到闽西去工作。3年后,剑平又回到厦门,在海滨中学任教。这时,何大雷和沈鸿国因为争夺一个叫金花的女人而双双被杀,沈奎政接管了沈公馆,当了福建自治会的主委,成了浪人的头子。而当年和吴坚一同演戏的赵雄竟成了厦门的特务小头目,当了侦缉处长,金鳄当了侦缉队长。剑平当年的女友丁秀苇如今在厦门大学读书,还在海滨中学兼课,并深深爱恋着海滨中学的教员陈四敏。海滨中学的校长薛嘉黍是厦联社的社长。仲谦是《鹭江日报》副刊的编辑。这些人都是厦门地下党的同志和朋友,剑平和他们都保持着革命的友谊,但起初对秀苇爱上从闽东来的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地下党员四敏感到不是滋味。不过,不久他发现四敏常常有意让秀苇和他单独接触,他感到很高兴,但又觉得内疚。

不久,陈四敏告诉剑平,他已经结了婚,妻子在内地工作,孩子已经两岁了。秀苇的真情曾使他感到“缭乱”,但是他终于抑制住自己不该有的感情,不能和秀苇发展越过友谊的关系,他鼓励剑平要大胆地去爱秀苇。当陈四敏把有了爱人的实情告诉秀苇后,她心中苦恼不安。在她与剑平相处的日子里,越发认识了他的可爱之处,两人逐渐好起来。一天,秀苇终于向剑平倾吐了真情,可是不久,陈四敏的妻子被捕牺牲,剑平思绪不宁,矛盾重重,他以为秀苇真正爱的是四敏,如今四敏的妻子已经牺牲,自己就应当把秀苇让给四敏。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李悦,受到李悦的批评。正当李悦要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时,周森被捕叛变了,出卖了同志,四敏被捕,剑平、李悦不顾个人安危,四处通知同志们转移,结果也分别被捕。在狱中,赵雄先是拉拢剑平,继则动用酷刑:灌辣椒水、压杠子、吊秋千、用竹签刺指甲心。但是剑平坚强不屈,从不吭声哀求,哪怕打得死去活来,也不投降。四敏和李悦也受了酷刑,但正像李悦所说:“毁了肉体,毁不了意志。”决不投降敌人,决不在赵雄、金鳄面前低头。他们通过埋伏在狱中的同志,互相串联,坚持斗争。不久,剑平凿破牢房的墙壁逃跑,但是不慎在吴七家再次被捕,吴七也同时被禁闭起来。不久,吴坚同志由泉州经过同安,在约定的地点同武同志会面时被捕。赵雄得知这消息,竟把吴坚押至厦门,关在剑平、四敏所在的监狱。这是因为吴坚、赵雄和陈晓三人,在少年时代结拜为兄弟。

后来,同台演出文明戏,相处得很好。1925年以后,赵雄考入黄埔军校,吴坚加入了共产党,陈晓当了钱庄的帐房先生。自从赵雄参加了国民党特务蓝衣社后,调到厦门,用毒药害死了原侦缉处长马刹空,自己当上了处长。他为了霸占陈晓的未婚妻书月,就阴谋逼死了陈晓,娶了书月。不久,书月的妹妹书茵由于家中生活困难,通过书月的关系,来到侦缉处当了书记员。不料赵雄竟对书茵的美丽垂涎三尺,调戏不成,变本加厉,毒死书月,向书茵求婚。书茵已厌恶侦缉处的罪恶工作,而且讨厌赵雄的纠缠,决定逃出魔窟。恰在此时,她从前的情人吴坚被押到这里,她决心拯救吴坚。吴坚被押进监牢后,赵雄千方百计地诱降他。但是吴坚刚毅不屈,从容对敌,声言:“我就是把脑袋输了,我也不能背叛我的信仰。”赵雄无奈,只好请书茵去劝诱吴坚。

书茵趁这个好机会见到了吴坚,诉说了自己的心里话,讲述了曾经救过吴坚的洪珊等外面的同志要劫车救他的情况,但吴坚不了解书茵的目前情况,因而没有向她表明自己的心意。吴坚回到牢中,把书茵的话向四敏等人讲了一遍,大家分析了情况,吴坚决定让打进监年当看守的老姚去核实洪珊的情况。经过核实,证实洪珊和书茵提出劫狱的事是真的。恰在这时,李悦因为查无实据被释放出狱。于是,他和外边的同志立即组织劫狱的行动。但是由于敌人要提前杀害剑平,劫狱时间被迫提前。由老姚把武器秘密带进狱中,里应外合,进行了激烈的枪战,使劫狱行动获得成功。但是,陈四敏因为掩护同志撤出,英勇战斗,光荣牺牲。地下党为四敏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秀苇也和学生们一样,伤心地参加了四敏的葬礼,因而被敌人逮捕入狱,遭受刑罚。敌人逼她招认是共产党,参加了劫狱,她宁死不招。这天,秀苇同其他13个男犯一起被押往省城监狱,半路上,剑平等伏击警车,救出秀苇,并一同奔往游击区,投入新的战斗。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0-09
《小城春秋》[文学作品] 作品鉴赏

《小城春秋》以厦联社的活动为线索,以厦门大劫狱为终结,真实地展现了30年代前后的中国革命形势,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政治风貌,较为成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人公何剑平是个虽然政治上不够成熟,但却忠于党的革命英雄。他性情耿直,不善于深思熟虑,不善于运用革命策略和战术,也不能灵活团结中间分子,但他有着坚定的革命决心,在敌人面前、在监狱和刑场上坚强不屈,英勇斗争,对革命和党忠心耿耿。在越狱斗争中顽强拼搏,勇敢斗争,关心同志,一心为公,表现出革命者的崇高品质。吴坚不同于剑平,是一个较成熟的革命领导音的形象。

他懂得党的革命原则和策略,具有高度的革命警惕性,被捕后对从前的恋人也不旨轻易相信;在同拜把兄弟、特务头子赵雄的斗争中,机智沉着,坚定勇敢;在领导狱中斗争时,头脑清晰,工作细致,赢得同志的信赖,使劫狱获得成功。陈四敏与吴坚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他思考问题较全面周到,分析事物很深刻,处事稳妥,所以他不同意书茵是特务的说法,力排众议、弄清问题,有利于劫狱斗争。他对人诚恳热情,宽厚和蔼。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在劫狱斗争中勇敢坚强,光荣牺牲。共青团员丁秀苇与上述人物的个性有较大不同,她纯洁而有正义感,热情而有些幼稚,在天然的爱国热情的支配下,参加许多爱国活动,在斗争中逐渐成熟,因而在敌人的监狱中能勇敢斗争,顽强不屈,完全摆脱了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某些弱点,成为一个年轻的革命知识分子。作者还描写了赵雄这类走向反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起初也和吴坚一样,具有一定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热情和进步倾向。但是后来他却参加了蓝衣社,当了特务,成为出卖祖国、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

他高唱奴性是人类的最高品德,却又凶狠残忍地出卖朋友,毒死上司;逼死拜把兄弟陈晓,霸占其未婚妻;毒死妻子,卑鄙地染指妻妹,杀害大批革命者,成为千古罪人,令人鄙视,使人痛恨。这些知识分子所走的不同道路,所表现出的不同性格,反映出他们个人的素质的高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和革命形势的复杂多变。这部小说在描写人物时,特别善于描摹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的心态,以突出人物的性格,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剑平再回厦门时,看到从前的女友挚爱陈四敏,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四敏告诉他自己早有妻子和孩子,并鼓励他大胆去爱秀苇时,他心里又有些内疚;当他知道四敏妻子牺牲的消息后,心里又起波澜,意欲把秀苇让给四敏。通过这些描写,革命青年剑平的高尚情操被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部小说还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自白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如特务头目赵雄称赞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人生哲学,倡言奴性的可贵,还说:“再没有比软心肠更愚蠢的了。只要你需要,即使割一个人的脑袋去换一支香烟也用不到犹豫。”这就充分地揭示了赵雄这个杀人刽子手的阴暗心理,揭示了他的凶残无比的杀人本性。这部小说的情节很富于传奇性,书中描写了吴七一类的义侠形象,他们的行动本身就具有传奇的色彩。书里的好多情节,如何、李两家的恩怨、厦门大劫狱等等,写得紧张曲折,惊心动魄,很富于传奇色彩,这正是本书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它的特点之一。
离线jiachenjia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0-10
引用第5楼满陇桂雨于2009-10-09 12:26发表的  :
是啊,我有段时间没来了,忙很多事,很多我常去的地方都没去,勉强维持博客就不错了。



那要多点上来,那《我喜欢过的几个演过红色经典的演员》帖子,之后又续了一些,还是要始作俑者发力。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0-11
看到了,看到了。话说,看到王亚楠粉丝说想让他演李悦,还说希望给李悦增加戏份,成为男一号,我想他演李悦倒是合适的,但是怎么也不会成为男一号吧?
离线园中柳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5-03-02
不喜欢八十年代的电影《小城春秋》。情节拖拖拉拉,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不成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