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55阅读
  • 5回复

6月18日,关于这个人的一些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卢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06-18
转自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52/files/sxl14589/html/article_10230_1.shtml
日子是个奇怪的东西,哪天重要与否,往往是取决于人的心情。2006年6月18日,星期日,父亲节。想来大多数人会在这个清闲的夏日美美地休息一天或去探望父亲,同时,我也相信会有人想到71年前福建罗汉岭"此地甚好"的绝响,想到瞿秋白。
  曾在水木问过人们对瞿秋白的印象,大多数记得这个人,却也只记得"他就是共产国际的一枚棋子"。诚然,秋白与共产国际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不过这点倒没给我留太深的印象。我对秋白的印象,更多是因为看到这个名字,我感觉到的是"站在面前的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虽则这人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一定的阶级中"。这个,应该是我对秋白的总体印象吧。

                                                          一.信仰:这个人的性格与选择

  八七会议的那张照片常让人想起秋白的性格:淡泊宁静,温文尔雅,更像是一介书生而非传说中的最高领导人。综其一生,秋白始终没有逃离"性格决定命运"的怪圈,书生的真诚执著天真偏激以及软弱忧郁,在他一生的每一步选择中似乎都打下了烙印。信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的性格,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书生本性。这样的人搞政治,我们会感到惋惜,如果再加上他是一个文学天才,则称之为悲情或悲剧了。
  一个不常被考虑到的现象是,从瞿秋白少年家境变迁来看,秋白是完全有可能形成比较激进的性格的。我们应该感谢贤淑聪慧的瞿母,用爱和文学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们欣赏的秋白的性格——更多是书生本色。

  书生往往是不太喜欢政治上形形色色的主义的,遗憾的是一个真正的书生却又不可能逃离这些主义。秋白短短一生中,至少与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戴季陶主义,陈独秀投降主义,盲动主义等打过交道的。如果说改良主义被抛弃属于历史的必然,秋白未曾热衷于当时颇为盛行的世界主义似乎很难解释。最终的他选择了共产主义,并把余生交付给了这个主义。

  批判戴季陶和陈独秀时的坚决,很让人奇怪会是一瘦弱的书生所为,我时常觉得主要是共产主义信仰在支持着这种坚决(同时亦有书生意气的因素),其后的发生在秋白身上的很多事情,大都与其共产主义信仰有关。但我并不认为信仰改变了他的本性,事实是后来的盲动和调和等,更是由他本身的性格在主导,甚至还有狱中的抉择。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6-18
二.永恒:这个人与身后事

  善良遇到恶毒依旧善良,恶毒遇到善良愈发恶毒。秋白终于在共产主义内部斗争中被打倒,遗弃,至于被俘,面临关于身后事的选择。

  在暴露身份后,普遍的认为是瞿秋白感受到已无生还的希望。接下来他面临选择对中国人有着特殊意义的身后事。"流芳或争议,这是个问题",瞿秋白最终以一介书生的本色做出了无愧于心的选择。"历史是不能够欺骗也不该被欺骗的",《多余的话》——哲人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
  今天的我们,从《多余的话》中无论如何也读不出丝毫叛变求生的情调。当然,我们可以认为是70年年人的认识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但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当时包括国民党人士在内的名家大都不认为《多余的话》是求生书。享受了30年烈士殊荣的瞿秋白为什么偏偏在那个年代有一个"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忠王不忠,不足为训"呢?这个我不敢妄加揣测,但我忍不住会想到曾经的"反革命"和时下流行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这些与昔日的瞿秋白案也许是一个道理——此乃上意也。
  我一直认为"叛徒瞿秋白"的定论是很滑稽的。私下认为,以瞿秋白素日性格,即使《多余的话》后敌方给予他生还的机会,他也是会选择死亡的。曾经坚定的信仰已经面目全非,瞿秋白可曾有过"魏收沈约休相诮,同是生民在倒悬"的感慨?当已经找不到合适的渡口而又决不能背叛曾经选定的渡口,瞿秋白该选择什么?当心灵已经不能承受矛盾的煎熬是,瞿秋白能选择什么?求生书,亏那帮人能说得出口。也罢,围绕一个魔头群魔乱舞的年代,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另外,如果从下面的角度认为瞿秋白是叛徒,我不会反驳:共产党人没有资格思考他信仰之外的东西。如此,没能喊出"3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已经是罪恶了。
当秋白的生命定格于刑场,他完成了身后事的最伟大的选择,是一种永恒。如果瞿秋白走过了1935,我们无法想象,40年代和60,70年代的改造中他会是怎样的境地。秋白幸甚。
  有人说在ccp的领袖中,瞿秋白是最被忘记的一个,但这无法否认他的永恒。当一种精神已经深入知识分子的心灵,抛却姓名这个皮囊未必就不是永恒。

                                                            三.遗憾:这个人的文学梦

  身为文学门外汉,没有对秋白的文学才能留下多少印象。但我常为他的文才感到遗憾。如果瞿秋白自始至终走上的是一条文学之路(姑且作回中国特色的想象吧),他的成就该如何呢?秋白一生著述多为时评,争论和"无产阶级"文学,这于他江南一燕的梦想是否相悖呢?通常认为秋白杂文和鲁迅水平相当,流传不广又是为何?文字拉丁化的背景又是什么?

                                                            四.这个人在当代

  中国人有向后翻历史的习惯,历史人物"活"在当代也就是常事了。近年来,与瞿秋白相关的研究又有了不少新观点。我曾注意到最近有对《国际歌》的翻译者是否为瞿秋白提出质疑的,也有文章认为张亮不是出卖瞿秋白的罪人……这些当由历史去做定论。
  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结合一直是被传为佳话的,最近却偶然发现一个我不能去反驳的观点"瞿秋白是第三者"。的确,当一种道德还具有正当的普遍约束力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因违背它而受到赞扬(想来现在仍然不需要提倡第三者,不幸的婚姻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处理,此前也许不该越轨)。

  2006年的6月18日,我们记起瞿秋白时,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71年了。他,已经是一个历史人物了,尽管对他的研究还会继续。
  历史不该被遗忘。
  历史必将进步。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6-18
“出卖”瞿秋白的两个女人
转自http://mem.netor.com/m/jours/adindex.asp?boardid=17156&joursid=12805

有关“出卖瞿秋白的两个女人”,一个是项英的妻子张亮;另一个是梁柏台的妻子周月林。周月林,虽然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历尽九死一生,全国解放以后却还奇迹般地活着。 
 
  周月林,1906年生于上海,1924年参加党组织成立的工友俱乐部,1925年参加了“五卅运动”,并在这场斗争中入党。1934年2月,梁柏台和周月林夫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周月林和毛泽东、项英、朱德、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等17人被选为中央主席团成员,毛泽东为主席,周月林是主席团中唯一的女性。1935年春,红军长征,周月林奉命与瞿秋白、何叔衡、张亮等一起,从中央分局出发,突围前往上海。在路经福建途中,遭国民党军队包围被俘。 
 
  当瞿秋白、何叔衡、张亮和周月林等被敌人包围后,突围中,何叔衡滚下山崖被敌人击中后牺牲,瞿秋白、周月林、张亮三人同时被俘。他们三人商量应变对策:一是改名换姓;二是统一口供。瞿秋白改名叫“林祺祥”,周月林叫“陈秀英”,张亮叫“周莲英”。 
 
  在受审时,周、张仍是原来的口供。哪知敌人早就准备好了“杀手锏”——找来两个被俘红军叛徒:一个叫杨岳彬,一个叫朱森。在瑞金中央工作期间,杨岳彬和朱森对周月林和张亮都很熟。现在有两个叛徒认证,她们的身份彻底暴露了。敌人对她们使用了软硬兼施的各种手段,但都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情况。最后,只好以“共匪坚定分子”的罪名判她俩各10年徒刑。 
 
  在龙岩国民党监狱中,周月林和张亮得知瞿秋白已在长汀英勇就义的噩耗,两人都悲痛万分!从此,她俩的心里就一直怀着一个疑团:到底是谁透露了“林祺祥”的真情呢? 
 
  1938年初,梁柏台一个小学同学在闽西某地担任国民党要职,得知周月林关在龙岩,便疏通关系准备将她保释出去。这时国共两党已开始第二次合作,在共产党一再要求下,国民党已开始释放政治犯。就这样,周月林和张亮被保出了监狱。几个月后,两人一起去南昌新四军办事处找项英,但途中失散,周月林只好一人来到武汉找八路军办事处,但没有找到,最后便回到了上海老家。张亮后来找到了项英,却被怀疑出卖了瞿秋白,被项英“大义灭亲”当场枪毙了。 
 
  1955年,中共中央决定在6月18日瞿秋白殉难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秋白骨灰安放仪式,秋白夫人杨之华强烈要求缉拿出卖瞿秋白的元凶。要缉拿元凶,就首先要查清元凶是谁?瞿秋白和周月林、张亮同时被俘后都改名换姓,后来瞿秋白牺牲了,周、张还活着,不是她俩出卖的还有谁呢?当张亮找到项英后,项英一气之下,把自己的妻子枪毙了,如今已“死无对证”,只有周月林还“逍遥法外”。于是,公安部很快就查到线索追到上海,找到周月林后当即予以逮捕。 
 
  如此一来,周月林的“罪名”似乎成了铁的“事实”。于是,许多有关瞿秋白牺牲的著述和文学作品,都将周月林和张亮定为“出卖瞿秋白的两个女人”。身陷囹圄的周月林,知道自己孤立无援,无人会为她辩白。年迈体弱的她,只好忍辱负重,先在秦城监狱服刑,后来转到山西榆次劳改厂,慢慢等待生命之火一点一点地熄灭。但她仍然感到冤枉。她疯疯傻傻,神经好似有些失常,反反复复写些纸条,写了撕,撕了又写…… 
 
  一天,一位很有责任感的监狱负责人拾到一张碎纸片,感到这个“女犯”可能有冤,他让周月林再写一个详细材料转到上级。经过复查,1979年1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周月林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无罪释放的判决。 
 
  原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公安部接到监狱方面转去的材料后,立即重新组织复查,终于查清了真正出卖瞿秋白的叛徒是曾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工作过的郑大鹏,是他指认的“林祺祥”就是瞿秋白。 
 
  周月林虽然出狱自由了,却无处安身,只好继续留在榆次监狱那间低矮的破房中。不久,梁柏台的老家浙江新昌县的党组织和县政府获悉梁柏台的爱人周月林还活着,在榆次找到了她,随后将她接回浙江新昌县城定居。经党组织批准,周月林享受离休老红军的生活待遇。1997年末,周月林离开了人间。
离线204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9-02
转贴:项英杀妻真相 一个讹传已久的话题
 
作者:王辅一
  
  近年来,在涉及项英的文章中,有一个讹传已久的话题,即说项英怒杀了其妻张亮,必须予以澄清。
  
  笔者从1982年受命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撰写[项英]条目起,对项英的研究从未中断,今将多年查询的情况介绍如下,以正视听。
  
  一、1988年10月7日和1990年4月12日,笔者为寻查项英的史料,两次走访原新四军军部秘书长、后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李一氓。有关张亮的情况,他谈到:1938年春,东南分局、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时,张亮找来,项英同她见面交谈过一次,由于项英早已知道张亮1935年春突围时在福建被国民党军俘去,而且俘去后的情况当时无法查清,故没有把她留下,而是给她一些钱让她走了。
  
  二、1998年,有报刊上讲到项英怀疑其妻张亮出卖瞿秋白,一气之下,枪毙了张亮。为查清此事,笔者当即找到老红军、曾任项英警卫排长的李德和。据他所言,这是根本没有的事。1938年二三月间,项英在南昌着手编组新四军时,张亮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找到东南分局,李德和随项英由军部去分局驻地同张亮会面,他们在一间房子里谈话,小孩由李德和带着在门外玩,大约说了个把钟头,根本没有发生枪毙张亮的事。谈话后,项英到东南分局副书记曾山处去了一下,就回军部驻地,此后再没有与张亮见过面。几天后,张亮带着小孩离开那里,她去哪里不清楚。
  
  三、笔者为研究项英、写《项英传》,寻查项英相关的史料中,均未出现所谓项英枪毙其妻张亮的事;走访过许多熟悉项英的老同志,包括原东南分局青年部长、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常委的陈丕显,原新四军军部通信科长、后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的胡立教,以及原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的杨明、邓旭初、王征明等,他们均讲没有听说项英杀妻之事。
  
  四、笔者多次同项英、张亮的女儿项苏云交谈,得知其父、母的情况:1930年11月,其父项英被党中央由上海派往中央苏区,其母张亮身怀有孕,未一起前往,继续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4个月后,张亮生下苏云(叫张苏云),不久,张亮调赴中央苏区,将苏云托付给教育家陶行知抚养,1938年7月苏云被辗转送到延安,中央组织部长陈云、副部长李富春得知苏云是项英的女儿,就让她进鲁迅小学读书,改叫项苏云,并带她到延安保育院见到了年已三岁的弟弟项学成。项苏云后来得知:1935年3月,中央军区部队突围时,怀孕在身的母亲张亮,和瞿秋白、周月林等向福建转移,途中遭国民党军伏击被俘,在龙岩国民党监狱里生下弟弟学成,1938年4月将学成送到延安,后去向不明。
  
  上述情况说明:第一,项英没有怒杀妻子张亮;第二,张亮在与项英见面后将儿子项学成送到延安,交给中央组织部,这更佐证了项英没有打死张亮的事。

(作者:王辅一,著有《项英传》、《新四军简史》)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9-03
既然如此,项英杀妻究竟是怎样讹传出来的呢?
~~追~~
离线三言两拍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1-19
引用第4楼苗溪2006-09-03 01:08发表的“”:
既然如此,项英杀妻究竟是怎样讹传出来的呢?
是啊,感觉王辅一的解释说服力不强,不是特别严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