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841阅读
  • 14回复

[灌水]主持人容易念错的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岁寒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http://blog.sina.com.cn/u/46e815bb0100060f
看了一下,似乎不应该在这些字上出错啊。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0-27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0-27
看贴居然走别人家里去了。你们这么多老师就不能也出道题带着大家练习一通。
离线小香蕉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0-27


才对五个。我真得多学学了
也许云落泪了风会吹干它,可是风叹息又怎么安慰呢?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0-27
奇怪了,我昨天也刚刚看了这个博客。
~~追~~
离线hxg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0-27
那年彭加木在罗布泊遇难,没有找到遗体,只有他妻子从罗布泊带回一沙土。中央电视台报道追悼会时,播音员念:“在彭加木同志的遗像下,摆放着他的妻子XXX从罗布泊带回的一沙土……”。纳闷,为什么是一杯,不是一瓶、一碗、一缸、一盆……
离线hxg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0-27
引用第4楼苗溪2006-10-27 19:36发表的“”:
奇怪了,我昨天也刚刚看了这个博客。


我今天也看了,因为在新浪首页有链接。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0-27
引用第5楼hxg2006-10-27 22:35发表的“”:
那年彭加木在罗布泊遇难,没有找到遗体,只有他妻子从罗布泊带回一沙土。中央电视台报道追悼会时,播音员念:“在彭加木同志的遗像下,摆放着他的妻子XXX从罗布泊带回的一沙土……”。纳闷,为什么是一杯,不是一瓶、一碗、一缸、一盆……


呵呵,那是认错了字,不应该算读错音。

而且,一杯沙土,量词用得也还可以,比您那一盆秀气点儿,
~~追~~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10-28
呵呵,我都念对了,这些是我们高中学生最常遇见的题,我们老师多次强调过。
说件念错字的搞笑事。前些天我们市里一个主管文化的书记到我们学校讲话,开口就说:“各位莘莘学子们,你们好!”可惜他念的是“xinxin学子”,全场笑倒!从此我们再说谁没文化就不说没文化了,说“某某是xinxin学子”。再请大家看一下,“各位莘莘学子们,你们好!”这句话,除去念错字以外还有什么毛病?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10-28
苏日朗同学的问题提得好,可惜本坛没有母语不是汉语的网友。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10-28
引用第9楼岁寒2006-10-28 19:00发表的“”:
苏日朗同学的问题提得好,可惜本坛没有母语不是汉语的网友。


对不起,没看明白……是不是我的问题提得太简单了,母语是汉语就可以看出来呢?

我有若干位母语不是汉语的同学,其中有一位不少汉语词句还是我一字一句教会的,可惜他们不来这里。
[ 此贴被苏日朗在2006-10-28 19:56重新 ]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11-23
引用第8楼苏日朗2006-10-28 18:56发表的“”:
呵呵,我都念对了,这些是我们高中学生最常遇见的题,我们老师多次强调过。
说件念错字的搞笑事。前些天我们市里一个主管文化的书记到我们学校讲话,开口就说:“各位莘莘学子们,你们好!”可惜他念的是“xinxin学子”,全场笑倒!从此我们再说谁没文化就不说没文化了,说“某某是xinxin学子”。再请大家看一下,“各位莘莘学子们,你们好!”这句话,除去念错字以外还有什么毛病?


胡哥在某个大学,念的是啥来着?
离线保卫祖国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12-11
惭愧,我错了三个.看来以后还要加强普通话的培养和练习啊.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6-12-11
引用第8楼苏日朗2006-10-28 18:56发表的“”:
再请大家看一下,“各位莘莘学子们,你们好!”这句话,除去念错字以外还有什么毛病?


说:各位xinxin学子,你们好!

比原来少犯一个错~~~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6-12-11
引自那个博客:“2,强劲的“劲” jing 四声(同“净”);而不读——强“禁”。[请对此条有异议的朋友认真查阅一下最具权威的词典之后再发表意见,以免贻笑大方]”


可字典也变化啊。
北京广播电台有个播音员叫汪良,很早以前见报过一篇文章,说播音员也不能拿字典当圣典,比方说“啥”,《新华字典》中 念sha4,可播音员没人敢这么念。我记得清楚,当时我就翻了新华字典,还真如汪良所说!

这文章我印象深刻,好多年都拿着这个事情说事儿,结果某年一翻字典,呀!什么时候改成 sha2 啦?

3,召开的“召”zhao 四声 (同“照”);而不是——“招”开

4,迁徙的“徙”xi 三声 (同“喜”);而不读——迁“稀”

5,勉强的“强”qiang 三声 (同“抢”);而不读——勉“墙”

6,粗犷的“犷” guang 三声(同“广”);而不读——粗“矿”

7,扪心自问的“扪”men 二声(同“门”);而不读——“懑”心自问

8,良莠不齐的“莠”you 三声(同“有”);而不读——良“又”不齐

9,瑕不掩瑜的“瑜”yu 二声(同“鱼”);而不读——瑕不掩“玉”

1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yan二声(同“言”);而不读——天下没有不散的“厌”席。

我怎么觉着,念的快一些,根本分不出对错的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