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617阅读
  • 363回复

关于红岩烈士韩子重的说明及资料分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0楼 发表于: 2022-01-02
杨尚元《抗战时期党在四川地方部队(刘湘系统)中的活动概况》(四川党史研究资料1985年第8期),找了很久的一篇文章,总算找到了。从孔网上买的四川党史资料1983/1984/1985三年的合订本,大概翻了翻,发觉好多史料都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这么多可歌可泣之事,就这样湮没了,党史办的人似乎彻底遗忘了川省的这段历史,此后再没出版过相关书籍。
这么一想,就发觉罗广斌他们殚精竭虑写出《红岩》,是为川省烈士们干了一件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良心的惊天动地事。如果没有《红岩》的影响力,川省的这段历史或许就彻底湮没了。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1楼 发表于: 2022-01-02
第1-3页。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2楼 发表于: 2022-01-02
4-6页。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3楼 发表于: 2022-01-02
7/8页。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4楼 发表于: 2022-01-02
作者附记。。。。。。84年,已经很多人去世。秘密工作,外人无从知晓,生存者无从回忆。一切烟消云散,似乎从来没发生过这些事。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5楼 发表于: 2022-01-03
杜桴生(1905~1970),男,汉族,四川省岳池县人,共产党员,四川较早期共产党员,曾任中共丰都县委书记。
    19O5年3月,他出生在岳池县大石乡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924年,他考入湖北省立文科大学就读。1925年3月,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党左派南湖区分部书记,兼《中国青年向导》、《武汉评论》发行、通讯员。1927年秋,他返乡组建中共岳池特别支部,任特别支部书记。
    1929年9月,中共丰都县委书记朱芳淮(朱挹清)调重庆工作,杜桴生调任中共丰都县委书记,增补何素凡和陈伯庚为县委委员,建立丰都南区区委,扩大党的组织至2区9个支委,党员70多人。1930年初,县委书记杜桴生调任宜昌四川中学校长。1936年任《红军之友》主笔。为了宣传抗日,与重庆文化、新闻界知名同乡毛畅熙、陈远光、蒲健秋等多方筹备,于8月7日在重庆创办《四川日报》,任总编。次年3月,报社迁成都华兴正街,杜桴生将中共党员刘彦槐、朱亚凡、朱一凡、黄其敏和叶凯等安排在报社工作,建立党的支部,杜桴生任支书。《四川日报》属私营,经费紧张,杜与妻子罗宁将工资也用作了办报经费。为了扩大报纸宣传抗日的作用,他写了《鉴往知来》、《为世界而战》、《英勇的抗日,壮烈的牺牲》、《马上动手,肃清仇货》等短评和社论,在民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为筹集办报经费,他白天到协进中学任教,晚上进行报刊编辑。为及时刊载抗日前线的胜利消息,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他长期废寝忘食,忘我地工作。为等“中央社”电讯稿,他常据守至深夜,甚至到天亮。
    1938年春,中共成都市委成立,杜桴生任书记,不久又任四川省工委文委书记。他仍把办好报刊作为工作重心。除做好《四川日报》的编辑发行工作外,还组织《时事新刊》的彭上和、《华西日报》的甘佩文、王浩冰、王永贤等研究办报事宜。《国难》三日刊和《捷报》被国民党查封,他和地下党员王达等人多方活动,使得复刊。不久,杜桴生又组织恢复《时事新刊》,并赢得订户3万多。同年5月,发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成都分会”,为广泛团结成都新闻界人士,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方针,推动成都地区的抗日宣传工作起了极大的作用。
    1939年4月,《四川日报》因经费困难停刊。为宣传抗日主张,他在经费缺乏、国民党严密封锁舆论的极端艰苦环境中,于5月自筹经费,成功创办《民生报》,替代《四川日报》继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并担任总主笔。
    同年秋,中共成都地下党组织遭遇国民党特务机关破坏,杜桴生调至重庆南方局。不久,随吴玉章、林伯渠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科长,兼《大众读物》社长。1940年底,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四川地下党组织的力量,派杜桴生随董必武回川,任阆(中)南(部)中心县委书记。次年春,中共川北工委成立,杜桴生任副书记。1942年秋,调任重庆《新华日报》社秘书兼总务主任。面对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和报社工作条件差、报纸印刷常因停电而改用人力推动机器印刷,致报纸印刷质量和时效大受影响,他千方百计四处筹措资金购买柴油发电机自发供电,保证报纸印刷及办公用电。1945年8月,重庆遭受洪灾,报社印刷厂被淹,杜桴生带领职工,冒着酷暑将机器搬运至山上印刷,保证了报纸按时出版和“国共和谈”等消息的及时发布。为改善报社人员艰苦的生活,他带领职工开荒种菜、养猪,极大地改善了工作人员的生活。
    1946年秋,调西北局,成功筹办《群众日报》和西北广播电台,1948年4月在中共中央机关迁往河北平山县后,带领西北广播电台和《群众日报》担负起中共中央和西北局机关报的双重宣传任务。
    1949年5月,西安解放,杜桴生任西安军管会新闻处长,兼管报社和电台等。12月,随贺龙部队进军四川。成都解放后,他任军管会秘书长兼交际处长。1950年6月后,历任川西行政公署委员、秘书长、川西人民法院院长、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秘书长等。1952年,在“三反”、“五反”运动中,他受迫害撤职。     1957年,划为右派分子,被开除党籍,于1968年收监关押。
    1970年12月,因病去世,享年65岁。
    1979年11月,党和政府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1年12月25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为他了补开追悼会。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6楼 发表于: 2022-01-03
川省党组织,就没几个运气好的。背时倒灶才是常态。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7楼 发表于: 2022-01-03
川北工委、李维、杜桴生。除了川康特委、阆中县委,川北工委跟潘文华部军支的联系也比较多。http://www.myrb.net/html/2021/news/6/286263.html

中共川北工委建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为贯彻党中央指示,中共川康特委分析全川形势,估计三台、阆中等地会发生问题,决定派秘书长李维带领张文轩和交通员向高阳到三台巡视工作。李维将三台中心特支工作交给张文轩后,随即赶到阆中与阆南中心县委书记杜浮生及其助手王叙五会面,研究疏散已暴露的党员和今后党的工作。   1941年3月,李维到南方局汇报工作,先后将三台、阆中、苍溪等地党组织被破坏的情况报告给南方局。南方局派组织部长孔原向李维传达南方局的指示,决定划小党的工作区域,将遂宁、阆中、三台中心   特支所属组织和川东特区的南充中心县委所辖南充、岳池等地的党组织从川康特委划出来,建立中共川北工委,直属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由李维任书记,杜浮生为委员,负责江油、绵阳、安县、三台、射洪、盐亭、蓬溪、遂宁、中江等县党的工作。机关设在三台北坝乡龚家拐。1942年3月,李维去南方局汇报工作,钱瑛主持召开会议,肯定川北工委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提出今后的任务,传达南方局关于贯彻“隐蔽精干”方针,要求每个党员必须执行“三勤”(勤于业、勤于学、勤于交友)任务的精神,并宣布撤销川北工委,调杜浮生到新华日报工作,李维以南方局川北区特派员的名义继续负责川北工委所辖地区的党组织。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8楼 发表于: 2022-01-03
李维(1903年12月13日—1983年12月19日),四川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人,曾用名李喜夫、李平叔,化名许子美、王浩然、王逸民、吕森;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梁山县委组织委员;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四川工农红军三路游击队三大队政委、河东中心县委书记、北平城南区区委书记、川东(康)特委秘书长、川北工委书记、晋冀鲁豫边区专署文教科副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民运部副部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省自贡市市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省人民政府临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轻工业厅干部学校校长等职务;“文化大革命”时期遭遇迫害,1969年被下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名誉,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自贡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83年12月去世,享年80岁。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29楼 发表于: 2022-01-03
川省党组织的老干部们(尤其成都这一片)实在太佛系,不爱说不爱写,更不爱折腾。去世早的倒也罢了,活得长寿至今的,也很佛系。
这一点上,西北党组织的老干部们就全然不同。为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历史问题,各方能大闹几十年,逼着最高组织给结论。以前觉得西北人太较真,等看到川省党的历史,觉得还是较真才好,较真才能逼出“真”相来,而不是各说各的,搞得只留下一团团历史迷雾。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30楼 发表于: 2022-01-03
比如为了1935年16天里的一个职务问题,能从1935年一直激辩到1985年,口说都不管用。直到2016年发现一张国民党的文告,才算尘埃落定。这种执拗的求真精神,还是值得学一学。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1楼 发表于: 2022-01-04
回 芦溪001 的帖子
芦溪001:杜桴生(1905~1970),男,汉族,四川省岳池县人,共产党员,四川较早期共产党员,曾任中共丰都县委书记。
    19O5年3月,他出生在岳池县大石乡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924年,他考入湖北省立文科大学就读。1925年3月,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道 .. (2022-01-03 15:48)

杜桴生太惨了,对党那么忠诚,居然解放以后被关押,最后是死在监狱里了吧?他要是不回四川,也许会好一点。留在四川的,怎么最后都挺惨的?

为什么四川党史办对自己的历史那么不重视呢?这么多资料都永远丢失了,太可惜了。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2楼 发表于: 2022-01-04
韩子重家书诵读第92辑

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百年辉煌 以声献礼(三)

诵读感想:

韩子重17岁时离开优越的家庭,投身革命,留下一封家书,表明了对民主、自由和进步新社会的向往,情真意切,更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正值党的100周年华诞,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教师,我们应不忘初心,学习革命先辈的担当精神,脚踏实地、扎根专业、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3楼 发表于: 2022-01-07
现在红岩家书这本书可以网上免费看了。

图书馆电子书扫码阅读周推荐第1期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4楼 发表于: 2022-01-09
《红岩家书》主要篇目摘编
《红岩家书》主要篇目摘编(第2期)

韩子重的两封家书,情真意切,一方面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家人的牵挂,另一方面也真实再现了时局的混乱和狱中惨无人道的生活。

“以天下人为念”,这在革命烈士的身上表现最为充分。韩子重希望父母明白,像自己这样因为革命而被捕坐牢的何止千万,意思是在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治乱分合”中,总得有人去呼之、鼓之!杀身成仁、流血牺牲在所难免,没有什么可说的。

从家书中不难看出,尽管身陷囹圄,生还希望渺茫,韩子重最担忧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国家危亡和其他良善公民的生命。他告诉父亲“大势所趋,大人尚可向有关当局作有效之私人建议,以抢救许多良善公民死神手也”。

狱中的韩子重一直在牵挂他的恋人,又觉得自己拖累了她,因此请求父母对恋人“愿善待之,祈在可能范围内,予以适当工作机会,儿身受也”。韩子重在给她的信中写道:“革命的道路是艰辛的,坐牢流血是常事情,勿为我悲……”

韩子重牺牲在新中国已成立而四川、重庆尚未解放之际。对父母,他没能尽孝;对恋人,他没能与之花前月下浪漫;对生活,他没能更多享受优越家庭本该有的富有。但他实现了把自己“献给国家、民族、社会”的愿望,用生命实践了对信仰的追求。英烈的价值,在于启迪后人。韩子重的家书和他的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文字,就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5楼 发表于: 2022-01-10
可敬的人生(初心集书评)

可敬的人生

我去龙华烈士陵园时,看见了烈士家书手迹,大为感动。从此我就爱上了看烈士遗书。人之将死,其言如何,最值得体味、追忆和铭记。尼采曾说,一切文学中,以血泪写就,最可贵。
      同时看看烈士面对个人境遇的坎坷时如何面对,可跳出自我的局限,对事业对人生采取奉献的态度。
      读初心集,最大感受时,烈士们都对革命抱有坚定的信心。
       我也对烈士的人生际遇感叹。

本书选了很多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烈士的遗作。很多烈士诗都写得好。如何敬平"把牢底坐穿";黎又霖狱中诗;白深富“花”;文泽“天快亮的行凶”;蓝蒂裕“示儿”。
        韩子重的父亲是国民党成都军管区的副司令,他偏偏参加了共产党,他对他父亲说“父亲,请你把你的孩子愉快的献给国家、民族、社会吧。…这是给我一个灵魂的解放”。灵魂的解放,多么高尚的追求。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6楼 发表于: 2022-01-11
最近发现的几篇家书的期刊收录:

意林杂志, 2021年17期

我过不惯这样不生不死的生活——韩子重给父亲的信

红色爱情经典语录(二)
伴侣:2005年19期

革命的道路是艰辛的,坐牢流血是常事情,勿为我悲。……好好生活,珍惜自己。多慰我母亲,并帮助我弟妹们。
  ——韩子重烈士给女友桂英的信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7楼 发表于: 2022-01-14
这里有一篇小说,写十二桥烈士中的川康军运小组四烈士的小说,里面当然也有韩子重。

四个国军军官(小说)

小说叙事详细,娓娓道来,情感真挚、沉郁,为我们讲述了十二位革命烈士的壮举。革命先烈的英雄伟绩不能忘,没有他们,我们的幸福生活便没有那么快的到来。文章让人读之难掩悲痛之情。好多烈士的心愿没能实现,这是他们的遗憾。我们对幸福的把握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缅怀先烈,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开拓未来。着眼历史,把握现状,左右思想,扶持建设。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利益相结合,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这是未来的希求,也是革命烈士的价值!让人读来有警醒作用。【摆渡物语编辑:莲罄】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38楼 发表于: 2022-01-16
最近才知道,当年十二桥死难的人并没有烈士的称号,后来到八十年代调查清楚了才给他们烈士称号的。韩子重那四位牺牲的战友的家属无人照顾,是韩家在资助他们。他们也不相信不认为是韩子重出卖的他们。黄子万的女儿读书一直是韩家资助的,她后来在华医大口腔科成为专家。她一直感激韩家的帮助。
离线芦溪001

只看该作者 339楼 发表于: 2022-01-18
所以,看南疆的兵团史料猛然看到四川师管区少将申承基居然去了万里之遥的南疆后,深深感觉到当年形势的严峻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