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06阅读
  • 0回复

[11.27专题]转:渣滓洞特务被判死刑:行刑前的一句话保住性命,28年后成革命功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2-04-26
渣滓洞特务被判死刑:行刑前的一句话保住性命,28年后成革命功臣

来源:百度APP  博览史记

发布时间: 2022-04-25 19:26

1982年4月12日,四川自贡荣县人民法院做出判决:黄茂才所犯反革命罪行失实,撤销本院原判,宣告黄茂才无罪。

这一刻,这位一直被大家误认为是江姐刽子手的共产党地下联络员终于得到了平反。

那么,黄茂才究竟是怎样从一名国民党军少尉,一步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出狱后的他,因为曾经国民党军人的身份,又背负了怎样的磨难和屈辱?


被感化成为共产党地下联络员
黄茂才,出生于四川自贡荣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祖上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他的爷爷给地主辛辛苦苦种了一辈子的地,死后却没有得到地主的一丝怜悯,连一块葬身之地都没有施舍。

爷爷去世后,地主便将黄茂才一家赶了出来。走投无路之下,黄茂才只能走上了吃官粮的道路。

彼时,国民党军正在四处招募兵丁,黄茂才很顺利地加入了军队。


而黄茂才因为年少时跟随地主家的孩子陪读过一段时间,有点文化水平,于是不久后就被调到了川康绥靖公署上班,并被提拔为少尉文书。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公署被取缔,黄茂才也失去了这份惬意的工作,转而被分配到重庆渣滓洞做看守员,这是他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渣滓洞是国民党的“第二看守所”,里面关押的都是共产党革命斗士。

正因如此,这所监狱的看守极其严密。


监狱的管理人员由两部分组成。外层人员是由当地临时招募来的兵丁和巡逻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防止可疑人员近距离靠近监狱。

中间层看守人员又被称为交警队,他们大多是来自中统的特务,思想上受过严格的训练,并且有着丰富的间谍经验。

同时,他们也是直接接触犯人的一批人,平日里负责对监狱中的“犯人”进行审讯和拷打,手段极其残忍。


而黄茂才刚来到监狱时只是一名外层看守人员,可由于他的少尉军衔,很快被破格调进了交警队。

起初,黄茂才也并不了解监狱中关押的是些什么人,他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被告知:这些都是“罪大恶极”的“政治犯”,是“穷凶极恶”之人。

黄茂才一开始听信了上级的指示,不敢与监狱里的犯人有所接触,平日里对待他们也不敢有所怜悯。

可随着双方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黄茂才对这些人的印象产生了质的变化。


渣滓洞里面的革命斗士们无时无刻不想逃出生天,所以会千方百计地打听这些看守人员的底细,从而谋取逃生机会。

通过了解,革命斗士们知道了黄茂才的情况,意识到他与别的军统特务的不同,于是同志们察觉到,这是一个突破口。

彼时,渣滓洞关押了一名非常著名的革命党人,就是后来众人所熟知的江姐。

江姐同样来自四川自贡,与黄茂才是老乡,所以平日里经常由她出面与黄茂才套近乎。


1948年冬天,江姐对黄茂才说:“黄先生,现在天气冷了,你去买两斤毛线回来,我帮你织一件毛衣。”

黄茂才把毛线买回来不久后,江姐没过多久就给他打了一件毛衣。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免不了会有很多接触,江姐和同志们借此机会与黄茂才攀谈聊天,天南海北聊了不少事情。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黄茂才慢慢发现,渣滓洞里的人根本不像领导所宣称的那样,是无恶不作、杀人放火的匪徒。

相反,他们是一群胸怀天下、满腔抱负之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再严苛的刑罚也无法让他们屈服。

这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使黄茂才大受触动。于是,在潜移默化中黄茂才的内心也逐渐向革命斗士们靠拢。


后来,狱中的一位革命斗士曾紫霞问道:“黄先生,如果有一天我们需要你的帮助,你会怎么做?”

黄茂才脱口而出:“我们是朋友,你们有了困难,我自然会尽最大的努力。”

有了他这句话,同志们心里便有了底。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黄茂才帮助渣滓洞中的同志们,向外界送出了一封又一封绝密信件。

其中,有的是关于国民党军的情报,有的是向外界的求救信,还有同志们写给家人的家书。

在黄茂才为革命事业服务的这短短一年中,他前后为大家送出了20余封信件,这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江姐写给弟弟的一封家书。


1948年11月,江姐的丈夫彭咏梧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江姐本人也生死不明。

此后,一直是江姐的弟弟谭竹安带着江姐的孩子彭云到处东躲西藏。

江姐在狱中一直饱受折磨,唯恐自己时日无多,便托黄茂才给弟弟和儿子送去了一封家书。

在信中,她对弟弟做出了嘱托:假如我遭遇不幸,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黄茂才在谭竹安读信时也过去看了一眼,不仅为江姐乐观、坚强的性格所折服,更为她对孩子的期望、对新中国的憧憬所敬佩。

黄茂才临走之前,谭竹安拿出一张云儿的照片交给他,请他转交给江姐。当天晚上,黄茂才就把照片送到了江姐的手中。

而江姐写给谭竹安的这封信,被后世题为《狱中致谭竹安书》、《示儿信》,新中国成立后被送进了博物馆进行展出。


江姐等人惨遭杀害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蒋介石政权远走台湾。

而位于重庆的国民党残存政权惶惶不可终日,绝望之中做出了一个人神共愤的决定:将在监的所有“政治犯”全部处死。

黄茂才通过渣滓洞监狱的种种风向判断出,监狱中的人员很有可能会遭到屠杀,而自己也因为多次帮助组织送信,已经被上级所怀疑,能否幸免也尚未可知。

关键时刻,黄茂才没有选择临阵脱逃,他坚信:只要在岗位上多坚守一天,江姐和同志们就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然而到了11月初,黄茂才的家中突然来信,说他的母亲病危,希望黄茂才可以回家探望。

黄茂才看着手中的家书,心如刀绞。一边是即将离世的生母,一边是危在旦夕的革命同志,他陷入了两难。

最终,是江姐帮他做出了决定,让他先回到家中看望母亲。

就这样,黄茂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江姐,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次一别,竟是永恒。


黄茂才回到自贡老家仅仅待了十余天,就于11月16日赶回了渣滓洞监狱,生怕江姐等人出问题。

但他还是晚了一步。同事告诉黄茂才,在他离开监狱没几天,上级就发布命令,对犯人进行了一次屠杀,而江姐则是在11月14日的屠杀中英勇就义了。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黄茂才顿时感觉天旋地转,差点倒在地上。

冷静下来之后,他走进了上级的办公室,汇报自己的到岗情况。

原本他还打算尽快想办法救出众人,可是却被告知,监狱的守卫人员即将分批解散,黄茂才的离岗日期正是两天后。


黄茂才没有办法,只能在临走之前最后去了一次监狱,向众人告别。同志们虽然不舍得黄茂才,可也无力回天,只能让他最后带一份报告出去。

黄茂才接过报告,将它藏在鞋底,与众人一一握手泪别后,走出了渣滓洞的大门。

就在黄茂才离开监狱不久后,渣滓洞就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一·二七惨案”,渣滓洞200余名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侥幸生还者寥寥数人。

听闻数百位昔日革命战友被杀害,黄茂才一时间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12月初,黄茂才婉拒了重庆党组织的工作安排,黯然回到了自贡老家。


被判死刑,一句话保住性命
半个月后,黄茂才回到了荣县。彼时,新中国百废待兴,作为村子里唯一一位读过书的知识分子,黄茂才被安排进了村子里的小学,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然而好景不长,从1951年2月开始,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次镇反运动,目的是清查大陆残留的国民党危险分子以及曾经作过恶的国民党人。

而黄茂才虽然早就归附于共产党,可离开重庆党组织时身上并没有携带任何能够证明自己弃暗投明的书信或证物。所以在明面上,他仍然是看守渣滓洞监狱的特务、叛徒。


面对当地审查人员的拷问,黄茂才如实回答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可因为没有证据,办案人员完全听不进去。

黄茂才为了活下来,最终没有抗住办案人员的严刑拷打,委屈承认自己参加过“一一·二七惨案”,但是对于江姐被杀一事,他说什么也不愿承认。

可外界却不管黄茂才具体犯下了什么“罪过”,只知道他承认参与了屠杀。于是,“大屠杀刽子手”“杀害江姐的魔头”等恶毒称呼被安在了黄茂才的头上。

1953年7月20日,荣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黄茂才死刑。


行刑那天,荣县的百姓们纷纷来到刑场,想要亲眼看着这个荣县的“败类”身首异处。

面对百姓们的责骂声,黄茂才不停地哭喊道:“我是冤枉的,我没有杀人,我为江姐做了很多事情。”

黄茂才临死前的呼喊被法院的办案人员看在眼里,其感情之真挚让人很难不被其说服。

最终,为了避免错杀、错判,法院当场将黄茂才的死刑改为了无期徒刑,并对其喊冤之事再次进行调查。


黄茂才本以为调查人员会去重庆的党组织进行调查核实,可在当时的年代,由于各地事务繁忙,且两地路途遥远,调查人员很快就把黄茂才的事情抛诸脑后。

黄茂才就这样在监狱里度过了13年,最终于1964年9月因为表现良好被放了出来。

可是,积聚在内心的冤屈却始终无法让黄茂才的内心平静下来,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上诉、平反。

终于到了1978年12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平反冤假错案的浪潮。黄茂才开心地说道:“我终于有机会平反了!”


很快,黄茂才就将自己的平反申请书送到了荣县法院。可公检法部门的同志却告诉他:“为你平反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你没有证据。”

黄茂才的心再一次跌入了谷底,绝望之下他想起了从“一一·二七惨案”中侥幸活下来的曾紫霞。可是茫茫人海,又去哪里找她呢?


从特务、叛徒到革命功臣
时间来到1981年5月,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这天黄茂才收到了一封信,落款是重庆市烈士陵园纪念馆。他连忙拆开查看,发现是纪念馆馆长卢光特寄来的信。

原来,纪念馆在整理烈士的档案时,发现了几位出自渣滓洞监狱的同志的资料,这些同志在资料中屡屡提起过一个帮助他们的人,此人就是黄茂才。

卢馆长此次写信就是希望黄茂才能够前去核实这些资料。


黄茂才看完信,心中大喜,有了这些材料作为证据,自己的冤情一定能够得到平反。于是,他火速收拾行李,出发赶往了重庆。

与卢馆长见面后,黄茂才将自己当年的经历与他详述了一遍。听完后,卢馆长激动地握住黄茂才的手说道:“你辛苦了,离开重庆后的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说到这里,黄茂才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不禁哭得泪流满面,他向卢馆长哭诉了自己这些年惨遭冤枉以及在监狱中服刑的经历。


说完后,卢馆长又气又心疼,很快他又高兴的对黄茂才说:“曾紫霞现在就在成都医学院教书,你快去找她,有她帮你做证,你一定能平反!”

终于有了曾紫霞的消息,黄茂才喜极而泣,他连夜赶到了成都。

这天,成都医学院门口迎来了一位脚穿黄色胶鞋,身着蓝色中山装的老人。他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站在学校门口定了定神,最终向着学校坚定的走去。


十几分钟后,黄茂才跟随门卫来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前。

“曾教授,有人找您。”

正在办公室工作的曾紫霞思绪被打断了,她抬起头望向门口,看到了门卫身后的黄茂才。这一刻,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迅速在她的脑海中萦绕开来:“这人是谁?”

黄茂才一步步走进办公室,对着曾紫霞说道:“霞姐,我是老黄,黄茂才,解放前我在渣滓洞看监狱,给你和江姐还有很多同志都送过信。”

这一刻,曾紫霞脑海中尘封的记忆一下子被打开,她的眼睛亮了起来,激动的站起身走到黄茂才身边,紧紧握住了黄茂才的双手:

“我想起来了,原来是你。那时候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呀!”


二人坐下来不禁回忆起当年那段艰辛岁月。聊着聊着,黄茂才表明了此行的来意,接着便把回到老家后的经历告诉了曾紫霞。

听完黄茂才的讲述,曾紫霞不禁红了眼眶,她立马掏出纸笔说道:“你放心,我现在就给当年狱中的几位老战友写信,到时候我们一起为你作证,一定为你平反!”

很快,曾紫霞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证明材料交给黄茂才。同时,她把情况告知了当年渣滓洞的幸存者,让他们各写一封证明材料寄给黄茂才。

这些材料很快被送到了荣县的公检法部门。


于是在当年年底,荣县组成了一个几十人的调查组,对黄茂才之事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终于弄清楚了黄茂才的冤案。

于是便有了1982年4月荣县法院的宣判:案件经复查,原认定黄茂才所犯下的反革命罪行失实。

黄茂才在看守渣滓洞监狱期间,多次帮助组织传递情报信件,为党和国家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此,撤销本院原判,黄茂才无罪。


从不谙世事的国民党少尉,到共产党的地下联络员,再从人人喊打的特务,到后来为人所敬仰的革命功臣,一路走来黄茂才饱受坎坷与磨难。

幸运的是,最终他的冤案得到了平反,他的付出也有了回报。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