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906阅读
  • 22回复

[转贴]爱人是纸上寂寞百年的名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穆阑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09-14
爱人是纸上寂寞百年的名字
闹闹 发表于 2007-09-14 01:11:16


  长,但请看完,不管是尊重,是感动,是崇高,是感怀,甚至是把它仅仅当作一个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都好,至少,请记住,这个发生在我们民族的故事。以上的任何一种,一切一切,都好过漠视和淡忘。

----------------

  历史是一个遗忘绝大多数人,保留少数幸运者的过程。有那么多的名字,湮没在历史的长长卷轴中,有些像流星一样,曾经发出微弱的光亮,而更多的时候,它们只是纸上那些寂寞的名字。

  我之所以有这番感慨,其实只是因为最近又重新读到了那封《与妻书》。

  如果不是偶然间的机缘,我或许早已忘了这封中国最著名的情书之——―出自24岁便为辛亥革命献出生命的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之手的《与妻书》。

  1911年4月24日深夜,广州起义的前三天,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为妻子陈意映写下了那封几乎每一个上过高中的人都熟悉的《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棲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並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一恸!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第一次读到《与妻书》时,年少不更事的我并未有特别的感触。多年过去,当我一字一句细细读来,只觉得这是我一生中读到过的最深情最凄婉最沉重也最凛然的文字。这是真正“性命相见”的好文章。

  一句“意映卿卿”,缠绵悱恻,柔肠百转。“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那是如此平实朴素又真挚炽热的情感。“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若非情深之人断不能作此言语。然而情深不寿,自古皆然,徒呼奈何。。。而“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忧国忧民,凛然大义,这又是何等样的壮士情怀!

  情如杜鹃啼血,文如黄钟大吕。唐人张祜的《何满子》,人称断肠词,而《与妻书》之肝肠寸断,亦不在其下。

  一朝风月,万古长青。能写出这样文字的林觉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人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林觉民一介书生,却有一身侠骨柔肠。十三岁时的他,在被父亲逼迫参加童生考试时,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昂首走出考场;十五岁进入新式学堂学习,开始接触到各种新思想新学说,追求自由平等,革命思想逐渐形成;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同盟会,结识孙中山,黄兴等人,准备以武装力量推翻清政府。《六国比较宪法论》、《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告父老文》等檄文也在此时写出。

  1911年初,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再次筹备武装起义,准备在广州向清政府发起新的攻击。3月初,林觉民受孙中山委派回福建组织武装力量,参加广州的武装起义。林觉民与林文、林尹民一同回到福州,迅速与革命党联络,组织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福建军团",准备南下赴广州。

  在福州的那些日子里,林觉民异常忙碌,筹集经费,招兵买马,甚至自己动手制造炸药。他原打算请意映打扮为孀妇,用出殡的仪式把炸药伪装藏入棺木中运出,但意映当时已经怀孕八月,他实在不忍让妻子参与。《与妻书》中曾提到,妻子对他泣诉:“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然而当时的林觉民已经决心以死报国,无法对妻子开口,只得忍痛告别,慨然南下。

  这一次的分离,就是他们的诀别。

  1911年4月27日凌晨,林觉民带领一批从福建赶来的敢死队员坐船从香港抵达广州,下午5点25分,广州起义开始。敢死队员臂缠白布,腰缠炸药,手执枪械,一路奋战。战斗中林文、林尹民牺牲。林觉民腰部中弹仍坚持战斗,直至力竭瘫倒。清军一拥而上,人头攒动之中有人飞报:抓到了一个穿中山装的美少年。

  在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主持的会审中,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并“以笔代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礡,以手捶胸。”“表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林觉民的慷慨陈词居然打动了主审官李准。李准下令去掉林觉民的镣铐,并给以座位,甚至林觉民想吐痰时,他都要亲捧痰盂过去。

  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为由劝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而心地光明如雪,真奇男子也。。。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

  林觉民被关押几天,滴食未进。在广州天字码头就义时,年仅24岁。

  我最佩服林觉民的,是他并非空有一腔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在一身铮铮铁骨之外,他目光犀利,看得深远。明知此行必死而义无反顾地选择死,是因为他看到了这次革命将给民众心理带来的巨大冲击。在进入广州的班轮上,林觉民对同伴说:“今日同胞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特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母、幼弟、少妇稚儿者耶,顾肯从容就死,心之摧,割肠之寸断,木石有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乎。……故谓吾辈死而同胞不醒者,吾绝不信也。”又对其他战友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的青年林觉民,心怀必死之念,步伐坚定地朝黄泉路走去。

  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十年后,孙中山先生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言之中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

  正如他所说,广州起义失败了,然而五个多月后,武昌起义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民国成立。

  当我们从英雄那舍身取义,舍家为国的壮举中收回目光的时候,是否也瞥见了躲在卷角的那个面色苍白的影子。那个女人的影子。

  古今多少英雄,他们的血化成爱人的泪。他们身后女人的浅淡身影,是历史上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但是在所有的历史著作中,最多只会被轻描淡写地提起。

  我想起了汉朝人苏武出使匈奴前写下的那首《留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字里行间可见恩爱笃深,却有淡淡忧伤和不祥,挥之不去。其后使团果然在匈奴发生意外,累及苏武。匈奴单于逼苏武投降,苏武宁死不从,被流放在北海牧羊。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那个手执汉节挖野鼠穴找草籽充饥的苏武,那个悍卫国家尊严十九年归来时须发皆白的苏武,在暮年还乡,受到朝廷优待,志节为天下人所景仰的背后,是两个女人的伤心故事。“结发为夫妻”的发妻以为他已死,伤心之余只得改嫁;而苏武在匈奴时,太尉胡克丹之女胡阿云因拒绝做单于的姬妾,单于一怒把她配给苏武。患难夫妻感情甚笃。后来汉朝来讨还苏武,单于放苏武回国,却不许阿云同归,阿云自刎而死。

  在中国历史上,苏武是不畏强权,坚持崇高民族气节的代表人物,可是他身后的这两个女人,她们的泪水和等待,她们的无奈和悲凉,却有谁人知晓?

  林觉民的《与妻书》,情深款款,荡气回肠,不输苏武的《留别妻》。然而任凭你呼唤了千万遍的“意映卿卿”,她仍是纸上寂寞百年的名字。

  歌手童安格的《诀别》,唱的就是林觉民的家国取舍: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然而女歌手齐豫,也只有齐豫,却写了一首《觉(遥寄林觉民)》,第一次站在陈意映的角度,向那个狠心抛下自己而去的丈夫倾诉生离死别的苦楚。

  “觉,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当我回首我的梦,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如今,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时候不得不理。”

  林觉民就义后,在广州供职的岳父陈元凯为避免清政府满门抄斩,连夜托人带信,让女儿一家火速逃命。

  陈意映拖着八个多月的身孕,领着一家大小匆忙出逃。夜黑如墨,意映脚步踉跄,那时的她,该是怎样的肝肠寸断,心如刀绞!

  搬到光禄坊的小屋后,一天早晨,惊魂未定的陈意映发现从门逢里塞进来的一包东西。

  那是一方手帕,上面是丈夫的绝笔信。

  “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五雷轰顶,方帕滑落在地。

  “谁给了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一个月后,陈意映早产,诞下一男婴。两年后,陈意映抑郁而亡。

  死生契阔,亦复何言。说好了要做一世的夫妻。没有了你,天地间我便不能独活。陈意映终是追寻丈夫而去。

  不负天下负意映。林觉民对得起天下苍生,却惟独辜负了妻子陈意映。他慷慨就义,功德圆满,革命最终也成功了,然而所有的痛苦却由陈意映一个人默默承受。她躲在林觉民的阴影后面,流了一世的泪,直到心已成灰。

  为了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林觉民不忍独善其身,甘愿舍生取义。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陈意映也从此只能碧海青天夜夜心,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而作为历史的受益者的我们,不用在家国之间取舍的我们,却从来不知时代之苦,也不知“报国”为何物。在和林觉民和陈意映同样的年纪,我们可以写出一百首情诗,可是若要真的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几人能够?且不说献出生命,我们甚至都没有愿望,去追求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民主和自由。

  深夜再读《与妻书》,泣不能语。烈士的在天之灵,请保佑我们,让我们能够拥有宪法所赋予我们的那个世界,能够生活在你们曾经用青春和生命去追求的那个自由民主的国度。惟愿天佑我中华。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9-14
文章来源:
http://nownow.yculblog.com/post.2832628.html

是不是先烈,大家各凭良心吧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1楼穆阑2007-09-14 21:03发表的“”:
文章来源:
http://nownow.yculblog.com/post.2832628.html
是不是先烈,大家各凭良心吧

与妻书,是我非常喜欢的文章,林觉民,是我非常敬重的人!
千秋英烈啊!
穆姐姐,你知道林觉民的儿子后来怎么样了么?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9-14
我不知道啊,不过现google了一下,发现这个:

【 · 原创:侯东东  2005-12-20 13:43 】  
  goldeye :我敬重郎咸平教授的学者风范,能与他合影是我的荣幸.
  goldeye : 虽然我十分反感和厌恶你说话的方式,但是我捍卫你讲话的权力,同时也请你捍卫我讲话的权力。
  
  我记的郎咸平教授在本次论坛最后的发言中指出:他一生最敬重的人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 林觉民(福建福州杨桥路86号,是林觉民的故居,也是谢冰心的故居,当代才女 林徽因 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 ,林觉民 在第二天上战场之前写下了著名的<与妻书>:
  大意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中华大地千千万万的夫妻不再像我们一样分离,,,(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如果我们的孩子是女孩,希望能像你一样贤惠;如果我们的孩子是男孩,希望他长大以后像我一样成为一名学者..."(意洞:林觉民的 字 )
  
  几十年之后,当年轻的郎咸平考入台湾大学时,他的导师就是林觉民的儿子,,,
  
  最后,郎咸平教授讲到:他自己愿意做一个像林觉民一样追求理想、无畏的、正直的学者。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心灵!!!
  
  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这是中国人历史记忆的光辉时刻,枪声响起的前一刻,林觉民正在跳跃的烛光下,饱蘸笔墨,用一帕方巾给妻子留着遗言: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悲亦悲矣,枪声响起的刹那,林觉民将千般的爱怜和不舍攒积成愤怒的子弹去攻打广州总督曙,林觉民不幸腰部中弹,被俘。在生命中最后一个舞台,林觉民将他24岁青葱生命演绎得无以伦比。他用熟练的英语回答审判官,他慷慨陈词历数清廷的腐败宣扬民主自由思想,太精彩了,主判官李准竟准许去掉林觉民的镣铐并让出座位给他坐,两广总督张鸣歧这样评价林觉民“惜哉,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奇男子”。但张鸣歧又执意杀他,理由是:好人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那还了得。
  
  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含悲,风云变色。林觉民就义后,就在广州供职的岳父陈元凯连夜托人带信,让女 儿一家火速逃命。林孝颖带领家眷仓皇出逃,躲避在福州光禄坊早题巷3号,他们的住宅是一幢两间双层的小屋,残破不堪,屋前是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小巷,曲折悠长,恰如陈意映载沉载浮望不到尽头的黑夜。两旁高墙班驳颓败,多雨的南方总在人仰脸时不经意地送上梧桐滴雨,这是一个年轻女子绵延的彻骨悲痛和幽怨.
  
  林觉民的母亲在一个清晨做清洁时,发现从门逢里塞进来的遗信,“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一恸!”陈意映如雷轰顶,方帕滑落在地。多年后,歌星齐豫代她责问——谁给了你选择的权利,你这样离去?两年后,陈意映抑郁而亡,留下两个孩子和一册书稿。
  。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3楼穆阑2007-09-14 21:38发表的“”:
我不知道啊,不过现google了一下,发现这个:
【 · 原创:侯东东  2005-12-20 13:43 】  
  goldeye :我敬重郎咸平教授的学者风范,能与他合影是我的荣幸.
  goldeye : 虽然我十分反感和厌恶你说话的方式,但是我捍卫你讲话的权力,同时也请你捍卫我讲话的权力。
.......

谢谢,真好:)
谁给了他选择的权力……唉,他无从选择,为了心中的信仰,只能这样了……
他和夏完淳是我很敬重很敬重的人,因为他们的心里不仅有大爱,也有小爱,但是,只能舍弃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9-14
 
 
 歌曲出处:http://www.ywsl.com/special/童安格-诀别.wma
歌曲试听:诀别 ...
歌词:







 
 诀别
 词:童安格、刘虞瑞 曲:童安格
 夜冷清 独饮千言万语
 难舍弃 思国心情
 灯欲尽 独锁千愁万绪
 言难启 诀别吾妻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口白)
 意映卿卿如唔:
 吾今以此书与当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欢迎您访问http://www.xipishi.com/下载完毕,请关闭窗口
 夜冷清 独饮千言万语
 言难启 诀别吾妻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Over...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9-14
我记得写林觉民的歌有三首,一首童,一首齐豫,还有一首不知谁了,姐姐能找来么?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9-14
找这个还是比较方便滴

三曲《与妻书》

  诀别

  词:童安格、刘虞瑞
  曲:童安格
  
  夜冷清 独饮千言万语
  难舍弃 思国心情
  灯欲尽 独锁千愁万绪
  言难启 诀别吾妻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口白)
  意映卿卿如唔:
  吾今以此书与当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觉——遥寄林觉民

  齐豫词曲

  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再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惓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
  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
  让你就这样地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地付出都化作纸上的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
  
  意映卿卿

  许乃胜词
  苏来曲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今夜我的笔沾满你的情
  然而
  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
  钟情如我
  又怎能抵住此情
  万万千千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曾经我的眼充满你的泪
  然而
  我的心已许下四万万个愿
  率性如我
  又怎能抛下此愿
  青云贯天
  梦里遥望
  低低切切
  千百年后的三月
  我也无悔
  我也无怨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7楼穆阑2007-09-14 22:05发表的“”:
找这个还是比较方便滴
三曲《与妻书》
  诀别
.......

谢谢谢谢
我去听听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4楼越歌2007-09-14 21:44发表的“”:
谢谢,真好:)
谁给了他选择的权力……唉,他无从选择,为了心中的信仰,只能这样了……
他和夏完淳是我很敬重很敬重的人,因为他们的心里不仅有大爱,也有小爱,但是,只能舍弃 [表情]



<与妻书>和<狱中上母书>现在还能背个八九不离十。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7楼穆阑2007-09-14 22:05发表的“”:
找这个还是比较方便滴
三曲《与妻书》
  诀别
.......

叹一下,瞧人家的主旋律写的,啧啧。
~~追~~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9楼苗溪2007-09-14 22:10发表的“”:
[表情]
<与妻书>和<狱中上母书>现在还能背个八九不离十。

我背不出来
我们的主旋律啊,就是太生硬了,而且太强行地灌输了
姐姐们,第三首在网上找不到啊,哪里能听啊?
[ 此贴被越歌在2007-09-14 22:21重新编 ]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9-14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09-14
发现网上有个关于林觉民的剧本,叫碧血黄花,里面说觉民和意映已经有一个孩子了的,叫依新,那么后来那个呢?http://post.baidu.com/f?kz=194526803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13楼越歌2007-09-14 22:41发表的“”:
发现网上有个关于林觉民的剧本,叫碧血黄花,里面说觉民和意映已经有一个孩子了的,叫依新,那么后来那个呢?http://post.baidu.com/f?kz=194526803


越歌看这里,有人说第二个儿子叫仲新,但又说第一个儿子叫伯新,似乎有点问题。另外还有人说陈意映还过继过一个女儿叫林暖苏。
http://www8.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51903.shtml
~~追~~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7-09-14
搜自天涯http://www8.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51903.shtml
林的遗腹子
民国政府成立后,林仲新受到政府的许多关照,在福州念完小学、中学,后来又到上海念光华大学,生活支出与学费全由民国政府承担。大学毕业后,林仲新来到南京,跟随林觉民的旧交林森做事。林森当时是民国要员,念及与林觉民的旧交,他对林仲新关照很多。但林仲新似乎对政治没有太大的兴趣,只做过几个不大重要的局长、科长等职,随中国历史的变化不断迁移居住地,到过重庆,后又回到南京。解放后回到福建,"文革"期间饱受摧残。他结过两次婚,前妻在抗战期间病死,与第二个妻子刘文业感情很好,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儿两女,一个在北京,两个在福州。林仲新于1983年病逝。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14楼苗溪2007-09-14 23:02发表的“”:
越歌看这里,有人说第二个儿子叫仲新,但又说第一个儿子叫伯新,似乎有点问题。另外还有人说陈意映还过继过一个女儿叫林暖苏。
http://www8.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51903.shtml


啊,才看见

仍转自天涯:夭折的是林觉民的长子林依新,时间是1915年。

林觉民就义后,家人为了安慰意映,也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用过继的办法,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过继给陈意映。女儿叫林暖苏,一个温婉可人的女孩。觉民的遗腹子林仲新刚刚两岁的时候,陈意映去世了,林仲新由祖父抚养。

郎咸平的:有一天,有一位老先生来给我们上演讲,这位老先生是文化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的名字叫做林瑕藩,他的爸爸就是林觉民
(我觉得郎教授应该是错的。)

竟还看见了史航的文章,我要说,其实我也最喜欢陈建复的那首《意映卿卿》
[ 此贴被越歌在2007-09-14 23:58重新编 ]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16楼越歌2007-09-14 23:05发表的“”:
啊,才看见 [表情]



“    1911年初,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槟榔屿开会,再次筹备武装起义,准备在广州向清政府发起新的攻击。3月初,林觉民受孙中山委派回福建组织武装力量,参加广州的武装起义。林觉民与林文、林尹民一同回到福州,迅速与革命党联络,组织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福建军团",准备南下赴广州,其中较著名的人物还有方声洞、陈与焱木、陈可钧、陈更新、刘元栋、刘六符、冯超骧,后来他们全在广州起义中牺牲,被并称为"福州十杰"。
  
    临行前,林觉民回家看望了一下父母和妻子陈意映。此前林觉民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过一个妻子,并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依新。不久妻子病逝,后又与陈意映结婚。陈意映是大家闺秀,熟读诗书,与林觉民感情很好,对林觉民的事业非常支持,一度要随林觉民参加革命活动,《与妻书》中有记:"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然而这次林觉民回家时陈意映已经身怀六甲,行动不便,不可能"随君行",林觉民只好忍着悲痛告别妻子,慨然南下。”
  
不好意思,开始八卦了,原来依新不是意映所生,这个还是第一次听说。
~~追~~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17楼苗溪2007-09-14 23:25发表的“”:
“    1911年初,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槟榔屿开会,再次筹备武装起义,准备在广州向清政府发起新的攻击。3月初,林觉民受孙中山委派回福建组织武装力量,参加广州的武装起义。林觉民与林文、林尹民一同回到福州,迅速与革命党联络,组织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福建军团",准备南下赴广州,其中较著名的人物还有方声洞、陈与焱木、陈可钧、陈更新、刘元栋、刘六符、冯超骧,后来他们全在广州起义中牺牲,被并称为"福州十杰"。
  
.......

下面又有人说不可能呢,因为林陈结婚时林18,陈17……

再补一句,还看见有人怀念邹容了,其实我也很喜欢、佩服邹容……
[ 此贴被越歌在2007-09-14 23:59重新编 ]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9-14
引用第18楼越歌2007-09-14 23:30发表的“”:
下面又有人说不可能呢,因为林陈结婚时林18,陈17……


嗯嗯,怪我不负责任。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这个就是了。
~~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