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533阅读
  • 50回复

【转帖】《江姐童年故事》写作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10-25
就这个名字而言,无论是巧合也好,与《红岩》混淆也好,我想提醒一下,我们能原谅盛国玉的“ 江雪琴,是江姐在狱中的名字”这一说法,那么,琴儿的大名叫江雪琴又有什么可说的?更没必要以此怀疑这本书的真实性。

就这本书的真实性而言,我还想说几句。从《江姐童年故事》写作经过来看,作者采访了众多江姐的家乡人。他们都是朴实的农民,从小就听老人们讲江姐在家乡的故事,都对江姐有着深厚的感情。如,江子刚就是用乳汁哺育了小琴儿的四娘陈玉琳的亲孙子,也是江姐的堂侄,江姐儿时的经历经常被陈玉琳作为教育孙子的故事讲给江子刚听。相信许多人都还记得2005年的流金岁月·相聚 《烈火中永生》节目中,江子刚与彭壮壮拥抱时的动人情景。因此,根据江子刚的转述,陈玉琳以自己的乳汁哺喂江姐的事不应是编的。
我相信以这些江姐家乡人的转述为素材而创作的《江姐童年故事》一书是真实的,至少要比“某些专家”所讲的“某些故事”要可信。
离线流浪猫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10-25
原谅一个错误=原谅另一个错误=相信这个错误?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11-01
引用第5楼平平淡淡于2009-10-23 23:15发表的  :
江竹筠也学过刺绣啊


李舜华认为绣花不是单纯的学一门手艺,而是通过绣花培养孩子的耐心、细致和对一件事情的专心致志和善始善终。
可见,江姐学刺绣是母亲对她童蒙时期教育的一种方式。


江姐由于从小受到书法严格的训练,她的字写得相当的不错,她留下的几封家书,那真是一看就像是书法作品。


真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11-20

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真迹的江姐笔迹——


图片来自江姐纪念馆,是江姐密友何理立珍藏的照片背后的题词。

楼上所引的图片放大了是这个样子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11-20
何老珍藏的江姐题词与被称为“书法作品”的那两封信从运笔方式到书写习惯都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个成年人的书写习惯能够在短短数年中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吗?疑惑中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11-20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何老提供的那张照片背后的题词不是江姐的笔迹而是何老本人的。
再看个三峡博物馆收藏的狱中致谭竹安信。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11-20
引用第29楼岁寒于2009-11-20 13:46发表的  :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何老提供的那张照片背后的题词不是江姐的笔迹而是何老本人的。



题头写的君永存,是赠给竹君的意思吧?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11-20
嗯,我记得当年小美看到这张照片背后的题词时,我们还讨论过笔迹的问题。我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有怀疑那不是江姐的笔迹。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11-20
引用第30楼苗溪于2009-11-20 14:01发表的  :
题头写的君永存,是赠给竹君的意思吧?

君可以是竹君,也可以是一个普通的尊称。如果是称呼竹君,那么照片为什么仍然保存在赠与者手里呢?照片是1937年照的,如果是江姐后来下乡托何老代为保管物品,怎么就只这一张照片而未见何老提到江姐的其他遗物呢?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9-11-20
27楼左上角写的是什么?看着像“穿裙的是江竹君  穿校服(?)的何理立 摄于1937年”。这是什么人加的注呢?肯定跟题词的不是同一个人,单看“君”字就很不同。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9-11-20
一般来说加注的应该是照片的珍藏者吧?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9-11-20
嗯,37楼的这个笔迹我也有很深的印象。对比一下37楼的几次出现的“安”和26楼的“安”,就知道差别有多明显了。总之这个问题是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法分辨哪里是真哪里是假。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9-11-20
小美见过何奶奶的。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9-11-21
补充说明一点
我在26楼发的图片来自江姐纪念馆
http://jiangjie.netor.com/
江姐手迹--<<自万县致谭竹安书信>>






    ■■写于1948年3至6月间,信中充满了江姐对老彭深深的思念,对儿子云儿的牵挂,以及对迟迟未能驰骋"战场"的遗憾......
        
        一位可敬的母亲,妻子,战士!
        (照片选自"不朽的红岩"网站)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9-11-21
引用第43楼平平淡淡于2009-11-20 18:29发表的  :
还有就是书法有篆,隶,行,草,正 即便是同一个人也可以写出不同书法的字
.......

这一点跟讨论的问题无关,因为这里引的几幅字迹都是行书,不存在因字体不同导致笔迹不同的问题。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9-11-21
引用第28楼若水于2009-11-20 13:22发表的 :
何老珍藏的江姐题词与被称为“书法作品”的那两封信从运笔方式到书写习惯都有相当大的距离 [表情]
一个成年人的书写习惯能够在短短数年中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吗?疑惑中 [表情]

27楼的何老珍藏的江姐题词和我发在26楼的被称为“书法作品”的那封信,在江姐纪念馆都可看到,我在26楼发的图片正是来自江姐纪念馆,见44楼。
两封信在短短数年中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我也感觉疑惑。
离线小美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9-11-24
个人的感觉几封信应该都是真迹. 信是由谭竹安提供的, 似乎纪念馆也没有什么必要去伪造这些信件. 信的原件最初是保存在重庆档案馆, 而不是歌乐山纪念馆. 不知道现在原件是否已转移到纪念馆内. 仔细看江姐狱中的那封信, 和万县来信中橙色底的那封, 笔迹是非常接近的, 只是因为狱中条件所限, 不可能一般的清晰, 字也要缩小很多去写. 而万县地方法院信纸的那封看上去不象是硬笔, 所以感觉也就不大一样. 但地方法院这样的信纸恐怕也不是随便可以搞到的吧, 而且我记得谭上交这几封信的时间并不是解放后, 而是在一次座谈会之后, 忘记是在哪篇文章里读到过了. 但印象里不是解放后马上上交的, 那么象这种伪政府机关的用纸, 在解放后应该是更难留存的了. 在已公布的万县来信里, 字迹差异最大的就是那封有烟盒广告在左上角的信, 这封信是横写的. 而这封信里的笔迹和中学时期那张照片背后的字倒是有几分相象的. 所以要说照片后面的字是江本人的, 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其实万县几封信的字迹有些不同, 我倒觉得也许是江姐有意而为之的, 变化字体和写法, 也是一种掩护方式. 对于熟悉自己的人来说, 仍然是了解的. 但不熟悉的人乍一看, 也许会以为是两个不同的人.

关于那张照片, 偶去何奶奶那儿看的只是翻印的照片, 不是原件了. 而且当时好象不记得要问那首小诗的事.  
节节青挺立
叶叶翠昂生
离线小美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9-11-24
对了, 江姐的书法应该还是不错的, 在川大的时候经常由她负责写女声社的壁报. 字太难看的话, 怎么吸引人挖  
节节青挺立
叶叶翠昂生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9-11-25
引用第47楼小美于2009-11-24 01:07发表的 :
[表情] 个人的感觉几封信应该都是真迹. 信是由谭竹安提供的, 似乎纪念馆也没有什么必要去伪造这些信件.

谭竹安提供的几封信应该都是真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引用第47楼小美于2009-11-24 01:07发表的 :
仔细看江姐狱中的那封信, 和万县来信中橙色底的那封, 笔迹是非常接近的, 只是因为狱中条件所限, 不可能一般的清晰, 字也要缩小很多去写. 在已公布的万县来信里, 字迹差异最大的就是那封有烟盒广告在左上角的信, 这封信是横写的.

其实万县几封信的字迹有些不同, 我倒觉得也许是江姐有意而为之的, 变化字体和写法, 也是一种掩护方式. 对于熟悉自己的人来说, 仍然是了解的. 但不熟悉的人乍一看, 也许会以为是两个不同的人.



同感
江姐狱中的那封信是用竹签子写的,所以,写出的字迹与用毛笔或钢笔写的万县来信会不同。
字迹差异最大的那封横写的信,或许就是江姐有意而为之的。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9-11-25
引用第48楼小美于2009-11-24 01:16发表的 :
对了, 江姐的书法应该还是不错的, 在川大的时候经常由她负责写女声社的壁报. 字太难看的话, 怎么吸引人挖  [表情]

握手
我贴在26楼的江姐家书被称为书法作品是当之无愧的。
还是那句话
真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