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47阅读
  • 0回复

秦绿枝:上海的“老克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晓晓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1-08
上海的“老克勒”

 


    秦绿枝

 


        关于“老克勒”一词的来历,我上次在小文中说,除非经过杨嘉祐兄(老朋友,还是称兄道弟的显得亲切一些)的考证,我才相信。现在,嘉祐的回信来了,摘录一段:“关于老克勒,除钻石光彩之说,还有class一说,即‘等级’之谓,老上海就有说某人的克拉斯高,是指那些有产阶层,虽经过历次运动与‘文革’的冲击,但如今他们又能过着悠闲的生活,成了‘老克勒’……”


    这就对了,我过去所以没有听人叫我“老克勒”,是因为挨不上“等级”高的有产阶层,现在也挨不上。但即使是过去“等级”高的有产阶层,也只有到如今已是桑榆暮景的阶段,才发觉仍然惹人注目,还多了一个新鲜称谓:老克勒。

  
    再想想我自己,有没有被别人另外叫过什么,或看作是什么呢?有的。比如1957年,我受到批判,有位前辈就在会上说我是“洋场恶少”。我不敢回嘴,可心里在嘀咕,这好像是有人骂过邵洵美(还是施蛰存)的,我哪里够资格?你老先生未免太抬举我了……骂就骂吧。我理解他的心情,是为了表示与我划清界限,话说得重一些,狠一些,也是应有之义。

 
    又想起来了,我年轻时又曾被人看成有点“飞”。“飞”者,“阿飞”也。其主要标志不过是衣服穿得别致一些,裤脚管小一些,这就让人有些看不顺眼。不像现在,青年男女穿得再怎么出格,人家也不会大惊小怪。那时可不行。是1948年到1949年之间吧,有少数男士用条纹的泡泡纱做西装,夏天穿,比凡立丁凉快。我没有做全套,只做了两条裤子,到五十年代初期还在穿,不识相,就受到冷眼。后来意识到了,赶紧送去染了一下,染成一色藏青的,看上去好多了。其实泡泡纱价格便宜,又透风,赶时髦倒在其次。


    穿什么样的衣服,既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习惯,到老也改不掉的。不禁又想起1962年的一个秋日上午(星期天),我在淮海中路思南路口遇见迎面走来的大导演吴永刚先生。他上身穿一件呢子的西装茄克,内衬灰绿色的高领绒线衫,手拿烟斗,显得很潇洒的样子。我们站定了交谈几句。他见我注视着他的打扮,忙说:“都是箱子里的旧货,翻出来,也只有不上班的时候穿穿,上班不穿,免得让人家说是‘老阿飞’。”


    放到现在,吴老倒是货真价实的“老克勒”,他虽不是有产阶层,但“等级”是高的。


    吴老那时也是刚从风浪里翻滚过来,又听说被减掉的工资补还了一些,心情不错。他每逢星期天上午必到瑞金路口叶明沈浩的家里,把积累了一个星期的《参考消息》看完,随即扬长而去,留也留不住。


    但吴老最迫切的需要还是有工作做。他曾再三表示过这样的愿望,即把旧上海各种店铺的门面装潢都画下来,供后人参考。他说:“今后拍老上海的电影,如要布置一间香烛店的样子,大概没有人设计得出了。”如果天假以年,他是能完成这个心愿的。


    近日又重播《上海一家人》,我看来看去,觉得李若男开的绸缎店样子不对。早先的绸缎店,不管大小,店堂里总有平放着的玻璃柜,小的一只,大的如协大祥有好几只。店员就在玻璃柜面前接待顾客做生意。我认为,凡是拍以老上海为时代背景的影视剧,在细节上力求真实,是至关重要的。好莱坞拍《珍珠港》,连剧中人穿的衣服料子都要求是当时有的。我们在这些地方总是太随意了,只能骗骗年轻人。

  编者注:著名作家吴承惠的笔名为“秦绿枝” 
   
    原文链接:http://xmwb.news365.com.cn/ygb/200609/t20060915_1104301.htm
宁静致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