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379阅读
  • 31回复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代记忆今在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晓晓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02-10
引用第18楼allegro于2010-02-10 13:01发表的 :
好的芭蕾舞演员不光技术好,也要讲究表演的。中外都是如此。即便是没有情节的一些舞蹈,好的演员在台上也不是光划拉动作,跟着音乐舞动起来也是能让人感动的。
至于阶级情这玩意儿,呵呵,各有各理解,我不觉得一定要把样板戏版当模板。窃以为,经典就是要经得起传播,如果只有首演的才好只有一种表演模式才好,那就离失传不远了。 


同感。
宁静致远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2-10
谢谢指正!
我的意思是,当时的演员们有情感有体验,但现在的演员,别说体验了,连对这种情感的尊重、理解、相信,怕也是不足的。或者,不应该狭指阶级情,只是对角色身份和情感的把握。哪怕不拿样板戏当样板,那也总得有适宜的情绪表达不是?
可能,爱情这东西,比革命斗争精神更容易被把握和表现吧?

经典是要经得起传播,也不是只有首演的表演模式才好,但是演员要是连表演都不会了,那何谈模式?再经典的作品也白瞎啊。
当然,我不懂芭蕾,不懂舞蹈,就是胡咧咧,吼吼。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02-10
嘿,花花,我觉得演什么还是要融入的,现在的年轻演员就是缺少这种融入,以前演样板戏的还真的就很入戏。不要说样板戏了,我采访王战时,他都说,演小马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他说如果是战争年代,他也会那么做。现在再找个孩子,他无论如何不会这么想,自然也就演不出来。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02-10
白叔湘,第一个琼花,她怎么融入?她爸是老蒋余部,她跳琼花那会儿,给人民政府削了,我就不信她心里那么没波澜。我觉得她只能去礼节人物,无法“无我”,台上也是尽量集中精力把自己想象为琼花吧。

表演上的融入问题,我觉得是个技法问题,还是那句话,捋顺了逻辑是主要的,然后就是表演能力了。目前我们看到的说谁演的不是那么回事儿,不是ta本人是否认同角色的价值观,而是在研究这个角色上面或许有问题。表演就是表演,我本人不赞同和做人等同起来看。过去,很多人写演英雄学英雄,我就琢磨哈,这也不好,膜拜到极致了,容易把英雄演走叽咯,那不成人为神话角色了么。



周兆辉的洪常青,其实也是下了功夫的,电影版他没少看,还跟孙杰讨教了很多,但是观众还不满意,可以分析再提高。我看那次周兆辉跳,就义舞的刚性很好,气势也不错,眼神和动作配合得还行。岁寒看过李科的,不知道怎么样,也可以交流交流。


我觉得技术可以练,但表演多少需要天份。有时候需要化境哈。中芭男演员,比较会演的,孙杰算一个,有人称他比刘常青还好,我同意!好像本坛有孙杰的粉丝哈,我不算。嘿嘿。



我也不懂,也是胡咧咧。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0-02-10
理科同学,是幼儿版的洪常青。报告完毕。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越歌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0-02-10
引用第23楼allegro于2010-02-10 18:04发表的  :
白叔湘,第一个琼花,她怎么融入?她爸是老蒋余部,她跳琼花那会儿,给人民政府削了,我就不信她心里那么没波澜。我觉得她只能去礼节人物,无法“无我”,台上也是尽量集中精力把自己想象为琼花吧。
表演上的融入问题,我觉得是个技法问题,还是那句话,捋顺了逻辑是主要的,然后就是表演能力了。目前我们看到的说谁演的不是那么回事儿,不是ta本人是否认同角色的价值观,而是在研究这个角色上面或许有问题。表演就是表演,我本人不赞同和做人等同起来看。过去,很多人写演英雄学英雄,我就琢磨哈,这也不好,膜拜到极致了,容易把英雄演走叽咯,那不成人为神话角色了么。 [表情]
.......


周兆辉跳就义舞确实还刚性,不过我还是觉得不灵气、情绪总达不到爆发点。我感情上没法全然融入剧情,技术上也没觉得特别惊艳……
做人和演戏是两回事,我同意,哈哈,嗯,可能是没有把人物研究透,然后在表演功力或者天赋上还有不足吧,我太情绪化袅。
原来第一代琼花是这样的身世啊……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2-11

引用第18楼allegro于2010-02-10 13:01发表的  :
好的芭蕾舞演员不光技术好,也要讲究表演的。中外都是如此。即便是没有情节的一些舞蹈,好的演员在台上也不是光划拉动作,跟着音乐舞动起来也是能让人感动的。
至于阶级情这玩意儿,呵呵,各有各理解,我不觉得一定要把样板戏版当模板。窃以为,经典就是要禁得起传播,如果只有首演的才好只有一种表演模式才好,那就离失传不远了。
“......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她们从旧社会的苦难中走来在新社会的教育下成长,她们信仰真纯心怀感恩,阶级斗争的弦,还远远未曾放松……于是,她们不仅用技艺,用脚尖用手臂用每一个肢体动作,也用饱满的心灵,真挚的感情,执着的爱恨!......”
谨慎地,不敢苟同.....................  

同感。

那个时代的中国芭蕾舞演员大多不是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第二代琼花——薛菁华,上海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无论是哪个艺术行当,演员都是要讲究表演的。

这两天,正在看搜狐网的反映中芭演员生活的纪录片《我们在跳舞》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2-11
但是有一点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的人无论家庭出身如何,他们受的教育还是红色传统教育的,和现在的人是不同的,所以那个年代绝对没人会讲:“为啥喜儿不嫁给黄世仁?”,但是今天的人会问这样的问题的。所以说,受过那种教育的人,认同理解人物就好一些,现在的人就差一些。表演是一方面,但是本人心里的认同和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今天再重拍《闪闪的红星》绝对找不到合适的孩子来演了。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0-02-11
   难道只有受过红色传统教育才能演绎好革命人物?那么古代、外国人物又该怎么演绎呢?这包括其他艺术行当。心里的认同和理解与表演并不矛盾;而且理解是表演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的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可是,难道没有接受过红色传统教育就不能理解革命人物了吗?那么古代、外国人又该怎么理解?相比革命年代,他们岂不与我们更为遥远?本坛许多80、90后孩子也并没有接受更多红色传统教育,但他们理解、崇拜红岩英烈又该作何解释?

并不认为《闪闪的红星》是多么成功的作品。

今天的人会说:“为啥喜儿不嫁给黄世仁?”,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绝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有了却不敢说。是改革开放带来了这样的言论自由而不用担心被打成反革命。

看《我们在跳舞》(包括看演出)感觉那些年轻演员无论排练还是演出,其感情还是满投入的。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0-02-12
我不是说不能理解,而是比以前差了许多,而且我们当年喜欢红岩的人很多啊!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坛子里的这些80后,90后,他们现在喜欢红岩就不被周围的同龄人理解,这就是问题啊!古代的人,谁都没见过,怎么演应该都问题不大。那些革命先烈,还是有活着的人见过的,他们有权利说像还是不像。我也没说表演不重要,五月花,你的回答恰恰印证了我的命题,对人物的理解和认同才是最重要的,这是表演的基础,一点不错!《闪闪的红星》基于那个年代,的确是有很多局限性,但是你说不成功,那好像也说不过去吧?至少今天,其影响力还是存在的。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0-02-12
每个年代的审美观不同。

那个年代因为中国的芭蕾刚刚起步,无论选材、教学都还不够科学、规范,而到了样板戏时期更是对芭蕾有扭曲——嫌薛菁华太瘦,缺乏工农兵英雄形象,因此拍电影时,让她在戏装里套上小棉袄,嘴里含两块苹果。 实际上薛菁华的身体条件作为芭蕾舞演员是非常好的。而刘庆棠呢,实在是应该去当电影演员而不是跳芭蕾,只因举得起白淑湘而成为第一个王子,进而成为第一个党代表。

我更想说的是,现在舞台上演出的红色经典基本上都还保持了原汁原味,总比那些重拍老电影的电视剧(现在的电视剧大多是不能称其为艺术的)强许多。年轻的演员们也都很努力,当然,时代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对人物的理解和演绎自然也不尽相同。我觉得我们不应过于苛求、应该宽容一点;或者说艺术的魅力正在于此——世界上有多少个版本的《天鹅湖》?一百多年来又有多少个舞团演出过?

前些年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曾演出《红色娘子军》,呵呵,想象出来是什么样子吗?娘子军战士来自五大洲四大洋;金发碧眼的吴琼花与肤色黝黑的老四对打   

我家老太太是京剧迷,对许多年轻的新演员都很喜欢,也许是古代人物更好演绎吧。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0-02-15
某些80后演红色经典我还是接受的,比如夏凡童鞋的《英雄无名》,《杀虎口》,李光洁也是80后,演地下党没问题,我很欣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