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骑行结束返程,又骑行了湛江的湖光岩。
湖光岩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居湛江八景之首。
隋代末年,楞严寺依岩而建,成为是全国十八大古刹之一。
宋朝时期,白衣庵依山而建。宋朝丞相李纲被贬到海南途经此地,并题写摩崖石刻“湖光岩”。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刻于楞严寺大雄宝殿后白云岩上方李刚题写的“湖光岩”三字,斗转星移,时间过去了近千年,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湖边楞严寺在隋代名曰“灵惠侯祠”,北宋靖康七年(1126年),有一位“擢拔流俗,足不入城市”的僧人孙琮,在此结草为庵,借白云岩洞为佛堂,供奉如来三宝佛,取名“白云禅庵”。此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示佛法坚强的意思。
李纲,字伯纪(1083-1140),号梁溪,福建邵武人,中政和二年进士(1112)。宣和元年,正是北宋最黑暗的时期,对此,李纲上书皇帝宋徽宗,要求改革弊政,停止暴敛,整治军备,加强边防,以防外敌入侵,却因此被贬到南剑州任沙县税监(即今福建沙县)。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一路势如破竹,进逼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刚任太常寺少卿不久的李纲不顾个人身家性命的安危,给宋徽宗上《御戎五策》、《论御寇用兵二十事札》等奏章,坚决主战,并给宋徽宗上血书,要求宋徽宗禅让,把帝位让给太子赵恒。
赵恒即位后(史称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接着又临危受命,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担负起守卫京城的重担。在此期间,李纲以自己的智勇粉碎了金兵的猛烈进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纲不顾安危,战斗在最前线。在李纲的领导下,金兵灭亡北宋的企图破灭,北宋政权得以保全。李纲又用自己的才干,消除了太上皇宋徽宗和新皇帝宋钦宗父子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北宋政权从内部分裂的危险。对李纲的这些功绩,宋钦宗不仅不予褒奖,反而在局势安定后,把李纲贬到临江(今云南)。
李纲被贬的消息传到北方的金国,金国政权认为灭宋的时机已到,于是再次发兵南侵,很快包围北宋京城开封,此时北宋朝中文武百官没有一人能挑起保卫京城的重任。"患难识忠臣",此时宋钦宗想起李纲,认为只有起用李纲,才能化解这场灾难,于是派人突围,诏令李纲北上解围,正在前往贬所的李纲接到诏书后,立即掉头北上,率领军队昼夜兼程去解京城之围。无奈路途遥远,还没等李纲赶到,京城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走,至此北宋灭亡。这年是公元1127年。
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建立朝廷,史称南宋。宋高宗为使新建立的政权有号召力,同时也为了使混乱的局势稳定下来,就必须任命一位在朝在野都有威望、又有才干的人出任宰相,才能使新皇朝在动荡的局势中稳定下来。为此,宋高宗任命李纲为宰相。
李纲上任后,提出抗金救国十大措施,其最高宗旨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具有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李纲此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二个多月的时间内,政治上,建立了一系列抗金救国的策略,国内局势初步稳定下来;军事上,捷报频传,各地不断传来宋军打胜仗的喜讯,同时金兵占领区的义军也纷纷接受宋朝的指挥,给金兵以沉重打击。眼看"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的局面即将到来,宋高宗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怕李纲真的把"二圣"迎接回来,自己做不了皇帝,于是把自己曾称之为"学穷天人,忠贯金石"的李纲给罢免了。
至此,李纲仅做了75天的宰相。
李纲被贬后,宋金对峙的局势很快就逆转,金兵不久又发动进攻,宋军不断败退。此后,宋高宗曾几次起用李纲,但都是起用李纲去收拾宋朝境内的烂摊子,不敢派李纲到抗金的前线,更不敢起用李纲回朝主持抗金的大局。在此期间李纲不断地向宋高宗上奏章,要宋高宗北伐抗金,但这些奏章上的建议都不为宋高宗所用。绍兴十年(1140),李纲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福州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