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460阅读
  • 183回复

旅游骑行中关于历史之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0楼 发表于: 2019-05-25





由于时间的关系要去潭门,因而没有去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1楼 发表于: 2019-05-25



博鳌亚洲论坛(英文:Boao Forum for Asia,缩写:BFA),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2月27日在海南省琼海市万泉河入海口的博鳌镇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
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博鳌是著名的国际会议组织——“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就坐落于琼海市博鳌水城国际会展休度假区中心。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会址景区位于博鳌水城中心位置,东临南海,空气清新,年平均气温约24℃。交通非常便利




这个是成立会址,正在装修,无法进入参观。



永久会址也没去游览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2楼 发表于: 2019-05-25
海南中线: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始建于1981年秋,1986年10月1日开馆。这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是以征集、收藏、陈列海南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海南黎、苗、回族文物为主,研究海南历史和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民族博物馆,同时也是目前海南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3楼 发表于: 2019-06-08

白沙起义
1939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海南岛,琼崖国民党军队和县政府地方武装抵抗无力,节节败退,全面逃入五指山区,对黎、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黎苗族人民不堪忍受。

1943年农历7月12日至16日,在黎族领袖王国兴等人的领导下,白沙黎苗族人民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白沙起义",参加者达3万多人,共打死打伤敌人800 余人。缴获步枪1300多支,轻机枪1挺,子弹、物资等一大批。这次起义波及乐东、保亭、感恩、昌江、陵水等县。同时把白沙和儋县、临高、昌江、感恩四个县的国民党逃亡政府以及守备二团等驻军赶出了白沙县境。1943年农历8月,国民党顽固派不甘心失败,纠集了1000多兵力,分三路向白沙县进行疯狂反扑,残酷镇压和屠杀起义群众,使起义陷于失败。

白沙起义受挫后,王国兴,王玉锦等首领,分别带领起义群众,进入鹦歌岭,什寒岭等地进行艰苦斗争。王国兴,王玉锦等起义首领没有被敌人所吓倒,他们各集10多人在红毛什丘村召开会议,决定派出三路代表寻找共产党和红军。几经周折,终于找到琼崖特委,见到了特委领导人冯白驹。特委即派一个武装工作组前往鹦歌岭,领导黎民继续坚持斗争,为开辟五指山区中心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全琼乃至全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白沙起义纪念碑位于琼中县红毛镇境内,是为纪念黎族领袖王国兴带领农民起义的历史事迹而建的。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暴发。1939年2月,日本侵占海南岛。当时琼崖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抵抗无力,节节败退,逃入五指山区。对黎、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从1940年至1943年春,共杀害无辜黎族群众九千多人,苗族群众三千多人,使黎族、苗族人民陷入了绝境,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此以黎族人民领袖王国兴为首发动了“白沙起义”,为琼崖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功勋。毛泽东主席对王国兴同志领导的白沙起义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中国少数民族自发起义,主动寻找共产党,消灭国民党,建立革命根据地,只有王国兴一人”。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4楼 发表于: 2019-06-08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5楼 发表于: 2019-09-10
海南骑行结束返程,又骑行了湛江的湖光岩。


湖光岩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居湛江八景之首。

隋代末年,楞严寺依岩而建,成为是全国十八大古刹之一。


宋朝时期,白衣庵依山而建。宋朝丞相李纲被贬到海南途经此地,并题写摩崖石刻“湖光岩”。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刻于楞严寺大雄宝殿后白云岩上方李刚题写的“湖光岩”三字,斗转星移,时间过去了近千年,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湖边楞严寺在隋代名曰“灵惠侯祠”,北宋靖康七年(1126年),有一位“擢拔流俗,足不入城市”的僧人孙琮,在此结草为庵,借白云岩洞为佛堂,供奉如来三宝佛,取名“白云禅庵”。此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示佛法坚强的意思。

李纲,字伯纪(1083-1140),号梁溪,福建邵武人,中政和二年进士(1112)。宣和元年,正是北宋最黑暗的时期,对此,李纲上书皇帝宋徽宗,要求改革弊政,停止暴敛,整治军备,加强边防,以防外敌入侵,却因此被贬到南剑州任沙县税监(即今福建沙县)。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一路势如破竹,进逼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刚任太常寺少卿不久的李纲不顾个人身家性命的安危,给宋徽宗上《御戎五策》、《论御寇用兵二十事札》等奏章,坚决主战,并给宋徽宗上血书,要求宋徽宗禅让,把帝位让给太子赵恒。

赵恒即位后(史称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接着又临危受命,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担负起守卫京城的重担。在此期间,李纲以自己的智勇粉碎了金兵的猛烈进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纲不顾安危,战斗在最前线。在李纲的领导下,金兵灭亡北宋的企图破灭,北宋政权得以保全。李纲又用自己的才干,消除了太上皇宋徽宗和新皇帝宋钦宗父子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北宋政权从内部分裂的危险。对李纲的这些功绩,宋钦宗不仅不予褒奖,反而在局势安定后,把李纲贬到临江(今云南)。


李纲被贬的消息传到北方的金国,金国政权认为灭宋的时机已到,于是再次发兵南侵,很快包围北宋京城开封,此时北宋朝中文武百官没有一人能挑起保卫京城的重任。"患难识忠臣",此时宋钦宗想起李纲,认为只有起用李纲,才能化解这场灾难,于是派人突围,诏令李纲北上解围,正在前往贬所的李纲接到诏书后,立即掉头北上,率领军队昼夜兼程去解京城之围。无奈路途遥远,还没等李纲赶到,京城被金兵攻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走,至此北宋灭亡。这年是公元1127年。

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建立朝廷,史称南宋。宋高宗为使新建立的政权有号召力,同时也为了使混乱的局势稳定下来,就必须任命一位在朝在野都有威望、又有才干的人出任宰相,才能使新皇朝在动荡的局势中稳定下来。为此,宋高宗任命李纲为宰相。

李纲上任后,提出抗金救国十大措施,其最高宗旨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具有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李纲此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二个多月的时间内,政治上,建立了一系列抗金救国的策略,国内局势初步稳定下来;军事上,捷报频传,各地不断传来宋军打胜仗的喜讯,同时金兵占领区的义军也纷纷接受宋朝的指挥,给金兵以沉重打击。眼看"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的局面即将到来,宋高宗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怕李纲真的把"二圣"迎接回来,自己做不了皇帝,于是把自己曾称之为"学穷天人,忠贯金石"的李纲给罢免了。

至此,李纲仅做了75天的宰相。
李纲被贬后,宋金对峙的局势很快就逆转,金兵不久又发动进攻,宋军不断败退。此后,宋高宗曾几次起用李纲,但都是起用李纲去收拾宋朝境内的烂摊子,不敢派李纲到抗金的前线,更不敢起用李纲回朝主持抗金的大局。在此期间李纲不断地向宋高宗上奏章,要宋高宗北伐抗金,但这些奏章上的建议都不为宋高宗所用。绍兴十年(1140),李纲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福州病逝。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6楼 发表于: 2019-09-10

李纲醉月雕像建造于2012年9月 ,由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湛江市雕塑家简向东先生设计,湛江政协主席邓碧泉题字。是纪念宋朝宰相李纲与楞严寺住持释琮法师对月品茗、陶醉湖光山色而挥毫写下“湖光岩”三字的典故场景而建造的一处景点。

宋朝建炎三年,宰相李纲(1083年—1140年)因力主抗金被贬海南,途经雷州时,应楞严寺释琮大师的邀请到湖光岩游玩。

正值中秋月圆之夜,李纲和释琮大师在岩壁旁品茶赏景,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湖面上流光溢彩,湖水与岩壁交相辉映,犹如仙境,李纲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欣然挥笔写下了“湖光岩”三个大字。从此,后人将“湖光岩”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而湖光岩周边的湖光村、湖光镇也因此而得名。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7楼 发表于: 2019-09-10
湖光岩景区内还有这幅雕塑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8楼 发表于: 2019-12-13
两个多月前结束了甘南川北的骑行,继而又从成都骑行到重庆(一般甘南川北骑行只是兰州到成都)

我终于来到了重庆,向往已久的地方。但是呢,有一点不太满意。由于我是从成都骑行到重庆,那么最后是G319(爬了一个地名熟悉的不高的山坡——金刚坡)到达歌乐山镇转黎新路,从地图上看这样走正巧路过电台岚垭,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多了,白公馆、渣滓洞肯定是第二天再去了。事实证明这样的路线选择很正确

没想到歌乐山镇之后就基本全程下坡了(想象的山城肯定得爬坡的)。我不满意的是在电台岚垭那个路口竟然没有任何标识牌!一路下坡差点错过去。。。若不是心里老惦记着这个事肯定错过去啦。我注意看另一面也没有标识,只是在川外校园里路边有个不起眼的指示牌











电台岚垭这个路口没有看到任何标识牌,另一面也没有看到



川外校园内






这个帖子还是继续按时间写吧,此行中关于历史之事还是依时间顺序后边再具体写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69楼 发表于: 2019-12-13

2015年9月-10月骑行G318川藏南线


川藏线: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现代是川藏公路、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称,川康公路建设于20世纪30年代,是成都通往当时的西康省省会雅安的省际公路。1951年开始修建雅安至拉萨的康藏公路。西康撤省后两条路并称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是中国筑路史上工程最艰巨的公路之一。川藏公路起点为四川省成都市,经雅安市、康定县,在新都桥镇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道孚县、炉霍县,沿国道317线经甘孜县、德格县、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昌都县,再沿国道214线在邦达镇与南线汇合;南线经雅江县、理塘县、巴塘县、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左贡县,在邦达与北线会合后,再经八宿县、波密县、林芝县、工布江达县、墨竹工卡县、达孜县至拉萨市。北线全长2412公里,为317国道,南线总长2149公里,全线为318国道。

先修北线,但南线更重要一些,它通过康定(历史上西康省的首府)1951年开始修建雅安至拉萨的康藏公路。

北线南线大体同时建设,其中,先修好北线,后修好南线(从康定起)。

在整个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3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工人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其中,建设川藏北线就牺牲2000多军民。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0楼 发表于: 2020-02-25


茶叶产自祖国内地,输入藏区的最初时间,据史料记载兴于唐代。从唐代开始,藏族饮茶渐成习俗,并成为饮食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族的茶文化中,除了饮食习俗的文化内涵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汉藏贸易文化。

1950年4月,川藏公路开建,新中国的筑路大军劈山治水。1954年12月25日终于在与另一条同样伟大的、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同时开通,川藏公路317,318线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的景观大道。

318国道起点为上海,终点为西藏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成都至拉萨全长2142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国道。
318川藏南线于1958年正式通车。南线从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拉萨。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1楼 发表于: 2020-02-25

成都市的历史遗迹大都比较熟悉了,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这条清代街区记录了老成都的沧桑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宽窄巷子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8亩。


宽窄巷子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等称号。











努力餐,意即努力为大众辟吃饭场所,于1931年开业,原设于成都市三桥南路(今人民南路),后迁至祠堂街,以车耀先(当时是中共四川特委委员,以经商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名义创办,以经营四川风味大众饭菜为特色,邓颖超等曾在这里与车耀先会面,1944年冬被捕后,餐厅由其妻弟继续经营,主要名菜有"宫保鸡"、"白汁鱼"、"生烧什锦"等·以"努力为大众辟吃饭场所"为宗旨,倡导"勤、俭、劳"的品质,开创现代平民"快餐店"先河。


(一)"努力加餐"的出处是卓文君的一首诗《白头吟》的附言《诀别书》:


(二) 在著名的《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中也用了"努力加餐"这句话。


现在的努力餐,是1984年,由于人民公园面临扩建,有关部门将祠堂街上的老"努力餐"拆除,按照原来的规模和风貌在不远处的金河路上整体重建。1985年7月2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努力餐"酒楼为文物保护单位。


初创时的招牌菜至今仍在卖,多年来,"努力餐"不仅建筑外观一直没有改变,主营业务也从未改变,而且以后也不打算改变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


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


“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卒于北伐前线的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但目前最有影响的是成都武侯祠。


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230亩(15万平方米)。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部分组成,祠庙现存主体建筑(除惠陵)均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以及迁建的三义庙和新建的结义楼,共七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余尊,唐及后代碑刻50余通,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2楼 发表于: 2020-02-25
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临邛镇里仁街,面积共六千五百平方米,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临邛酒肆"时的遗物。


山树水竹,琴台亭榭,曲廊小桥,风景美好,是邛崃著名的园林胜境。乃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之处。"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园内古井,"井泉清洌、甃砌异常,井口径不过二尺,井腹渐宽,如胆瓶然"。古井井壁为黑粘土、杂有陶片。井型及造井材料都与安徽寿春县发现的汉代古窑井相似,据此证实此井为西汉遗井。古井井壁为黑粘土、杂有陶片。


临邛镇"相如涤器、文君当垆"后人根据这一历史故事,在传说是卓文君卖酒的地方建起了一些纪念性建筑。据说是卓文君取水煮酒的那口水井被称为"文君井"。


在井台附近的纪念性建筑有琴台、文君梳妆台、当垆亭、酒肆、听雨轩等,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一座小型公园。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文化、“酿酒”文化和“茶”文化,一直是卧龙产业发展的三张靓丽“名片”。围绕着特色产业和文化优势,卧龙镇完善特色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一、三产业互动的同时,也有效推进了做大做强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目标。







二郎山:位于四川天全县境内,位于天全县城西50公里处,海拔3437米,距成都172公里,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为自然地理的分界线。走318国道就会通过二郎山。1950年代《歌唱二郎山》闻名全国。



二郎山,是川藏线上从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当年筑路部队在修建川藏公路的二郎山险峻路段时,每公里就有7位军人为它献出了生命。

二郎山一带的公路弯多、坡大、路窄,加上进出的车辆多,所以碰车、翻车的事时有发生

解决“瓶颈”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打通二郎山隧道。二郎山隧道是亚洲最长的公路隧道,工程总投资达4.4亿元,于1996年动工兴建

1999年12月7日,二郎山隧道试放行通车,公路里程缩短25公里,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可过二郎山,确保了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的畅通。









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   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如山珍海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军队频繁调动在这里形成梗阻。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和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的梗阻,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桥梁。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大渡河上的首座桥梁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而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字体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河山”。泸定桥开始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因此而得名



泸定桥正值整修未能参观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3楼 发表于: 2020-02-25
康定市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市幅员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所属豫皖苏军区部队和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第20旅

1950年到1951年,一支近万人的部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从四川到西藏前所未有的行军。这支部队,就是十八军。

1950年1月6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及西南军区令第18军在第14军和西北军区一部配合下,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
当年十八军的进藏线路和今天沿国道318线进藏不同,过了折多山318线一路西进,经四川甘孜州的雅江、理塘巴塘到达西藏芒康。而十八军则选择北上进入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再渡过金沙江挺进西藏昌都。也就在昌都,一场大战在1950年10月7日爆发,史称“昌都战役”。


1950年10月,昌都解放。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等到北京进行和平谈判,并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



1951年7月25日,由王其梅副政委率领的18军进藏先遣支队离开昌都向拉萨进军。进藏先遣支队的任务是:担任先行,为主力部队进入西藏创造条件;模范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模范地宣传和执行“十七条协议”。进藏先遣支队于1951年7月25日从昌都出发,他们经过边坝、嘉黎、太昭,翻越海拔6300米的东、西大雪山,战胜缺氧、断粮等重重困难,历时40多天,行程2000多公里。于9月9日进抵拉萨。  
8月28日,由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率领的18军领导机关离开昌都经丁青、沙丁、墨竹工卡向拉萨进发。在翻越海拔6000米的冷拉山时,山上积雪二尺多深,天气奇寒,严重缺氧,下山时,人、马、驮骡在冰雪陡坡上滑行两公里多,干部战士5人牺牲。于10月26日进入拉萨,并举行庄严的入城式。



怒江大桥绝对不允许游客拍照。只得远远的拍了一张。


首先,怒江大桥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对川藏地区来说,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意义。

怒江大桥,是川藏线上唯一能够通过大型车辆的桥梁,可以说是川藏线的咽喉,一旦被测绘或者军事秘密遭到泄露的话,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因此国家必须重点保护起来。附近禁止无故停车和拍照也是为了防止有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以拍照为记录以便将来搞破坏。

其次,怒江两岸的山坡十分陡峭,经常有落石或者塌方的现象,游客停车拍照,肯定会影响来往的车辆通行,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这时候一旦发生塌方事故,救援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守桥的人员会催促过往的车辆尽快过桥,不要停留。

最后,怒江大桥施工难度高,当年为了修这座桥,很多战士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有一名战士不小心掉进了修建中的桥墩里,其他人用尽一切方法都没办法把他救出来,只能含泪继续修筑。直到今天,这座桥墩一直完好地保存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怒江大桥附近都设有专门人员24小时不间断把守,是绝对不允许嬉戏打闹和拍照留念的。



下面这两张是从网上找来的照片: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4楼 发表于: 2020-02-25
八宿县烈士陵园。大门紧锁还有一辆车堵在门口,想拍照都不方便,更别说进去祭拜了。







波密,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帕隆藏布河北岸。318国道从县中心穿过,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636公里,距林芝地区政府驻地林芝县八一镇230公里。


聂赤赞普作为藏族历史的开端,他是传说中吐蕃历史上的第一位赞普,也就是藏地第一位“王”,留下有确切记载、完整的王统世系,传到松赞干布时已是第33代。藏地文明的许多“第一”,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源头。他修建了藏地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几乎在所有藏地史书中都会被提到。


“藏王故里”,这里是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的出生地,他创建的悉补野部落曾兴起一时,后来的嘎朗王朝,也与他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松赞干布是聂赤赞普的第33代世系家族。


据史料记载,聂赤赞普与他在位时的神师蔡弥穆杰和宗弥恰,一起创建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








1967年8月,成都军区联勤部某汽车团副教导员李显文等10名同志,在西藏迫龙山地区与特大山崩搏斗中,不幸英勇献身,被中央军委授予"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的荣誉称号。


座落于波密县西北部、原通麦大桥东端,距离波密县县城驻地扎木镇93公里,距易贡乡政府75公里。2000年6月,一场洪水冲毁了纪念碑。新的纪念碑于2003年9月在通麦兵站西面落成,纪念碑上仍然刻着英雄的名字。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20-02-26
阿沛村位于工布江达县城东5公里,尼洋河畔,318国道旁,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因阿沛庄园和阿沛•阿旺晋美而得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先生故里,阿沛庄园所在地。
  
相传公元7世纪前后,吐蕃第七代首领直贡赞普被杀后,夏赤、聂赤两位王子逃到了工布地区。为了寻找安身之地,他们向天祈祷,聂赤朝天上射了一箭,箭头落在了阿沛庄园修建的地方。于是,聂赤喜悦地说了一声:“阿沛!”,意思是“命运把我安排在了这里”。后来弟弟夏赤从工布返回了雅砻,成为雅砻部落的第八代首领,而哥哥聂赤则留在了工布地区成了工布人的首领,开始了工布土王的沿袭。


公元17世纪,工布地区被分封为阿沛、江中、甲拉三家地方首领的领地,从此,阿沛家族以世袭贵族身份开始在工布江达定居。历代阿沛多为噶厦政府中的噶伦,因出身高贵,往往位列四位噶伦之首。特别是最后一代阿沛庄园主阿沛•阿旺晋美在1951年任西藏地方政府赴北京谈判的首席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阿沛庄园为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宏大雄伟,建筑独特,由九座碉房组成,占地数十亩,主房为五层碉房(古时西藏贵族一般为二至三层碉房,最高为五层,因此阿沛主房为西藏贵族最高等级的建筑之一)。主房周围喇嘛经楼、贵族楼、娱乐楼、佣人房林立。庄园内草地、乔木遍布,并有西藏最早的果园。可惜,庄园历经风雨,2001年7月又遭到了一场特大泥石流,旧址现在仅存一幢两层碉房和几堵残垣断壁。






在莽原和雪山脚下,清澈的尼洋河边,巍峨的群山怀抱,有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小镇,它的名字叫"太昭"。


太昭古城,清末,清政府在此设立太昭宗,当时人口众多,市镇繁华,店铺林立,有著名的小八角街和四个香火鼎盛的庙宇,自古进藏有四条路--青藏西道、青藏中道、青藏东道、川藏驿道,除青藏西道以外的三条路都要经过太昭,是清末西藏经济、文化、交通的重镇


太昭 古代祭祀时阴阳之神的坛。《孔丛子·论书》:"埋少牢於太昭,所以祭时也。"《礼记·祭法》作"泰昭"











松赞干布出生地:在墨竹工卡县,位于318国道旁一个村庄边上,名为强巴敏久林。他出生地甲玛乡,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古时为群山环绕、水草丰足的圣地。据说,在松赞干布的父亲当政的时候,这里曾建有强巴敏居宫,松赞干布就出生在这座宫殿里。


如今,这座传说中的宫殿已不复存在,后人在原址前建了一座牌楼,标示这里的特殊地位。众所周知的是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执政期间,他推广佛教,创制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度,并分别与唐朝和尼泊尔联姻。公元641年,为迎接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在拉萨的红山上修建了布达拉宫。他是西藏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像佛祖和高僧大德一样为藏族人民世代供奉。









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在拉萨建立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以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于2001年5月22日建成,坐落在布达拉宫广场。该纪念碑坐落在城市广场布达拉宫广场的南端,南以远山绿树为背景,北与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相距350米,整个碑体只在入口门洞上方和基座处饰以富有西藏地方风格的装饰造型,风格简洁。其造型是抽象化的珠穆朗玛峰,希望借此表现出纪念碑高耸入云的气势和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性。




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1645年重建布达拉宫。1693年(藏历水鸡年)工程竣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特别是1936年(藏历火鼠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形成了布达拉宫今日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20-02-26
2016年2-3月骑行广西沿边公路(S325):防城港-东兴-宁明-大新-那坡弄合村滇桂交界(其中爱店-凭祥未骑车)


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八个县(市、区)103个乡(镇)与越南毗邻,陆地边境线长1020公里。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崇山峻岭,交通闭塞,边境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公元2000年8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用两年时间在与越南接壤的八个县(市、区)开展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从根本上改善边境地区的交通边防水利教育卫生邮电等基础设施条件,解决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等问题。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20-02-27

广西沿边三级公路路线起点位于东兴市竹山村,途经与越南接壤的东兴市、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等8个县(市、区)31个乡(镇),终点于那坡县弄合村,与云南省富宁县相连。公路全长725.0公里,按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沥青路面,设计行车时速30公里,其中53公里过城镇和重要边贸点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同时这条公路也连接到了边防连队和检查站。


沿边三级公路所经地段大多是深山密林,地势险恶,地质地貌复杂,工程艰巨,施工难度大。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20-02-27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 )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


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麾下,甚得其器重。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中国京族之乡——江平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20-02-27



大清国一号界碑正好处在中国大陆海岸线与陆地边界线的交汇点,系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所立的第一块界碑,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



1885年6月,清政府和法国(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军占领)在天津签定《中法越南条约》,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仑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其中以河为界的,双方各于已方河岸相对立石,以山为界的则双方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当时东兴属钦州府辖),一面书"大南"(即越南)。大清国一号界碑位于东兴市竹山村,奕称竹山村一号界碑,该碑高1.7米,宽0.7米,厚0.4米,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上面正楷阴刻的字为"大清国钦州界"。


大清国钦州界界碑在东兴市内共有八块(广西境内共有33块,碑文"大清国钦州界",系清界务总办、四品顶戴钦州直隶知州李受彤所书)。据史料记载,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间,清政府清政府钦差勘界大臣、鸿胪寺卿邓承修与法使会勘疆界。开始,法使仗势欺人,要将白龙半岛一半划出中国,在白龙半岛上竖埋第一号界碑。邓承修正气凛然,据理力争,终将起界定在竹山,维护了国家主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