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86阅读
  • 1回复

(转帖)王葆真在上海被捕的真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5-30
李任夫          来源:http://www.minge.gov.cn/txt/2008-10/23/content_2534669.htm

百岁老人王葆真先生,离开我们已多年了。关于这位老人的身世,概括地说,是与中国现代革命息息相关的。因为他的一生,正是中国人民处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转化为半殖民半封建的过程。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许多仁人志士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决死的战斗精神与国内外反动势力,作过多少可歌可泣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写下了一页页的血泪历史,最后才得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中国革命的大业。这段现代史是充满了壮烈的战斗气息的,确是最伟大的富有历史意义的篇章。

王葆真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即在内忧外患交攻之下投身于这个伟大的革命洪流,坚持战斗,直到最后的一息。从他的生命历程来说,经过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直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来,他始终为坚持革命而战斗,成为一个英勇的尖兵。要全面叙述他的事迹是相当复杂的。有些史料,他自己也写出了一些(如辛亥革命回忆)。他在生前,曾面嘱我为他整理一个史料和诗作,并准备公之于世,可惜此事尚未完成,王老即作了古人,真感到深切的遗憾。至于要全面叙述,尚非本文所能达到的任务。我现在只就解放前夕他为革命工作,在上海被反动派被捕的一段经过作一报导,以就正于读者。

抗战胜利之后,王老以振奋的心情,由西安来到重庆,积极地参加了当时的民主反蒋活动。但在旧政协破裂以后,尤其在一九四六年二月十日的校场口事件以后(他当时是后援会主席团成员之一),深切认识到必须继续革命,而革命必须反蒋,反蒋必须联共。因此,他除参加民盟民联之外,又参加民革。他在中共领导下,和党的领导同志周恩来董必武诸公的直接指导下,接受民革主席李济深的指示,接受了华中军事特派员的任务,在长江一带,积极从事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他直接间接策动的起义,先后有汤恩伯部下刘昌义率部队三万五千人在阵地起义;在淮海之间,有黄维兵团统率下的一一○。师长廖运周在徐海会战起义;在华中方面,有张轸率部队二万人在河南起义;在四川方面,有由王老派任廉仔策动的七十二军起义;此外还有张正非同志策动二三○。师在阵地投诚,及王锡龄策动四十军和平解放新乡。以上各部,计起义者投诚者约十余万人。这般人的起义投诚,固然主要是共产党的威信与解放军胜利的威力所促成,但是这些部队,最初都是站在反动方面的,都抱着疑惧的心理。由反动而疑惧,由疑惧而觉悟,由觉悟而决心,由决心而行动,中间是经过多少次的说服与鼓励以及策动的。平情而记,王老是起了催化剂和桥梁作用的。

王老自一九四六年秉承李济深先生之命,即积极秘密进行各方面的策反工作,及一九四八年民革在香港宣布成立以后,又接受华中军事特派员的任务,来到上海主持一切,并在南京上海布置一切。为了工作进行,于同年十二月又亲赴香港向李济深先生请示,不料此时李先生已应中共之召北上到解放区去了。最后他于四九年二月初仍回上海工作,不幸到沪不久,因在南京工作同志的活动暴露,在南京工作的孟士衡同志等被捕之后,当然就影响到王老的安全,结果王老也于四九年二月廿四日在上海被捕。本来,王老当时的计划,是将京沪的工作布署以后,即赴武汉转河南到张轸部队去宣布起义的。因为在上海的工作尚待处理,未能当机立断,以致身陷图圄达百日之久。假如不是上海解放神速,王老也早作壮烈牺牲了。

王老被捕以后,开始拘押在威海卫路的警备大队里,当然是蒋匪的特务机关。当时消息封锁,外间一无所知,在生死交迫中,他被严刑拷打,用尽了威胁利诱的手段,逼其供出一切活动情形。第一步派人假充李宗仁的代表来探问审讯,在不得结果之后,第二步即加以残酷的刑讯,但王老大义凛然,置死生于度外,与反动派针锋相对地斗争。正在这个时候,有同监的朱女士,得悉王老是为革命反蒋被捕,深表同情,于是在她同学来探监之便,即代王老秘密通信出去,这样一来,外间才知道王老被捕的消息。王老的女儿王振琳同志,当时在金陵大学当助教,得悉此讯之后,因探监被拒,当即上书给时任代总统李宗仁和行政院长何应钦,请求代父入狱。上海各报,均给以登载,于是这一秘密逮捕案件,遂传播中外,轰动一时。反动派在各方压力之下,不得不将案件公开宣布。

反动派所宣布的王老罪状是相当严重的。根据当时上海申报及新闻报等所宣布的案情是:南京当局破获一个关系整个政局,颠覆政府的阴谋计划,此计划如得实现,则今日政局面目全非,京沪可能已入于暴动分子之掌握。此项暴动者为李济深所统牵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负实际指挥之责者则为该会之常委王葆真。渠等欲以暴动政变方式,扣留李代总统,以及顾祝同,汤恩伯,张耀明,张镇,黄珍吾等政府首要,以期推翻国民政府,控制军事要冲,达到迎接共军渡江之目的。又谓:该阴谋机构发动计划,采取六个步骤,为:一、发动预伏政府内部军警宪谍,占领京沪飞机场,车站,轮埠,电讯设备之交通枢纽,及京沪国道之桥梁;二、监禁在京李代总统以下之党政军首要,控制所有重要机关,隔绝首都与外界之一切联系;三、分化地方武力,造成京沪杭无政府状态;四、纠集反政府各地下分子,占领京沪沿线,迎接共军渡江;五、扰乱后方秩序,造成恐怖状态,分军占领各地;六、使各方失去联络,乘机发号施令,达到夺取政权这最后目的。此项计划步骤,在中共一月廿五日公布四十三名政府方面战犯名单之后,上海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北飞,进行益急云云(上海申报)。三月三日申报又继续报导称:三月一日申报刊载京沪治安机关破获阴谋暴动企图造成混乱颠覆政府之巨案,在上海尚拘获王葆真林涤非吴荣等要犯数人,其中王葆真曾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七七事变,一度任战地党政会委员,为阴谋暴动颠覆政府之主犯,所有在京沪被捕之人犯及许志远林涤非吴荣等,均受其指挥云。此外各上海新闻报、上海大公报、新希望周报等,均有同样刊载。同时南京伪卫戍总部也发表本案内情,谓:二月五日得有密报,称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南京分会主委孟士衡,于二月六日在京大光路大光新村二号,与共军江淮军区联络员举行会议,阴谋暴动,乃将该案之重要人员及潜逃上海之孟士衡分别逮捕,据供所谋属实。办法则为:1.控制飞机场;2.切断交通线;3.扣捕李代总统以下军政首要;4.成立南京解放委员会;5.成立南京人民市政府;6.迎接共军渡江,利用同乡会联谊会等方式,分别进行军运,宪运,警运工作,结集五千人,以二千人在市内暴动,三千人接应共军渡江,并派人与共军接洽内应云云。此外各报对于王老之身世历史,尤多介绍,可见此案在当时政局上所掀起之轩然大波,使反动派惊惶失措。当时正为国共进行和谈时期,对于政治犯之释放,列为首要,故和平代表团北上时,亦与何应钦谈到这一问题要求释放王葆真等。同时周恩来同志和李济深先生也致电李宗仁何应钦,极力营救。据说李宗仁何应钦曾令上海将此案移送南京国防部办理。但当时的蒋介石虽表面宣布下野,并声明五年不过问政治,然而他坐镇溪口,仍暗中指挥一切,固此军统特务们不仅不执行李宗仁何应钦的命令,而且一方面将王老封押到提篮桥路的警监五栋,一方面又对外佯称已移送南京去,以掩饰耳目。所以王老的女儿前往探监时,均不许接见,他们是准备将王老处死的。

当王老移押提篮桥之后,警戒更为严密,内外隔绝,水泄不通。可是,由于王老的案情,业已传播中外,引起广泛的同情。当时在该监的一位看护马女士,对王老为人,深为敬佩,除秘密为王老传递消息外,并对王老关怀备至。当时王老发现自己箱底还有一个空白本子,自己身上尚有一支未被搜去的钢笔,想在自己发生意外之前,写下一些诗词,以当绝笔。可是没有墨水不能写字,于是商之马女士,又由她秘密输送一管墨水来,因此,王老在生死关头,前前后后偷偷写下了一百多首诗,从自己被捕以及审讯过程,连同狱中种种黑暗面和自己的遭受等等,都用文字纪录下来了。这就是他自由以后所汇成的黑狱集,以后又改名申江蒙难集。这本集子,是王老血泪的控诉书,也是对敌的战斗檄文,是很富有高度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今略引几首于次:

一、恐负残年未敢衰,牺牲当愿站前排。

深惭七十无功德,空向人间一度来。

二、精神早破死生关,黑狱何能锁卓山(注)。

心似月华明皎皎,清光流照满人间。

(注:卓山为王老之号)

三、革命原当坐牢监,监牢不坐不辛酸,

酸中识得真滋味,革命斗争尖锐尖。

四、基督为人甘赎罪,牟尼前世痛刀兵,

此身惟恐成孤负,下狱何须问死生。

五、十五大愿诗 有引

此诗近似精神发狂,但在狱中,赖有此精神才能解脱,写出心愿,为死后作证耳。

愿为人民受苦难,愿以流血洗罪愆;

愿为众生入地狱,愿为地狱开青天;

愿为革命牺牲者,愿为共产尾巴尖;

愿为自由神前卒,愿为民主着先鞭。

愿为三民作殿军,愿为真理前进前。

愿为无名英雄冢上树,护风护雨护枯骨。

愿为五里雾中路上灯,光明照遍迷人路。

愿为世界革命一只笔,愿为人类和平酒一斟。

愿为亿万克己利他心,心心相同,同是大同世界人。

王老在狱中这些作品,都是用血和泪写出的。既不是无病的呻吟,也非风花雪月的描写。它是一个革命者在苦难中的战歌,一种悲愤的控诉。我们读到这些诗,一方面既可了解到反动派是如何地以阴险毒辣的手段来对待革命战士,同时也可看到王老在万恶的魔掌下是怎样斗争过来。这确是一种革命者的史诗。此外他有一首题为“失败”的诗,是对那些口唱高调只会说风凉话的假革命者一种讽刺,原诗是:

奋斗方能遭失败,旁观只会说风凉,

丈夫不用憎多口,烈火当中走一场。

我们从这些诗里,不用解释,每个读者都会感到心弦的震动,一个为革命为真理面奋斗视死如归的战士形象,是多么动人!中国的成语所谓诗如其人,用来评价王老的诗作,是恰当不过的。

王老自移押提篮桥以后,因为个人独处,与难友无法联系,精神当更为痛苦。在这段时间,他还写下一些怀念难友之作。一次从狱吏得到消息,惊悉有几位难友如孟士衡等已经牺牲,他悲愤欲绝,一连四天没有进一滴水浆。自己也抱着牺牲的决心。当看护安慰他劝他装病时,王老慷慨表示:我本来有病,何须伪装。他们要杀我,装又何用,不如一死痛决。他在万分悲恸中,曾写有不食一诗:

闻有同志死,气结不能食,抑郁塞满脑,

胃肠似停滞,同志贵知心,知心今有几,

人能共死生,大非容易事,功业既未成,

痛悼失知己,兹闻有不测,悲伤何能止,

痛愤在肝肠,对饭浑欲泣,瘦骨虽可惊,

吾肠转君实,情义盟素心,生死永如一。

自此之后,又在悲愤中度过一段时间,久无动静,后来听到传说,敌伪当局将免他死,转移到后方看管。据他当时的估计,反动派之所以不将他与孟士衡等同时杀害,可能有几种原因,一是在和谈时期,周总理和李济深先生都去电南京抗议逮捕民主人士,李先生派赴南京代表要求释放,关系重大,不敢下手;二是各方友人声援正众,足以动摇军政界的心理,不敢冒然处决;三是因女儿振琳请求代父入狱,中外报纸宣传转载,影响很大;四则因王老病势较重,年老无用,不足忌猜;最重要一点是解放军进展神速,使匪特措手不及。倘非以上几种因素凑合,则王老主持策反有据,并且自己承认一切军事责任由自己担负,与同志无关,以为同志开脱。从所宣布的罪名而言,岂能侥幸不死,即许不即置之死地,也必将他送到广州或台湾看管,因为上海很快解放,反动派自己逃跑不及,也就忘记他了。当然,如果上海解放太迟,旷日持久的话,王老如不牺牲,也必然拖死在狱中了。

当解放军进攻上海,西区首先解放,提篮桥一带已无敌踪,监狱警察都已撤去,但狱吏即医院负责人,仍不许出监门,王老原拟待解放军负责人来说明一切后再出狱,但同时又有人要胁迫王老出狱,适时王老的五弟王葆和与一些同志来接,于是才一同到他的弟弟家中去。因为重病待医,第二天即移到永川医院去了。在此时间,来访王老者络绎不绝,每天都上百人。王老很沉痛地说:“我这条老命是从万死一生中捡来的”。他很兴奋对记者表示: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中国共产党呢!他不仅使我们少数人恢复了自由,更使全体市民摆脱蒋介石独裁政权的枷锁,这是多么值得庆兴呢。请你们代我寄语上海市民,今后只有中共领导下,大家来协力完成这伟大的革命事业啊!”

接着,民革上海分会以及上海工商团体,都分别在国际饭店和金谷饭店开会欢迎王老。席间由王老报告被捕经过,发言的人很多。同时王老也招待记者,报告民革今后的任务,并由王老领衔发表向毛主席朱总司令致敬电,附录于后:

中共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陈市长勋鉴

我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势如破竹。京沪解放,中外同钦。葆真偕同民革同志,策应配合大军渡江,推翻反动政权,被蒋职特务逮捕,虽历经危难,而深愧对解放大业殊少贡献、幸义旗所指,残匪授首,解放神速、人民欢腾、除孟士衡,吴士文,荣俭魁三同志于解放前壮烈牺牲外,葆真等均得重见天日,感奋之余,惟有在人民领袖毛主席领导之下,巩固革命战线,继续努力奋斗,期使被压迫人民获得全部解放,新中国之建设早日完成,谨电致敬,并申谢悃。

王老自由后不久,旋接民革主席李济深先生电召北上入京,参加了新中国的新政协会议。从此以后,他在中共统一战线的领导下,继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同时加强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以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解放后的卅年中,他的思想是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对国家对人民也是有所贡献的。他的一生,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战士,他是当之无愧的。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5-30
王葆真(1880—1977年)字卓山,河北深泽县人。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抗战时期,任国民参政员及冀察党政分会副主任,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时,被选为中央常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历作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