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299阅读
  • 14回复

红岩好儿女血洒鄂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卢舟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6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ee16cd0100060k
红岩好儿女血洒鄂西(1)
    红岩,在皖南事变一年以后,又浸沉在新的悲愤之中。
    确悉:红岩的好儿女,风华正茂的爱国志士和民主斗士何功伟、刘蕙馨,已于1941年11月17日被蒋介石的亲信陈诚下令秘密处决。两位勇士在狱中进行了将近十个月的英勇斗争,而后壮烈就义。
    1942年4月18日,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对国内政治形势作了全面的分析,列举了109条事实,说明时局的危机。南方局直接领导的鄂西特委被破坏、主要干部被杀害就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
    在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干部会议上,周恩来宣布了这个噩耗,宣读了何功伟烈士感人肺腑的遗书和遗诗。他沉痛地说:“同志们,在白色恐怖的高压下,让我们向何功伟同志学习吧!”
阶下囚成为审判官
  何功伟被押解到恩施城16号特务机关时,叛徒郑新民指供他是鄂西特委书记。陈诚立即指令军统特务们继续立大功,诱逼何功伟“转向”。
    在特务私设的“法庭”上,何功伟是以一个公开的共产党组织领导人的身份作斗争的。他说:“我救国无罪,你们这样做,只有汉奸、日寇才叫好。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就要以抗战大业为重,以中华民族为重,不能干这种破坏团结、破坏抗日的事。你们应当无条件地释放我。”阶下囚变成了审判官。
    军统湖北站站长朱若愚,这个从1934年就当特务的家伙,气鼓鼓地伸手一巴掌向何功伟打去,没有打中,又抓起一只玻璃杯向墙上砸去,把玻璃杯摔得粉碎,以发泄他那因陷于极端狼狈状态而升起的怒火。党政工作总队上校科长,自称为“阎王”的陪审官阎夏阳气得拍桌打椅,乱吼乱叫,虚张声势:“快拿烙铁来!”何功伟镇定自若地站在那里,看这两个家伙演出闹剧。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0-06
审讯失败后,他们给何功伟戴上脚镣手铐,推进恩施第一监狱。这座监狱是清朝留下来的,有好几道门,一道门上刻着一副对联:“顿觉眼前皆赤子,本来头上有青天。”此情此景,真是极大的讽刺。
    特务们接二连三进行劝诱。
    监狱看守送一封信到号子里,何看了一眼,把信丢在地上。原来是断了脊梁的叛徒郑新民奉主子之命写来的。他不敢见何功伟的面。为了劝降,竟无耻地宣扬陈诚的秘书谢然之、军统湖北站站长朱若愚、省民训会的秘书张家驹都是变节以后升官的。看守要何回信,何傲然回答:“不用了。”
    特务阮某以老同学的身份来“探监”。他是党政工作总队的少校参谋,身穿黄呢军服,脚蹬锃亮的马靴。何功伟好不容易才认出他来。他以送牙粉牙刷作幌子,装作很沉重的样子说:“这里有我两个同学,和我走了不同的路。你学识超人,我素来钦佩。现在有委座(按:指蒋介石)的命令,我不能救你,眼看你就要……”他挤出几点眼泪,又马上转弯说:“不过只要你肯回头……”何功伟没有被他吓住,也没有被他的眼泪所迷惑,倒是劝阮某不要为伤天害理、祸国殃民的反动派卖命。阮某自讨无趣地溜了。
    接着是党政工作总队的头子,陈诚的少将高参刘培初出马。他拉扯鄂南大同乡的关系,装着一副爱护青年的模样,把何功伟“请”到恩施第一监狱旁的办公地点,去掉何的镣铐,代表陈诚许以相当于国民党省政府委员的各种要职,及“全省青年领导”的地位,企图骗取何功伟“自首”。何严正地揭露了这些卑鄙无耻的阴谋,告诉这个特务头子:“必须首先停止对共产党人和爱国青年的迫害,无条件地恢复一切在押政治犯的自由,然后才能谈其他问题,此外决无其他途径可寻。”
黒牢中争得小窗口
    在秘密审讯中,何功伟受到各种折磨,仍是巍然不动。
    2月中旬,他被转移到恩施城西北的方家坝集中营。
    常败将军陈诚在日寇进攻下龟缩到恩施以后,他的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和湖北省政府就设在五峰山脚下的上桥坝。他打着“建设新湖北”的招牌,实则以“防共”、“灭共”为主要宗旨。在中统、军统特务系统之外。还设立了他自己的特务系统。恩施地区最高反共决策机关是陈诚主持的“高干会”,代号“高观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0-06
华”。公开指挥机关叫第六战区党政分会。下属行动机关叫第六战区党政工作总队。总队派出的“行动参谋”“组长”遍及第六战区整个辖区。1941年4月,在恩施城西方家坝的大山上,正式设立了恩施集中营,对外美其名为“第六战区战时青年训导大队”。这座集中营设在距离一个小镇三里多的半山中。小镇是恩施到利川的必经之路。集中营原是地主庄园,高高的石砌院墙,掩映着密密层层的竹子和厚朴林,有溪水从院墙下流过,院外还有一棵百年的桂花树,秋天香飘四野。这幽静的山林,而今却成了人间地狱。上面的一座庄园由五座房屋三个院坝组成,共有二十多个房间,可关押百余名政治犯。下面一栋是二进三开门,共有九个房间一个场坝,叫管理所。关的是“要犯”和安不上罪名也不释放的政治犯。
    陈诚、朱怀冰都在这里训过话。他们自吹要用最“文明”的方法把政治犯改造成“新人”。实际上是对政治犯从精神上、肉体上、生活上进行各种摧残和迫害。除了无穷无尽的劳役、没有期限的禁闭和轮番刑讯外,他们还用假枪毙、陪斩、坐黑牢、饿饭、当众鞭打、从清江挑卵石上高山、背石头跑万米、三伏天烤太阳等办法,折磨那些不屈服的人。他们勒令妻子登报与囚禁的丈夫脱离……
    方家坝管理所开始只关押了何功伟一个人,在进门西厢的谷仓里。不但房子四周放了警戒,还在谷仓旁过道里驻扎了一个班的兵。 谷仓有六尺见方,全用厚木垒成,里面不见天日,黑暗而且潮湿。看守每天送进一碗盐水,一碗糙米饭,连囚徒最起码的一天一次的“放风”和 “倒马桶”的机会都给剥夺了。敌人企图用这种非人待遇来摧残他的意志。何功伟在漆黑闷人的谷仓中完全与外界隔绝。他断然绝食,向敌人作出最强烈的抗议。他向管理所长提出三项要求:(1)谷仓上开窗;(2)尿桶加盖清洗;(3)读书。并且严正指出,这是政治犯起码的权利,不接受就拒绝进食。
    凶恶的特务所长低估这位革命战土的毅力,拒不接受三项要求。第一天端进去一碗糙米饭,原封不动地拿出来了。这时正值数九寒天,滴水成冰,他衣服很单薄,一天只喝两碗冷盐水。第二天糙米饭仍然没有动用。他爱惜自己的体力,坐在地上不动,继续坚持斗争。第三天他仍然绝食。特务们慌乱地跑来跑去,无可奈何。消息很快在政治犯中传开,监狱里轰动了。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0-06
军统湖北站站长朱若愚知道这件事后。急忙下令:“快给他开窗,小不忍则乱大谋。”何功伟斗争胜利了,谷仓开了一个五寸见方的小窗口;仓内马桶每天有人清洗;准许早上洗脸时在谷仓门口I单独活动一会儿;把没收的英文书、字典等还给他,准许读书看报。
    后来陆续关进一些青年人,有三里坝建始高中的郭其耀、屯堡女子高中的徐良咏等。他们被囚禁在方家大屋下面一座监牢。那里又黑又潮,散发着难闻的霉气味。天黑时,他们听到一阵高昂的歌声: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啊,岳飞的《满江红》,青年们都很熟悉的歌。它抒发了一个受残害的民族英雄的悲愤心境和伟大胸怀。歌声慷慨激昂,表现了冲天怒气和凌云壮志。他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歌声深深感染了狱中的年轻人,他们情不自禁地应和起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热烈的歌声象一阵清风,卷走阴霾,震荡着黑暗的牢房。
    看守在庭前咆哮了:“不许唱!”谁也没有理睬他。潮水般的歌声淹没了他的嚎叫。第二天,大家才知道领头唱歌的是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歌声冲破了监牢里死一般的沉寂,把青年们从迷惘和沉思中唤起,增添了斗争的勇气。何功伟对特务斗争的事迹,更赢得难友们的钦敬。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0-06
红岩好儿女血洒鄂西(2)
谈笑驳说客
    3月下旬的一天,有几个难友正在穿堂里磨包谷,管理所来了几顶轿子。看守连忙把“犯人”赶进牢笼。难友们从窗户缝里看外面的动静。
    忽然谷仓的门锁打开了,何功伟站在谷仓门前。两个月不见阳光,他脸色显得苍白,两道剑眉衬得更加乌黑。他用深邃的目光环视周围的景象。看守给他端来一把椅于坐下。谷仓外,一米宽的走廊里,看守所长摆上了一把椅子。只见一个穿长袍马褂的老家伙在几个人的陪同下,大模大样地走过来,坐在椅子上。这时大家明白了,又是说客。
    秃头老汉干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说:“何先生,我们很佩服你,你是个难得的人才,陈主席(陈诚)很重视你,当今党国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老家伙说着看看何功伟的反映。何功伟凝神端坐,注意地听他到底讲些什么。
    “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共产主义是舶来品。”然后他洋洋自得地一摇一晃,背出那老一套谬论。“我们有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中国实行三民主义,不也能达到大同世界吗?”
    何功伟微微一哂,用坚定而平和的语调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也认为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所必需。我们党愿意为彻底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
    老家伙听了这几句话很高兴,马上接着说:“哦!哦,那好!那好!我们同何先生志同道合。”他试探地望着何功伟说:“既是这样,何先生又何必执迷不悟,辜负党国美意?”
    何功伟淡淡地—笑,讥讽地回答:“我们信仰的是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唤起民众的三民主义。我们拥护并坚决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可惜今日某些党国要人自称是孙中山先生的信徒,却不按照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原则办事,实行的却是破坏团结,破坏抗战大业的害民主义。这哪里谈得上志同道合呢?”
    这个老党棍早已把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忘光了,这时才省悟过来,一时无言对答。
    老家伙还不甘心失败,又换了一副面孔。“青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共产党利用青年。请看共产党搞的什么,封建割据,抢夺地盘,破坏统一,共产共妻,毒害青年,不知有国,不知有家……”
    何浓眉一扬,截断了老家伙的无耻谰言。“谁不爱国?谁不要家?你们的蒋委员长口口声声‘国家至上’,‘民族至上’,请看,我们的祖国被糟蹋成什么样子!1931年是谁断送了东北三省。使三千万同胞做了亡国奴?‘七七’事变以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谁消极抗战,节节败退,送掉了半壁河山?有人陈兵百万,不打日本鬼子,却去包围新四军、屠杀共产党,破坏团结,破坏抗战大业,做出这种对不起祖宗和万代子孙的事!”他越说越激愤。声音越来越高。
    “我们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挽救民族危亡。你们说‘共产党抢地盘’,是的,我们‘抢地盘’。我们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依靠人民从日本鬼子手里夺回来的‘地盘’,正是你们丢掉 的国土。”
    他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宏亮的声音整个牢房都能听到。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0-06
“我们边区”,何容光焕发地继续说道:“按照抗战建国纲领, 以实行三民主义为最低奋斗目标,人民有衣穿有饭吃。边区是全中国最光 明最民主的地方。当然现在还不够,将来还要建设得更好。我讲的这些事实,你们敢不敢组织参观团到边区去看看?”何把手向前一挥,向老 家伙挑战:“你们如有胆量,就把这里的人都带去看一看!”
    何嘲笑着说:“你们老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你们那一套鬼话, 只能在阴暗的角落说给你们自己听,是见不得太阳的。”那时天井里正射过一缕阳光,老家伙背对着天井根本看不见太阳。
    “说到我们毒害青年,”何哈哈一笑,环顾了面前的几间牢 房,发出一连串的质问:“究竟谁残害了青年?叫大家来看一看。” 他大概知道难友们都扒在窗口倾听。“你们把这么多青年关在这里。 他们有什么罪?究竟是谁在残害青年?有志的中国青年都看清楚了,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整个牢房各个囚室都听得一清 二楚。他重复了一句:“跟着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老家伙气得面色惨白,颤抖着推开椅子就走。喃喃地说:“你这是诡辩,诡辩。”
    何功伟的脸上泛起了红晕。真理的语言象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受难者的心。老家伙一走,何功伟不禁高声笑了起来。
    后来听狱卒说,那个老家伙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主任委员苗培成。就是这个人,“九一八”事变时候是山西省党部常委兼省教育厅长。当学生到省党部请愿要求抗日的时候,他下令开枪,杀死学生穆光正,还打伤若干人。后来省党部、省教育厅及苗的公馆都被学生捣毁。
父子情深志不移
    反动派知道何功伟早年丧母,是他父亲一手带大的,父子感情很深,功伟事父至孝,就想把他父亲弄来“劝降”。何功伟知道了,就在开挖的“窗口”碗大的亮光里给父亲写信: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0-06
儿不孝,连年远游,既未能承欢膝下,复不克分持家计。只冀抗战胜利,返里有期,河山还我之日,即天伦叙乐之时。近来国际形势好转,敌人力量分散,使再益之以四万万人之团结奋斗,最后胜利当在不远。不幸党派摩擦,愈演愈烈,敌人汉奸复而构煽之,内战烽火,似将燎原,亡国危机,迫在眉睫。此敌人汉奸之所喜,而仁人志士之所忧。新四军事件发生之日,儿正卧病乡间,噩耗传来,欲哭无泪。孰料元月二十日,儿突被拘捕,锒铛人狱。几经审讯,始知系被认为共产党人而构陷人狱。当局正促儿‘转变’,或无意必欲置之于死,然按诸宁死不屈之义,儿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存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行见汨罗江中,水声悲咽;风波亭上,冤气冲天。儿蝼蚁之命,死何足惜?唯内战若果扩大,抗战必难坚持。四十余月之抗战业绩,宁能服隳于一旦!百万将士之热血头颅,忍作无谓牺牲!睹此危局,死后实难瞑目耳!
    微闻当局已电召大人来施,意在挟大人以屈儿。当局以‘仁至义尽’之态度,千方百计促儿‘转向’,用心亦良苦矣。无奈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盖天下最有丰富之感情者,必更有最坚强之理智也。谚云:‘知子莫如父。’大人爱儿最切,知儿亦最深,曩年两广事变发生之日,正敌人增兵华北之时,儿为和平团结一致抗日而奔走号泣,废寝忘餐,为当局所不谅。大人常戒儿明哲保身,儿激于义愤,以为家国不能并顾,忠孝不能两全,始终未尊严命。大人失望之余,曾向诸亲友叹曰:‘此儿大痴,似欲将中华民国荷于一人肩上者!’往事如此,记忆犹新。昔年既未因严命而中止救国工作,今日又岂能背弃真理,出卖人格而苟全身家性命?儿丹心耿耿,大人必烛照无遗。若大人果应召来施,天寒路远,此时千里跋涉,怀满腔忧虑而来,他日携儿尸骸,抱无穷悲痛以去,徒劳往返,于事奚益?大人年逾半百,又何以堪此?是徒令儿心碎,而益增儿不孝之罪而已。
    儿七岁失恃,大人抚之养之,教之育之,一身兼尽严父与慈母之责,恩山德海,未报万一。今后亲老弟弱,侍养无人,不孝之罪,实无可逃。然而为尽大孝于天下,无数万人之父母而牺牲一切,致不能侍亲养老,终其天年,苦衷所在,良非得已。夫惟恳大人移所以爱儿者以爱天下无数万人之儿女,以爱抗战死难烈士之遗孤,以爱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之难童,庶儿之冤死,或正足以显示大人之慈祥伟大。且也民族危机,固极严重,然在强敌深入国土之今日,除少数汉奸败类,自外于抗战营垒,在抗战建国纲领之政治基础上,我精诚团结之民族阵线,必能战胜一切挑拨离间之阴谋。胜利之路,纵极曲折,但终必导入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之乐园,此则为儿所深信无疑也。将来国旗东指之日,大人正可结束数年来之难民生涯,欣率诸弟妹重返故乡,安居乐业以娱晚景。今日虽蒙失子之痛,苟瞻念光明前途,亦大可破涕为笑也。       不孝儿狱中跪禀 中华民国三十年二月十九日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0-06
红岩好儿女血洒鄂西(3)
    女牢的难友看后都将它背诵下来。由于文化水平限制,诗中“山旁女鬼”、“江中渔父”这些典故都不知出处,也很费解。但是大家了解到,在特务监视下,他借比屈子,隐晦曲折地描绘自己的处境和心忧。年青人默念着回答诗中提出的问题。“到处逢不到知已”是他在找自己的同志。“愁云惨雾”说的是专制统治下的苦难。“这垂危的祖国哟还有谁来拯救?”他朝夕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苦难深重的祖国。他的诗激发了难友为真理、为祖国而斗争的志气和勇气。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袁老头传来了何功伟写的一篇国际形势分析。牢里一些同志传看了。何认为苏联参战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他深信,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法西斯必败,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定胜利!-——历史正是象他所说的那样演进。          
    袁老头由监视人变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可以想见何功伟做了多少工作,可以看到他在狱中有多么大的感召力。可是没有多久,袁老头就再也没有露面。好不容易打开通向单独牢房的路又断了。  
    1941年9月,何功伟被由方家坝转移到恩施城南十二里的谭家坝鱼泉坡监牢。长期关押在方家坝的三四十名政治犯也转移到这里。何被关在四号牢房下的地牢里。牢房左右是陡峭的山坡,山下是汹涌的清江。大山四锁,渺无人烟。一个加强连警戒着这一小块地方。
    关在地牢里的何功伟没有机会接触大家,他继续用歌声寻找同志和朋友。每到傍晚,他的男高音就从地牢里传出,男牢、女牢也有歌声相应,囚徒们称之为“狱中音乐会”。大家用歌声抒发胸中的愤恨,被压抑着的怒火从歌声中爆发。  
  何功伟领唱《茫茫的西伯利亚》:
     ……难友们!不要呻吟,/ 我们得把牙根咬紧。
      又粗又长的铁链,/把我们捆成一条心。
      我们冒着黑暗前进!/我们向着前进!
    歌声象一双有力的手,把受难的人紧紧的拉在一起。何爱唱《延安颂》,大家也最喜欢听。他满怀热情地歌唱出了对延安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      
    何功伟怀念着爱人和战友许云,用《夜半歌声》的曲子填词写出《狱中歌声》: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10-06
黑夜阻着黎明,只影吊着单形,
    镣铐锁着周身,怒火烧着内心。
    蚊成雷,鼠成群,灯光暗,暑气蒸。
    在这窒息的铁狱里,
    谁给我同情的慰问?谁抚我痛苦的创痕?
    我热血似潮水般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
    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
    啊!姑娘,去秋握别后,再不见你的倩影。
    别离为了战斗,再会待胜利的来临。
    谁知未胜先死,怎不令英雄泪满襟?!
    你折了勇敢的战友,是否感到征途吃紧?
    你失掉亲爱的伴侣,是否感到人世凄清?
    不,姑娘,你应该步上我的岗位,坚决地打击敌人!
    愿你同千千万万的人们,踏着我的鲜血前进!
    啊,姑娘啊!天昏混,地冥冥,
    用什么纪念我的爱情?唯有作不倦的斗争!
    用什么寄托我的慕恋?唯有这狱中歌声,唯有这狱中歌声!
    大地寂静,整个山谷都在倾听。连窗前的哨兵也停住了脚步,看守的咆哮也挡不住悲壮的歌声。  
    囚徒们又合唱了《满洲囚徒进行曲》:      
    脚铐打得尘土飞扬,脚铐打得祖国的土地动荡,
    向前,向前,向前,向自由,战士的血迹在前方,
    它指示着自由的道路,指示着中华民族的解放!解放!解放!
    整个监狱在大合唱,何功伟的男高音冲出牢笼,象匕首、象投枪,象滚滚的春雷,震撼了山谷,山谷里发出巨大的回响。
    在囚禁期间,何功伟始终充满信心,坚持斗争,锻炼,学习。他善于做工作,在谭家坝地牢里的一个刑事犯为他一次一次传递信件和最后的创作。传出来的第一封信大意是:团结同志,提高警惕,坚定信心,争取早日释放,紧紧的握你们的手。这是用一页书的白边写的。大家秘密传看,激动得流泪。
    有一次信里说:“我们要积极斗争,不要消极抵抗,对敌人的审讯、锻炼身体和学习都要打主动仗。”于是难友们争取延长放风时间和下江边洗澡洗衣,锻炼身体,奋发学习,作了坐穿牢底的准备。
    1941年10月6日何传出新作《奴隶恋歌》(见《革命烈士诗钞》),还附了一张纸条:“我知道敌人给我的时间有限了,我应该利用这有限的时间为党工作。”  
    11月16日黄昏放风时,女囚室收到何功伟最后一封信。他写道:“敌人决计要执行我的死刑了。我无所畏惧,准备接受最后的考验”,并嘱咐她们一定要争取释放,出狱后到重庆找党,“告诉党,我是一尘未染的布尔什维克.。”信的最后用力写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特纳雄纳尔一定要实现!”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10-06
红岩好儿女血洒鄂西(4) 
  陈诚下令秘密处决何功伟,但仍不放弃“最后的一招”。11月17日清晨,何被押出牢房。他还是穿着那一身青布制服和他父亲带来的新鞋袜。他从容不迫,正气凛然,踏着坚定的步伐走在几百级石板路上。残忍狡诈的反动派仍然企图以生死相诱胁,监刑的人对他说:“你上一个台阶,我问你一次‘回不回头’。只要你头一回,就免你一死。走完石板路还不回头,就枪毙,”功伟毫不理睬,戴着沉重的脚镣,拖着遍体鳞伤的身躯,高唱着《国际歌》,义无反顾地一步一步地登上方家坝后面那高高的山坡。刑场在五道涧。执行的特务强迫他跪下,他怒斥道:“共产党人是不会下跪的!”
    凄厉的枪声终结了一个功业宏伟的战士的肉体的生命,而他的精神的生命在千百万爱国民主青年身上继续生长。何功伟的生命凝结在还差四天才满26岁的时候,因此他永远年青。
  牢房里充满深切的悲愤。悼念的歌声在狱中响起:
    感受不自由,你莫大痛苦,
    你光荣的生命牺牲,
    在我们的艰苦的斗争中,你英勇地抛弃头颅。
    英勇!英勇!你英勇地抛弃头颅,
    英勇!英勇!你英勇地抛弃头颅。
        这孩子叫“狱成”
    刘蕙馨在狱中化名刘一清,被捕后,很长时间特务都不知她的真名,连叛徒郑新民也不知道。她带着不满月的女婴在恩施城的监狱里关押了一段时间,也被转到到方家坝来了。难友们都称她“刘姐”。
    在军统特务面前,刘姐表现出烈火金刚般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特务审讯她,她理直气壮地质问特务:“你有什么证据?”叛徒郑新民出来劝降,刘姐嗤之以鼻,说:“我就是共产党,你们又把我怎么样?”气得阎夏阳直拍桌子说:“你好厉害的嘴!”审问时,出卖刘姐的叛徒郑新民坐在旁边,看到刘姐横眉冷对,以仇深似海的目光逼视,无地自容,只好中途溜掉。   
    军统湖北站长朱若愚用种种办法审问刘姐都毫无成效,又采取野外审讯、假枪毙来恐吓,也没用。 他们又卑劣地模仿何功伟的笔迹,伪造“交代关系”来劝降的信件,进行欺骗,被刘姐一眼识破。
    狠毒的特务无计可施,竟然惨酷地迫害刘姐的孩子,企图以母女之情迫使她屈服。她深深懂得孩子是革命的后代,要尽一切努力把孩子抚养好。她宁肯自己受冻也要用自己的破衣给孩子做冬衣。只要还有一口气,她就没有忘记一个母亲的责任。一次,她受酷刑后昏了过去,特务把她拖回牢房。床上孩子的哭声把她惊醒,她站不起来,两手着地挣扎着向床前挪动,挪了几下,又挪不动了;过了一阵,再尽力爬呀爬,终于爬到床前,抱起婴儿,拉开带血的衣服,把干癟的奶头塞进婴儿的小嘴里。女儿不哭了,刘姐很高兴,但当孩子吸奶时,她又昏过去了,可手还将孩子紧紧搂在胸前,让女儿能够吸住她的奶头。楼上的难友从楼板缝里看见了这一切,感动得呜咽起来,眼泪从楼板缝里滴下来。她知道了,抬起头来冷静地对楼上说:“这里不是哭的地方,也不是流眼泪的地方啊!”    敌人发现她如此爱孩子,竟想用迫害和打死小孩来威胁。刘姐为了使孩子能活下去,争取改善狱中待遇,进行了绝食斗争。敌人对刘姐母女的迫害,激起难友们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10-06
无比愤怒,纷纷抗议。特务只好稍稍改善了对刘蕙馨母女的生活条件。原先牢房是黑暗的,密闭的,初生的婴儿见不到阳光,吸不到新鲜空气。经过斗争,在墙板上开了一个小窗口。楼上的难友从稀疏的楼板缝里看到,牢房里头一天有阳光射进来的时候,刘姐立即抱起孩子走到窗口,作了一次深呼吸,让孩子晒了一晒太阳。争得了这一点新鲜空气和阳光,她是多么高兴啊!
    她是一位慈母,更是一个坚强的战士。她那宁可牺牲自己,宁可抛弃母女之情以保持革命气节的坚强意志,终使特务未敢对孩子下毒手。他们知道,如果没有了孩子,只能使这个女人更坚强,更难对付。
  刘姐被禁止和监牢里女青年说话,见了面总是对她们关切地微笑。她被单独关押在一间最黑暗、最潮湿的小房里。一口小窗和外面的地面平齐。由于营养不足,刘姐缺奶,孩子经常哭。她拍着孩子,用她几年来学会的鄂西土话唱着:“娃儿罗,你莫哭哒!锻炼嘛,坚强点!”她反复唱着自编曲调的催眠曲,好象也是对那些年青人讲话。
    四月初,管理所几间牢门同时打开。特务怕同案人串供,调整房间。刘姐也从单人牢房出来了,她趁机把婴儿交给一个女同志(后面我们将要另文介绍的徐良咏)抱一抱,说:“这孩子叫狱成,监狱里成长。”她迅速翻过孩子的左脚,指给人看:“这是一块胎记。”刘姐平时对她 们含笑的眼神顿时变得严肃庄重,透露了这是她的最后的嘱托。当时的小狱成已有四个月了,又瘦又小,可是在苍白的脸上有一双机灵的眼睛,很象刘姐。衣服穿在身上太小太短,没有鞋袜,用一块布包着双脚。看到小狱成的样子,连这些还不大懂事的女中学生也觉得心疼。
    女牢里上十个女同志,来自天南地北,互相不了解,但是何功伟、刘姐的斗争精神教育了大家。她们总想帮助刘姐带好小狱成。演剧队的同志把一块绿色的幕布拆开给孩子做衣服。年纪最大的老周用棉花铺了小棉袄、小棉裤,做了猫猫鞋。会打毛线的拆了自己的毛背心给狱成打了两双毛袜、一顶绒线帽子。借着屋顶上亮瓦透过来的光线,秘密地忙碌着。不到几天就都做好了,悄悄地送给了刘姐。那时候是方家坝关人最多的时候,所有政治犯进出都要经过穿堂,这就有了接触的机会。
    有一次是各牢房派人出来打饭,何功伟也被放出来,他抛出一个小纸条给刘姐,上面写着:“小刘,别相信他们的任何鬼话。坚定!坚定!”平时,何与刘只能偶尔对望,一个微笑、一个眼色,传递过无数话语。地下工作者的眼睛都是会说话的。何是单独关押的,刘姐却有机会接触难友。她主动她宣传何写的革命气节教育提纲,鼓励党员斗志,并用何的事迹教育难友。她还暗中进行调查,弄清了是谁叛变了革命,记下了叛徒的名字,设法托人带往重庆红岩。她还带头学文化,教育青年努力学习,以便出狱后把知识献给祖国。 
    刘姐在狱中的英勇斗争感召了难友,使敌人非常害怕,便在一个黑夜,偷偷地把她单独押解到另一个小村里秘密监禁起来,有四个特务头目的老婆监视她。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10-06
敌人的阴谋一个个破产了,便决定杀害刘蕙馨。1941年11月月17日,就义前,她把不足一岁的女儿搂在怀里,喂了最后一次奶,坦然地抱着孩子走向刑场。她不为自己的牺牲难过,而是担心着这不满周岁的女儿的命运。她质问特务:“你们打算把孩子怎麽办?”毫无人性的特务说:“哼,共产党,还要孩子吗?”说罢便把孩子从她怀里夺了过去。孩子的哭声刺痛了母亲的心,她多想好好抚养自己的孩子,同孩子一道活下去啊!她又想,不能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一个母亲的软弱,更不能出卖党的事业,不能向敌人屈服。她强忍住眼泪,坚强地转过身去,昂首走向大田垭口。    
    阴云低沉,浓雾密布,罪恶的枪声响了。
  〖她和马识途的不满月的小女儿,被特务扔在路边的草丛里。当地一对好心的工人夫妇发现了这个女婴,把她抱回家去哺养,直到长大成人。六十年代,她在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巧的是,同她妈妈上大学的时候学的一样,也是机械。不同的是,她不需要放弃她的专业了。马识途苦苦寻觅了二十年,终于找到了这个苦命而又幸运的宝贝女儿。〗  
    6月间,在延安,为何功伟、刘蕙馨二位烈士举行了追悼会。人们唱着程云作词谱曲的挽歌:
    满腔的热泪,激愤着难忍的复仇的意志。
    反动派用他们罪恶而卑鄙的血手,
    又一次残杀了我们英勇的战士。
    啊!看!祖国大地上片片的殷红,
    正是同志们的血渍。
    牢记,牢记,牢记,
    将笔笔血债都刻入我们复仇的心底……
    悲愤的追悼歌曲之后,会场静下来。冯文彬带着满脸的哀愁,压低了声音开始讲话: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上,在中国抗日艰难的今天,正需要团结抗战,而我们的优秀的年轻的何彬、刘蕙馨同志,没有死到抗日的战场上,而死于反动派的枪口下。这是全中华民族的耻辱!
    发言的人们痛哭自己失掉了两位好朋友,革命队伍失掉了两员好战士,中华民族失掉了两个优秀的儿女。他们正在年轻力壮的时候,正在为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尽心尽力,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说,两同志的死,显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抗战走上了更艰苦的阶段。我们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光明就要到来,光明是我们的。   
    中央大学同学会的代表讲了刘蕙馨在校时参加救亡运动的情况,并表示:中大同学都要学她始终如一、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上更加奋勇地前进!  
最后讲话的是何功伟的妻子许云。她才二十多岁,带着一岁多的孩子小彬。她左臂缠着黑纱,镇静地、理智地讲着。她说:“我很沉痛,但是不掉一滴眼泪,我知道那么大的仇恨用眼泪是洗不掉的。”“我是感到光荣和骄傲的——有一天小彬也会这样说。”她决心继承死者的遗志, 奋斗不息。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10-06
谢谢卢舟转贴,去了“红岩儿女的blog”,准备慢慢看。

这篇“红岩不是歌乐山 (《红岩儿女》与小说《红岩》无关)”可有点那个哈。
http://blog.sina.com.cn/u/49ee16cd010005i1
~~追~~
离线红旗飘飘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8-06-24
 
红旗漫卷西风烈.
浩气长存志青云
离线sshh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8-07-02
中国共产党万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