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089阅读
  • 3回复

[转贴]大使伉俪查培新与张小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苗溪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04-15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1/10271/939040.html

(前略)
让我们把镜头完全对准这位前驻爱尔兰大使张小康女士。
革命后代烈士遗孤
已经过了54岁生日的张小康大使是20年来中国派驻爱尔兰的最年轻的女大使。1979年年底,当经受了抗日炮火的洗礼、参加过“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首任驻爱尔兰大使龚普生女士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第2位女大使的时候,她已年近古稀。
和新中国差不多同时诞生的的张小康大使比龚普生年轻了整整16岁。有趣的是,当张小康大使向3年前接替玛丽·罗宾逊夫人出任爱尔兰总统玛丽·麦卡利斯教授递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签署的国书的时候,她也许还可以和这位身材颀长的漂亮的女总统叙叙姐妹之情。出生于贝尔法斯特的麦卡利斯总统秀外慧中,质典雅、她与张小康大使年龄相仿,才50岁。
行笔至此我们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在寂静凝重的夜晚写作这段文字时,耳边不时传来女高音歌唱家王莹演唱的那首深情、低沉的电视连续剧《红岩》片尾曲《你们匆匆离去》:
你们匆匆离去,
在黎明将临之际。
长夜已到了尽头,
你们却没能望见晨曦。
你们匆匆离去,
在春天将临之际。
寒冬已到了最后,
你们却没能赶上花季。
啊!你们匆匆离去,
甚至没有能留下只言片语。
啊!你们匆匆离去,
与你们擦肩而过的是胜利。
啊!你们匆匆离去,
旗帜上写着你们的姓名……
我们不知道张小康大使在过去的岁月是否倾听过这首旋律悲壮、曲调深沉的歌曲。我们只是感到在采访张大使后,便有一种异样的感触。因为女大使的生身父亲就是一位在敌人屠刀下悲歌成仁、慷慨就义的红岩英烈!
中国第7任驻爱尔兰大使张小康女士1949年7月生于四川成都。她是一位舍身取义、喋血红岩的革命烈士的女儿。令张小康终生为之遗憾的是就在毛泽东主席亲自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人民政权的诞生,第一面红旗红旗冉冉升起以后,父亲竟然无法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哪怕短短的一秒钟!
1949年1月13日,在豺狼当道、风雨如磐的年月里,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张小康的父亲一一中共川康特委委员兼中共川北工委(地委)书记华健被国民党鹰犬投进了监狱。
同年10月27日,对张小康和母亲而言,一辈子都是一个痛心疾首、肝肠寸断的日子。就在那一天,乌黑的枪口疯狂地吞出火舌,罪恶的子弹射入父亲充满青春热血的胸膛!这是怎样惨烈悲壮的一幕啊!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将先烈这段不为人知泣血故事奉在读者朋友的心灵之前。
张小康的父亲华健原名华风夏,1918年1月22日生在上海。张小康的祖父是粮店的店员,母亲帮人缝补浆洗,一家人苦度光阴即令在那艰难的日子里,父母省吃俭用,硬是从牙缝里省下钱来供华健读书。12岁那年,勤奋好学的华健终于考上了育才中学。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多病,再也撑不起家庭的重担,华健不无怅然地辍学了。在以后的苦难日子里,懂事的华健一边帮父母干活,一边努力自学。直到3年后他考进由邹韬奋创办的上海生活书店,成为一名普通的练习生。
生活书店的难忘经历对华健而言至关重要,他就是在这里获得了革命的启蒙,从此走了为人民献身,为民族解放的革命道路。生活书店的进步书籍不仅滋养孕育了华健,也影响了年幼的小妹。夏日繁星闪烁的夜晚,华健在家中的小天井里让弟妹们与自己一起引吭高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
沈钧儒、邹韬奋、史良等“七君子”入狱后,全国各地开展支援营救的大游行。风华正茂的华健走在示威游行的最前列,他惨遭租界巡捕,国务党特务的毒打,伤痕累累……
卢沟桥事变后,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华健一家已难以在上海存身。
雾都茫茫红岩喋血
华健和母亲护送病重的父亲回到了故乡——浙江镇海团桥。不久,华健来到茫茫雾都重庆筹建生活书店分店。山城重庆是华健革命生涯里一个极为重要的驿站。他在这里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年后,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下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华健又在这里献出了青春的生命。华健迅速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1938年5月,经中共地下党重庆市工委委员杨述等人的介绍,华健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未几,华健成了中共生活书店重庆分店支部书记,那一年他刚满20岁。
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华健将生死置之度外,为革命东奔西走。入党后的短短几个月里,他先任中共重庆下城区委委员,随后即任区委书记。华健很快在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领导才干。1940年2月,他在入党10个月后,经上级党组织介绍批准,通过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去了革命圣地延安。华健甫抵延安即入中共党校,遂改名“康永明”。
后来母亲为遗腹女儿取名“小康”即缘于此。参加了延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的华健无论是理论还是政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让华健终身难忘的是,1945年暮春,他作为大后方代表团川东地区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幸聆听了毛泽东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1947年春,华健悄然离开延安返回四川,出任中共成都工委委员。1年后,华健升任中共川康特委委员,翌年兼任中共川北工委(地委)书记。就是在此时,他改名华健,在此前后,华健与和小康的母亲在成都相识并相爱。
国共和谈破裂后,华健遵照上级指示,调配力量,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仁寿县籍田区发动武装暴动,建立游击队。这支人民武装在后方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川的战斗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9年1月,因叛徒出卖,由川北返回成都的华健不幸被捕,随即押往渣滓洞。那时,他新婚不久,夫人已怀上了女儿张小康。
面对敌人的乌黑的“老虎凳”、火红的烙铁,还有高高举起的皮鞭,华健大义凛然,坚不吐实。敌人根本无法从华健嘴里获得一个字的地下党组织的秘密。黔驴伎穷的敌人无可奈何,只好把妻子拉来与华健见面,企图用儿女之情来瓦解、摧毁华健的斗争意志。已有身孕的张小康的母亲挪动着沉重的步子,不无艰难来到监狱。隔着铁窗,她看到了分别多日、伤痕累累的丈夫,心如刀绞。华健苍白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你的担子重了,要多保重!”“相信你一定能很好地挑起来的。你也要相信我。”虽然时时受到反动派的摧残,华健明亮的眸子里依旧闪烁着坚毅的目光。“未来的孩子我会带好的,家里一切都会好的。”张小康的母亲一下就明白了丈夫华健话中有话,她深情地望着咫尺犹如天涯的丈夫,也一语双关。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妻子腆着大肚子一步一回首地走了,从此天人永隔!双手紧紧攥住铁窗栅栏的华健望着远去妻子瘦弱的背影,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的爱情的结晶张小康而深深祝福!
烈士有幸!50年后,张小康成了新中国独挡一面的特命全权大使!英灵有知,也当含笑于九泉!
怀着对即将诞生的新生人民政权的美好憧憬,华健在自己囚禁的渣滓洞牢室,与众难友拟订了《对新社会的认识》、《在新社会处事做人的态度》等提纲。
尽管费尽心机、软硬兼施的敌人的种种罪恶阴谋终于未能得逞。可是,当酷热的炎夏来临的时候,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张小康终于呱呱落地了。可是身陷囹圄的年轻父亲却无缘听到襁褓中的女儿的啼哭。
在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第二野战军摧枯拉朽下,以横扫千军之势直逼大西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还在耳边回响。日暮途穷的国民党法西斯恶魔如丧家之犬,在逃离重庆前夕,他们终于在渣滓洞举起了屠刀,疯狂地枪杀革命志士。
1949年10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对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关押的政治犯开始了有计划的大屠杀。血洗大坪,毁尸灭迹,这是不忍目睹的惨绝人寰的一幕!10月28日凌晨两时,重庆市郊已响起了刘邓大军密集的炮声。上午8时,视死如归的华健被押至大坪,他和江竹筠、杨虎城将军等数百革命英烈大义凛然,慷慨就义…… (转者按:日期多处有误,华健10月28日牺牲于大坪。重庆市郊响起炮声,应该是一个月后的11月28日凌晨)。
所有这一切,都写入了那本轰动一时的《红岩》之中。60年代初期,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酝酿《红岩》时,还曾专程北上,找张小康的母亲谈过多次……
2002年初夏,笔者赴重庆公干,顺道前往参观中美合作所集中营。53载弹指过去,在渣滓洞监狱楼7室破旧斑驳的墙壁上,华健的英名依稀可辨。笔者感慨万端!
春风沐浴小荷尖尖
张小康大使从来都没见过父亲,她只是从母亲只言片语的沉痛叙述,从那张凝结着岁月沧桑的褪色泛黄的照片上,去缅怀、想象父亲的人生与辉煌!
少年时代的张小康无忧无虑,她的生活里充满阳光与鲜花。继父也是一位老干部,对张小康很好。她也要后来认为,在理论思维方面,受继父的影响很深。由于是烈士遗孤,中共四川省委大院的叔叔阿姨对张小康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情感。凭着少女的敏感,张小康隐隐约约感到一些什么。直到15岁那年,张小康的花季年轮里将要开始书写政治生命一一她要入团了,母亲才把过去的一切原原本本告诉了张小康……
张小康在四川成都度过自己如梦的幸福童年。父母很快进藏工作,张小康随老外婆留在成都,祖孙相伴,共度时光。
10岁那年,父母从拉萨奉调至北京(继父是西藏自治区驻京办事处主任),张小康从此告别天府蓉城,来到她并不完全陌生的北京。从此,人生的历史翻开了灿烂的一页。5岁那年,张小康随晋京学习的母亲第一次来到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古都北京。获得翻身解放的人们在废墟建起社会主义大厦。张小康住在姨妈家,那时她叫华小康,家里的人都亲切地叫她“华妹”。姨夫姓张,母亲以上幼儿园为理由,让女儿改姓张。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华小康成了张小康。5年后,“川妹子”卷土重来。这一回,她不走了!
最初的时候,张小康还是住在人大校园,那是姨妈的家。
快到毕业时,她转学到了新建的崇文门小学,然后考入北京第49中学。3年后的1965年夏,张小康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在京城享有盛名的师大女附中。若干年以前,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外交部最优秀的女英语译员唐闻生都曾在这所颇有名气的中等学校就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好景不长。仅仅过了1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就席卷了全国。偌大的北京城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少年不识愁滋味”,书读不成了,张小康自然投入了“革命”的洪流。
伟大领袖发出了伟大号召:“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颇有闯劲、激情的张小康与红卫兵小将的战友们开始了“革命大串连”。她们闯东北,走延安,最后进军大西南——云、贵、川绕了一个大圈。虽说“斗资批修”是小将们时髦的口号,但是革命战士哪能没有点个人“杂念”呢?成都是生我养我的第二故乡,重庆有生身父亲洒下的热血,张小康该去的都去了。


(后略)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4-15
[转贴] 华 健 英雄血洒渣滓洞
http://www.people.com.cn/GB/33831/33840/2540570.html

转者按:华健被捕时在川康地下党中地位比较高,但长期以来汲汲无名(倒是出卖了他的叛徒蒲华辅大大地有名)。不过,去年“永远的丰碑”宣传活动中有若干歌乐英烈得以列名,华健便是其中之一。

华 健


  

1932年春,入上海育才中学。1937年5月,考进上海生活书店当练习生。积极参加救亡运动,在一次参加营救“七君子”的示威游行中,遭巡警殴打,仍坚持散发传单。9月下旬,去重庆筹建生活书店分店。此后,积极参加重庆青年职业互助会的救亡活动。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中共生活书店重庆分店支部书记。通过书店同人自治会的活动,向大家进行党的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教育,团结其他书店的职工,做好上层人员的统战工作。10月,被委任为重庆市城区区委委员,先后负责宣传、组织工作。1939年4月,任重庆下城区区委书记,6月,调任新市区区委书记。1940年2月,由川东特委介绍去延安,4月,进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整风运动。1945年4月,作为川东地区代表,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战胜利后,被派回四川,任川康特委委员兼川北工作委员会(地委)书记。在川北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49年1月13日,由川北返回成都,因叛徒出卖被捕。10月,国民党对重庆渣滓洞的共产党人进行大屠杀。临刑时,特务要他跪下,他不跪,并高呼口号,英勇就义。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4-15
华健在延安时期的名字“康永明”是communism的音译,后来人们就管华健叫“小康”。不明白华健的妻子为何不让烈士的遗腹女跟爸爸姓。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4-15
引用第2楼岁寒2006-04-15 16:58发表的“”:
华健在延安时期的名字“康永明”是communism的音译,后来人们就管华健叫“小康”。不明白华健的妻子为何不让烈士的遗腹女跟爸爸姓。


而且上面所转文章似乎有意回避华健妻子的姓名,想不明白, 难道就因为她后来再婚了?
张小康没有随父姓,还好随了父名。
另外似乎不能叫“烈士的遗腹女”吧,张小康出生时,父亲还没有牺牲,但就没见过面就是了。
~~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