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王孝和烈士 --]

歌乐山的黎明 -> 闲话历史 -> 王孝和烈士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yihong 2006-05-08 12:03

王孝和烈士

53.铁窗烈火:歪曲历史,为叛徒王孝和歌功颂德

Can anyone tell me why 王孝和was considered 叛徒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ttp://www.sdhan.com/new/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269

yihong 2006-05-08 12:03
Just found this myself.

http://old.jfdaily.com/gb/node2/node17/node161/node61823/node61825/userobject1ai956939.html

王孝和烈士事迹恢复宣传揭秘

------------------------------------------
王孝和烈士的英勇事迹曾被广为宣传,但是1965年后,王孝和3个字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1988年9月,人们才重新看到了王孝和这个熟悉的名字。这究竟为什么?这些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今年第3期《世纪》(双月刊)杂志刊登叶根发的《王孝和烈士事迹恢复宣传揭秘》一文,现摘录如下。

  1964年10月,当时文化部一位主要负责人写信给上海市委宣传部,谈及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陈列有王孝和的材料,但根据传闻,王孝和被捕后曾经动摇,且写有自首书,后虽又推翻,但亦属变节行为。为此,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已暂行撤下陈列的王孝和材料。为了弄清真相,要求上海市委宣传部协助查明,并提出对在陈列中如何处理王孝和问题的意见。收到来函后,上海市委宣传部草拟了一份向市委的请示报告送给了时任市委候补书记、分管宣传工作的张春桥。张春桥在这个报告上批示说:“王孝和不是一个值得在全国宣传的英雄人物。这些年宣传得过分了。但是,突然改变又会引起很多麻烦,可否建议只在杨浦电厂、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保留已陈列的资料,其他地方都不再陈列。”1965年3月,根据市委宣传部的请示报告,上海市委向中央报送了《关于王孝和事迹的宣传问题的请示》,提出“今后不再宣传王的事迹”的意见。中共中央的中发(65)199号文件,批复同意上海市委的意见。从此,停止了所有对王孝和的宣传。另外,张春桥还下令立即撤去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长期展出的宣传王孝和事迹的展品。
  那么,所谓王孝和“自首”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上海市委与有关部门对“王孝和事件”有关史料进行了全面搜集与核实,澄清了事实真相。

  1948年1月8日,在上海电力公司的工会选举中,地下党员王孝和当选为工会理事,负责主持发电厂工会的工作。上海电力公司等单位的工人,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掀起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由于叛徒的告密,国民党反动当局掌握了王孝和等人的详细情况。4月21日清晨,王孝和等人被警备大队逮捕。王孝和在牢房里备受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国民党当局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能向王孝和出示了叛徒提供的情况。这是王孝和没有想到的。刑讯中,敌人只要王孝和对所审问的问题点头或摇头。如不点头马上施以酷刑。最后,敌人将预先写好的“审讯笔录”和“自白书”,强迫王孝和在上面签字。但任凭敌人严刑拷打,甚至动用了电刑,仍无法从王孝和那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当时敌人内部管理卷宗的李耆之对人说:“这家伙(指王孝和)非常的狠,上这么重的刑,连一点东西都没有讲出来。”
  后来,王孝和等被押解至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经关押在那里的地下党员严式轮、汤景延等人的分析帮助,王孝和和张世宝、吴国桢等人统一了认识,决定在日后的庭审中公开揭露警备大队酷刑逼供的事实。在再次庭审中,王孝和首先当众解开衬衣,露出胸前血迹斑斑的伤痕作证,控诉警备大队的材料系刑逼伪造。另外,王孝和对叛徒冯仁忠等的对质,一一加以痛斥。由于王孝和等人的全部翻供,以及当时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宣传,使得敌人企图利用公开审问来打击共产党的阴谋,不能得逞。
  6月28日,国民党上海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宣判王孝和死刑。听到宣判结果后,王孝和表现得异常平静。1948年9月30日,王孝和被押解到特刑庭,听完宣读“执行命令”后,王孝和从容自如,面不改色。随后王孝和向记者们揭露了国民党蛮不讲理、乱杀无辜的罪恶行径,并当场表示不承认法庭的判决,不在判决书上捺手印,还把法警端上的掺有麻醉剂的白酒打翻在地,就义时非常壮烈。

  上海解放后,王孝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1954年6月,经上海市委组织部审查后认定王孝和从容就义的英勇气概,不仅坚定了当时上海党内同志的斗争意志,而且挽回了党的政治信誉;因此过去和今后都应当表扬和宣传王孝和的事迹。应该说,50年代党组织对“王孝和事件”已有了结论。张春桥之所以在“王孝和事件”上推翻过去党组织的结论,与他的政治嗅觉、心怀叵测有关。1964年对所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宣传已逐渐升温,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被排斥,在当时学术界和理论界原先正确的原则和观点遭否定和批判。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王孝和烈士的家属和有关单位为了恢复“王孝和事件”的历史原貌,从不同渠道向上级部门反映,要求重新宣传王孝和烈士事迹,后因种种原因被搁置多年。但由于王孝和烈士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人民一直怀念着这位英雄,这段时间有些单位还是如实地宣传了王孝和烈士事迹。中共上海电业委员会等单位对“王孝和事件”有关史料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核实,并向上海市委作了实事求是的汇报。经中共上海市委认真审查后,报告了党中央。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88年9月2日函复上海市委:“中央同意你们关于恢复宣传王孝和烈士事迹的意见。《中央关于今后不再继续宣传王孝和事迹的通知》(中发[65]199号)随之失效。”至此,蒙在王孝和烈士英名上的尘埃终于被抹了。

yihong 2006-05-08 12:09
http://www.aikanshu.com/books/8846/287486.htm

谋害王孝和烈士的凶犯落网记
  
  作者在采写本文时,听刘震东先生谈过他当初逮捕季秉权时的细节。刘先生说那天去时已是暮色初上时分,路灯已经亮了,天空飘着如丝如缕的牛毛细雨。到得那里一看,那是一幢外墙已经斑斑驳驳的小楼,门窗都关闭着,从窗口里透出黯淡的灯光。


  刘震东一马当先,上前去叩门。门虚掩着,一推就开。只见底楼客堂间的一张八仙桌旁围着几个人,正在打麻将,内中一个戴眼镜、穿中山装的男子正是警方久觅不着的季秉权!


  几乎是同时,季秉权也已经认出来者正是他在杨树浦警察分局时的同事。以季秉权那思维,自然已经猜测到眼前这三位不速之客登门的用意了,头脑里闪电似的闪过“东窗事发”四个字,一张原本白皙的脸一瞬间变得绯红,但随即又恢复了正常,抬脸望着刘震东:“老刘!”


  刘震东略一点头,没有应声。


  季秉权打着哈哈:“老兄,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啦,今天是来找兄弟的?”


  “不错。你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应该清楚。”


  “我有什么事情?还不是过去和你一起当旧警察时的那些事?这都早已在26军集训班里讲清楚了。老兄啊,现在解放了,人民政府讲究实事求是,你可不要没事找事,硬装斧头柄哦!”


  刘震东把脸一沉:“季秉权,你被拘留了!”


  季秉权一惊,刚要站起来,已被陈冠林两人揪住,利索地扣上了手铐。


  季秉权被捕后,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不得不交待了其参与谋害王孝和烈士的罪行———


  当时,被国民党特务组织派往上海电力公司专门对付中共地下党的敌特分子万一是季秉权的密友,两人臭气相投,互相勾结,互相利用,干下了大量破坏工人运动的坏事。当时万一担任上海电力公司的护工大队长,又是工会的一级干部。万一接受上司指令要对王孝和下毒手后,由于抓不到王孝和的把柄,一时难以下手。眼见得上司的催办口气一次比一次严厉,万一心中的忧虑也愈来愈强烈。一次在和季秉权一起喝酒时,万一把这一烦恼向季秉权和盘托出。


  凭季秉权的经历和智商,他的脑子显然肯定要比万一玩得转。当下,季秉权给万一出了一个主意:王孝和在电机间工作,你们可以在发电机里放一些铁屑、回丝(碎纱)之类,然后嫁祸于王孝和,说他破坏发电机,这样不就有了除掉王孝和的借口了?万一就是采纳了季秉权的这一奸计,将王孝和逮捕并且处以死刑的。1951年6月,季秉权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判处死刑。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书全文如下———


  被告:季秉权,又名仲衡,男,三十五岁,苏北盐城人。季秉权系杨树浦一带的恶霸,曾任伪警察局杨树浦分局司法股长,一贯勾结各工厂把头及该区地痞流氓,敲诈勒索,欺压人民,横行无忌,作恶多端,群众无不恨之切骨。一九四八年四月,竟捏造事实,伪造情报,与陆匪京士之爪牙,共谋陷害上海电力公司王孝和烈士,后又诬蔑工人群众的正义爱国运动,先后多次摧残工运,大肆逮捕先进工人及爱国人士,仅中纺十二厂遭其迫害者,即有十三人之多。本市解放之际,又勾结流氓头子张某、毛某等,伪称系“上海政工队”,冒名劫收破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第七条第三款,并比照第九条第四款处死刑。以资镇压。


  主任陈毅


  副主任粟裕


  一九五一年六月


  宣判后,季秉权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苗溪 2006-05-08 12:33
感谢摄影师冯文冈、马赓伯给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历史记录:

难忘王孝和烈士在法庭上对敌人蔑视的笑容





赴刑场 大义凛然






岁寒 2006-05-08 12:43
yihong同学今天的表现值得严重表扬 (主要是跟前一阵儿的表现比 )。

苗溪 2006-05-08 13:13
<铁窗烈火>剧照





海报




导演:陈岗 王为一
主演:张辉 冯喆 齐衡 张翼 王辛
编剧:柯兰
上映:1958年
类型:剧情片
颜色:黑白
地区:中国大陆


演员表:
张辉 .... 张少华
张翼 .... 老沈
齐衡 .... 汤言景
冯拮 .... 马军
王辛 .... 李阿琴
江山 .... 老王
范雪朋 .... 张母
史久峰 .... 小陈
杨梦昶 .... 老何
周瀚 .... 老钱
罗静宜 .... 老何妻
晨波 .... 小梁
洪警铃 .... 老李
丁然 .... 伪社会局长
董林 .... 万中

铁窗烈火故事梗概(简介)
1948年春天,反动统治者正对人民进行着血腥镇压,上海数百万苦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上海发电厂青年工人、共产党员张少华,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为了争取工会的权利,接受了党的指示,打人黄色工会,与疯狂的反动派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党组织为了配合解放大军全面进攻上海,发起了支援“申九事件”的募捐活动。募捐活动在发电厂展开了。敌人为了破坏募捐活动,威逼利诱张少华同意他们盗用张少华的名字张贴出禁止募捐的布告,但被张少华机智地拒绝了。工人反抗的浪潮更是汹涌澎湃。敌人为了达到转移社会目标的目的,破坏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卑鄙地指使工贼姜阿六暗中在发电机上放铁屑,将“爆炸发电机,使上海变为黑地狱”的罪名加在张少华身上,将张少华逮捕。敌人用尽各种酷刑迫使他承认是共产党,借以进行反动宣传。但张少华宁死不屈。最后,敌人假造自白书,趁张少华受刑昏迷之时按上手印。党组织揭穿了敌人的阴谋,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敌人的嘴脸。狱中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汤司令英勇就义,临刑前还想到党和人民利益的崇高精神,深深鼓舞着张少华,而汤司令就义前所说“活着一分钟,就要与敌人斗争一分钟”的话,成为张少华进一步成长的动力,也成为向敌人斗争的行动指南。敌人伪造人证物证开庭宣判,结果敌人的法庭却成为审判敌人揭露敌人的战斗场所。张少华看着妻子李阿琴在党的培育下迅速地成长,看到工人兄弟对他的支援和鼓舞,更坚定了斗争的信心。当他知道敌人就要杀害他的时候,他没有悲痛,他多么想喊一声:“亲爱的党万岁!”但他不能喊,他知道这会使敌人达到攻击党的目的,他懂得“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意义,他知道党——亲爱的母亲,定会听到自己呼唤她的声音。张少华被判死刑的消息,激怒了千万个工人、学生,反抗的烈火在整个上海燃烧起来,敌人惊慌失措,狼狈地宣布改期执行。张少华被敌人杀害了。他光辉的一生,对敌人坚贞不屈正是对人民的热爱,他钢铁的意志充满了对党的无限忠诚,这不灭的火花,在千百万人的心头燃烧,这首唱不完的赞歌永远鼓舞着人们前进!

苗溪 2006-05-08 13:18
yihong:

这个地方似乎比你引用的<王孝和烈士事迹恢复宣传揭秘>内容多一点点。
http://web.xwwb.com/wbnews.php?db=11&thisid=27756

苗溪 2010-03-23 00:29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4610.shtml

孤陋寡闻,这个说法,我第一次见。

苗溪 2010-03-23 04:12
这张照片,以前见过的:


这张没见过:


原址:
http://www.cartoonwin.com/bbs/viewtopic.php?t=76242&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0

苗溪 2010-03-23 04:21
引用第7楼苗溪于2010-03-23 00:29发表的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4610.shtml
孤陋寡闻,这个说法,我第一次见。



麻烦哪位从知网下载这篇文章看看: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ZGDS199604019

allegro 2010-03-23 09:06


等电影出碟了,这个帖子还会有更新吧。

若水 2010-03-23 09:35
等我抽空下了贴上来。

苗溪 2010-03-23 10:05
引用第10楼allegro于2010-03-23 09:06发表的  :
[表情]
等电影出碟了,这个帖子还会有更新吧。


嗯,配合你在夜海的帖子,不过我想不方便在夜海贴这么多史实文章,跟老电影差得比较远。

若水 2010-03-23 10:30
原文刊载于1996年第3期《中共党史研究》

关于“王孝和事件”

朱  健

    1948年4月,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工人、共产党员王孝和因组织工人运动,被叛徒出卖,被捕后在敌人酷刑之下,坚贞不屈,最后于同年9月30日英勇就义。在法庭和刑场上王孝和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情景被报界披露后,当时就引起了社会极大的震动。解放后王孝和的事迹被改编成故事、拍成电影广为宣传。最近根据查阅到的有关资料,以及通过对曾领导过上海工人运动的有关老同志的采访,使我们对“王孝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较清楚的了解:王孝和的牺牲实际上是上海地下党个别领导人,违反组织原则所造成的一起重大失误。

从王中一被捕说起

    历史进入1948年初春,正当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进攻中不断取得胜利之时,国民党统治区却被一片更加严重的白色恐怖所笼罩,处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上海地下党的斗争变得异常严峻。国民党特务撒开搜捕大网,妄图将中共上海地下党的组织一网打尽,以弥补其在战场上的失败。当时领导上海工运的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简称“工委”)的5位领导成员是:张祺(书记)、陈公琪、毛齐华、王中一、马纯古,他们分别负责几个工业行业党的组织。由于上海铁路系统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形势更加严峻。上级领导强调各级组织一定要“加强隐蔽,注意保密,严整纪律”。但就在这时,身为工委领导成员的王中一严重违反党的秘密工作纪律,擅自与不明真相的社会关系发生横的联系,导致3月20日被敌人诱捕。更为严重的是,敌人意外地从他家中抄出了工委系统部分地下党员的名单。这些党员名单是领导上考虑在解放上海时党的组织可能会被打散,为了不致使大多数单线联系的党员失去关系,要求工委秘密编制的。它分为3套:一套用真名,一套用假名,一套用代号。但不久,中共上海分局副书记刘长胜通知中止这项工作,并指示将已编好的名单立即全部销毁。而王中一却没有执行组织的决定。被敌人抄走的还有浦东、徐家汇等党组织的10余份工作报告,以及当时党中央的一些机密文件,绘制的各种地图,进步书刊等等。于是一场大逮捕由此开始。

    从3月21日深夜起,国民党按照名单逮捕了市政企业的法电、英电、电话及丝织业和徐汇、浦东地区工厂中的一大批共产党员。此外被国民党列入黑名单的一些工厂的工会干部,也先后遭逮捕。党内外共有200多人被捕。上海工运系统党的组织遭受到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以来最大的一次破坏,上海工委一度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受王中一严重违纪牵连被捕的党员有许多人在解放后的历次运动中仍被一次次审查,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折磨,有的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恢复党籍。这是一次血的教训。

陈公琪自做主张

    由于敌人疯狂的大逮捕,凡是有被捕事件的工厂企业,几乎都发生了保护工人领袖、营救被捕职工的群众斗争。工委也及时发表宣言,指出:“目前最迫切的是救济在狱工友们的家属,改善在狱职工的生活,营救被捕职工出狱,以及把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无耻暴行传布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去。”并号召全市职工“反对迫害、反对逮捕、要求保障人权。”在急于想摆脱被动局面的思想驱使下,工委领导成员陈公琪未经工委集体讨论,擅自决定以组织工人罢工的形式来反对敌人的大逮捕并要求释放被捕同志。3月25日,陈公琪指定由四区(沪东)机器业工会的徐周良出面,在虹镇(虹口区)召集有上电、法电、三区百货业等单位工会党团负责人参加的代号为“AA”的秘密会议,商讨在全市发动总罢工。一个错误的行动由此引发。

    会上大家对罢工的意见存有严重的分歧。先提出由法电带头罢工,法电党组织思虑再三,终觉不妥,没有接受。在次日的会上又提出由上电(上海电力公司)带头停电罢工,促使实现全市总罢工。26日深夜,上电工会党团成员和代表上级领导的沈鸿春共6人在一起讨论如何贯彻虹镇会议的精神。会上有人提出,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和暴露”,在上海工运受到如此重大打击的形势下,把力量抛出去搞总罢工是不合适的,是冒险,也是难以实现的。组织上是否考虑到这次行动的不良后果?然而陈公琪没有听取群众的正确意见。会议最后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上电工会常务理事、杨树浦发电厂值班员王孝和,计划用破坏发电机造成停电事故作为发动罢工的信号。

    于此同时,由于内奸(化名赵勇生)的告密,敌人获悉了虹镇会议的情况,并立即作了周密的部署,企图一举破坏上电党组织,搞垮上电工会,进而破坏共产党在上海的组织。

王孝和被害

    王孝和祖籍浙江宁波,1924年2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穷苦船工家庭,1938年考入励志英文专科学校,1941年在学校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考进美商上海电力公司,被分配在杨树浦发电厂控制室当抄表员,并一直从事上电系统党的秘密工作,1948年被选为上电工会常务理事。接受任务后,3月27日,他趁值班之机将一把粗铁屑放进了正在运转着的发电机中,但由于电机忽然发烫被其他值班人员及时发觉而未成功。4月2日,打入发电厂工会的国民党特务林本发现工会理事冯仁忠神态失常,立即进行“突击”审讯,冯在胁迫下很快供出了上电工会党团组织的活动情况,敌人据此决定将打击的重点对准王孝和。20日晚,当张琪得知敌人要对王孝和采取行动的消息后,立即命陈公琪通知王孝和转移,但为时已晚。

    21日清晨,王孝和骑车上班途经中纺十二厂工房前,被守候在那里的特务逮捕。王孝和被押送到警备大队后,立即受到审讯。当他知道自己已被叛徒出卖时,便承认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分。为了从王孝和身上进一步摸到叛徒所不知道的材料,敌人对王孝和连续施以酷刑,第三次还动用了电刑,可王孝和从昏迷中醒来后,还是回答“不知道!”

    25日,王孝和被押解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其他牢房的同志很快就与王孝和取得联系,他们向他传达了党组织的决定:由于敌人在社会上大肆宣传共产党破坏发电厂,制造黑暗城市,污蔑共产党扰乱上海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让他绝对不能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为了党的利益王孝和抛弃了个人的一切,在以后的审讯中王孝和开始翻供。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严格执行着党组织的指示。在5月1日的庭审中,王孝和充分利用法庭,公开声明自己的供词是由于敌人的酷刑逼供所致,并愤而当众解开衬衣,让胸前血迹斑斑的伤痕作证,法庭上一片哗然。

    6月28日,国民党上海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宣判:“王孝和连续教唆,意图妨碍勘乱治安未遂,处死刑,剥夺公权终身。”

    王孝和的入党介绍人,当时打入军统北京站的许统权获悉王孝和被判死刑的消息后,特地赶到上海,设法营救未成。党组织为了营救王孝和,指定专人帮助王孝和的妻子忻玉瑛上诉。与此同时,党还广泛发动各界人士向特刑庭寄送抗议信,强烈谴责反动派阴谋杀害无辜。

    9月24日,中央特种刑事法庭复判王孝和死刑。这时,王孝和已被移押于特刑庭隆昌路看守所。王孝和与同监的难友商定,到了就义的那一天,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分,他决不喊一句党的口号,以免党受到更大的损失。随后,王孝和提笔写了3封信,一封给怀孕的妻子,一封给狱中的难友,一封给年迈的双亲。其中两封信,几经周折,花高价,由监狱看守转给了狱外党组织。

    9月30日,敌人对王孝和下了毒手。在押往刑场的路上,他高呼:“特刑庭不讲理!“特刑庭乱杀人!”伴随着叮当的脚镣声,走几走便能听到他的呼声“冤枉!冤枉!”在刑场,法警按例给了他一碗溶有麻药的白酒,王孝和一把推开说:“我不需要这个。”并神情坦然地用英语回答了外国记者的提问,王孝和始终都是在捍卫党的利益。当时在场的中外记者有20多人。《新闻报》记者马赓拍下的王孝和被法警押往刑场的镜头,使人无法忘却。

    王孝和牺牲后,中共上海市委很快得到了王孝和在狱中所写的遗书。工委和市委先后决定以王孝和的英雄形象为榜样,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一次革命气节的教育活动。当年曾经历过这次活动的同志回忆说:“那是一次最生动、印象最深的党课教育,一辈子也忘不了!”

                                            (本文作者  中共浙仁省委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薛  承)

苗溪 2010-03-23 10:41
谢谢若水。学习了。

yihong 2010-03-23 11:03
Good reading.  Thanks for posting the article.

岁寒 2010-03-23 11:11
联想到川东地下党的杯具。。。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yihong 2010-03-23 11:25
命啊,命。

若水 2010-03-23 11:26
引用第16楼岁寒于2010-03-23 11:11发表的  :
联想到川东地下党的杯具。。。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深有同感。。。

红旗飘飘 2010-03-24 17:13
http://hi.baidu.com/lym00009/blog/item/aa48072e1629815c4fc226d3.html
《铁窗烈火》作者:朱安平 来源:《大众电影》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的故事片《铁窗烈火》,以上海解放前夕蓬勃高涨的工人运动为背景,着力塑造了不屈不挠带领工人群众与国民党进行斗争的共产党人张少华的英雄形象。
  张少华这一人物是有真实原型的,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儿子的著名烈士王孝和,其对革命事业至死不渝的忠诚曾感动和激励了许多人。王孝和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秋被上海电力公司录取,分配在杨树浦发电厂控制室工作。1946年4月上海电力公司民主工会成立,被选为工会组训干事,1948年1月又被选为上电工会常务理事。同年2月上海申新第九纺织厂工人举行大罢工,遭国民党军警残酷镇压,上海各进步工会联合建立了“申九惨案后援会”,王孝和代表上电工会发动工人募捐、戴黑纱,揭露申九惨案真相。党组织为了加强对工会的领导,将工会内的5名党员理事组成党团,由王孝和任党团书记。
  由于叛徒的告密,王孝和被捕,成为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当时风起云涌的学生、工人民主运动设立的所谓上海“特别刑事法庭”审理的第一个案子。在最初关押在警备大队的审讯中,无论拿出预先写好的“审讯笔录”和“自白书”劝诱签字,还是动用“老虎凳”、“磨排骨”、“辣椒水”、“上电梯”等酷刑逼供,敌人都无法从王孝和那里得到任何东西。
  不久国民党特别刑事法庭宣判王孝和死刑。地下党组织通知王孝和做好对付敌人突然行刑的准备,要王孝和根据身处的特定环境,行刑时口号既要保持共产党人的气节,又不能暴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王孝和坚定地表示:“请同志们放心,我一定按组织的指示去办。”1948年9月30日,年仅24岁的王孝和被押解到特刑庭,听完宣读“执行命令”后,他表现得异常平静,并提出“我要向在场的记者先生们讲几句话”,当众痛斥了国民党当局乱杀无辜的罪恶行径,还把法警端上的掺有麻醉剂的白酒打翻在地,镇定自如、面不改色地走向刑场。一位外国记者特意给现场抢拍下来的王孝和从容就义照片,题名为“微笑着迎接死亡”。
  解放后,王孝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市长陈毅写下了“为工人阶级牺牲”的题词。著名作家柯蓝与工人作家赵自合作创作了传记文学《不死的王孝和》,在《劳动报》上连载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王孝和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英雄,上影厂决定将它搬上银幕。
  就在完成剧本改编紧锣密鼓进入筹拍之际,根据有关方面的指示,影片不能使用人物的真实姓名,片名由《王孝和》改为《铁窗烈火》,主人公也由王孝和变为张少华。
  
    
  在王孝和事迹酝酿拍成影片之际,正值上影分设江南、海燕、天马三个故事片厂,《铁窗烈火》成为新组建的天马厂重点剧目,由刚完成反映海南地下革命斗争的《椰林曲》的王为一执导,演员则在上影范围统一选调,唯一外邀扮演主人公王孝和的是江苏省话剧团的张辉,除因其相继在话剧和电影《家》中成功饰演觉慧,成为剧坛和银幕声誉鹊起的新秀,最为主要的是他的形象、气质、年龄等方面与角色比较相似。导演王为一就曾对张辉说过,所以选他演张少华,就是因为和王孝和长得比较像,而且生活中的表现有点接近。
  主创人员首先来到上海杨树浦发电厂深入体验生活,王孝和已成为该厂的一个光荣、一种传统、一个灵魂,厂里专门辟有“孝和室”,每当新工人进厂,首先要到这里聆听烈士英雄事迹的介绍。负责接待剧组的沈副厂长,就是当年直接领导王孝和的联系人。他的自身斗争经历也非常丰富,敌人多次企图抓捕他都未得逞。有一次他执行任务路过虞治卿路(即今西藏中路),发现后面有人跟踪,他灵机一动,就钻到正在举行集体结婚的宁波同乡会里,想办法换了套衣服装成宾客,混在参加婚礼的人群中躲过一劫。后来片中饰演地下党领导老沈的演员张翼,曾专程对口拜访过他。
  剧组还来到王孝和的家中,与他的妻子忻玉瑛进行了多次交谈,看望了他尚健在的母亲以及两个孩子;当年他牺牲时大女儿培琴才一岁,小女儿培民尚在腹中。忻玉瑛介绍说自己与王孝和家本来就是亲戚,在她7岁时由家人安排两人订婚,16岁时双方家长催促他们办婚事,但已在上海工作的王孝和却一再拖延婚期,当时家人都不理解,直到解放后才知道此时他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正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担心结婚会拖后腿。后来王孝和向有关领导提出申请得到批准。新婚后,令忻玉瑛感到奇怪的是,总有一批批客人来他家搓麻将,她不由得紧张起来:“我们是穷人家,万一输了钱怎么办!”王孝和还特地关照她:“如果弄堂口有流氓来,你马上在后门敲三下,我们再继续搓麻将。”忻玉瑛只好守在门外,但她听见屋里的人只是在说话,并无麻将声,这件事曾使她疑窦丛生,王孝和也没告诉她事情真相,同样也是到后来才知道,“搓麻将”是假,他和同志们开会是真,而忻玉瑛起到的作用就是“望风”。
  在杨树浦发电厂长达近两个月的生活体验,收获最大的还是饰演主人公张少华的张辉。在具体表演中,张辉注意运用一些细小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有许多地方干脆就靠眼睛的运用来揭示人物细微的内心活动,比如在组织工人支援申新纱厂上街游行,虽是过场戏但张少华的镜头比较突出,他就是着力从一双眼睛表达他对国民党屠杀工人的义愤和对工人兄弟遭难的深切同情。导演对此很为欣赏,说“张辉的眼睛很纯真,心里想什么眼睛里就有什么。”
  
    
  进入正式拍摄之后的经历,让摄制组进一步感受到王孝和英雄事迹的深刻影响力和巨大感召力。片中描写张少华被捕前离家一场戏,有吻别自己不满周岁女儿的场面。剧务为此专门找来一个小孩,安排睡在摇篮里。实拍时孩子的妈妈发现拍摄现场的灯光太强,生怕自己的婴儿被照伤,便立即说不拍了。导演连忙上前劝阻,刚开始怎么说都不成,直到王为一解释说:“您的孩子是扮演剧中人张少华的女儿,这个张少华就是王孝和。我们会尽量减少小孩暴露在灯光下的时间,远景换用一个洋娃娃放在摇篮里代替,只是拍近景时才用您的小孩。您看可以吗?”这位妈妈一听到王孝和的名字,立即欣然表示同意。
  杨树浦发电厂是主要外景地,剧中不少事件就发生在那里,实地拍摄不仅使影片富有真实感,而且能唤起工作人员的亲切感。群众演员大多由厂里的工人们来担当,虽然连一个近景也没有,但工人们还是热情高涨。由于参与拍戏的工人常常身不由己进入剧中情境,拍摄期间发生了不少有趣插曲。如选举这场戏,工人们一致投票选举张少华,可开出来的票却变成了护工队队长盛约翰,因此史久峰饰演的青年工人小陈站起来高喊:“我们要求自己唱票!”在场的一位工人太投入了,竟然自发站起来抢先高呼原定剧中该由小陈喊的口号,结果这个镜头只得重拍。还有一个镜头是张少华终于当选了,工人们热情高涨,有的鼓掌,有的扔帽,有的高呼:“要张少华上台跟大家讲话!”正式拍摄时,一位工人完全回到了当年的生活,直接喊出了“王孝和”这个名字,由于是同期录音,所以只能重拍。那位工人很自责,但导演还是鼓励说:“你演得很有激情,我们再拍一次,大家一定会拍得更好!”
  张辉更是为塑造好主人公张少华的形象而呕心沥血。为拍好张少华被施以酷刑一场戏,张辉还亲身尝到了坐“老虎凳”的滋味,他的上身被绑在木柱上,两腿向前平伸绑在凳面上不能动弹,然后从腿膝下塞砖头,一块叠一块,当塞上第一、二块砖头时,张辉还能咬牙忍痛,当塞到第三块时简直痛得死去活来,额上冷汗直冒,导演见状赶紧说:“松一点,绳子松一点。”当然又不能很松,仍然是疼得钻心。影片中张少华昏死过去,又被敌人用冷水泼醒,拍摄时已是冬天非常寒冷,虽然使用的水是掺和过的,但也只是不太冰而已,否则太热冒出气来影响效果,但被泼一身水后还是连气都喘不过来。张辉就是这样细致入微地、甘愿皮破肉烂地对待每一个镜头、每一场戏,终于在银幕上树立起了张少华可信、可亲、可敬、可佩的英雄形象。
  该片拍摄亦曾留下遗憾,因正逢大跃进运动,上级号召各摄制组实行多、快、好、省竞赛,要求比各摄制组每天拍摄进度、比镜头数,搞得摄制组人人紧张,怕落后了挨批评,只有以降低质量加快速度应对,这也影响到《铁窗烈火》的拍摄工作。如原本王孝和就义时,监狱门口等候着千百名工人和群众,当王孝和的手被反绑着站在卡车上出狱门时,群众高呼口号,许多人还跟在车后走,场面非常壮烈。如再现这一场面拍起来十分费时费钱,组内有成员认为既然片子中已不叫王孝和的名字,可以不照历史真实来拍。当时王为一认为言之有理,就采取了怎么简单就怎么拍的做法,因而影片的结尾变成两个持枪伪兵押着张少华,在荒凉的草地上远远走去……如今回忆起来,王为一颇感“相当粗糙”,并为该片还能获得1956年上影厂优秀影片奖而觉得“惭愧”。

失败膏黄土 2015-02-12 11:47
marienbad:急躁、主观、冒进,大多数人类的通病,何止是重庆、上海的地下党,何止是政治领域,古往今来,社会方方面面,无数的事,不都坏在这上面了么。 (2010-03-23 14:09) 

因为左是认识错误,右是路线错误,所以很多人宁左也不愿被误认为右。


查看完整版本: [-- 王孝和烈士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109571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