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2380阅读
  • 336回复

[转贴]谁演江姐请你推荐(图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60楼 发表于: 2009-08-21
            虽然因演员无知而闹出许多笑话,但话又说回来还是剧本有问题。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61楼 发表于: 2009-08-22
请看 最新发现


还是先从我在321楼的链接中说起。
编剧谭力表示“有关江姐情感历程我们没有虚构,只是想真实还原这个历史形象。”但是江姐还专程到谭正伦家中看望她,这一情节本身就是虚构的,用虚构的情节又怎能真实还原江姐呢?另外,彭与江结婚被解释为彭以为谭被烧死了。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再看那剧照,谭正伦的那神气,江姐抬不起头的样子,从这些虚构的剧情中我们可以想象剧中一定加了不少谭正伦的戏。这究竟是为什么?
再从327楼的链接中,我们发现谭正伦又有了一个叫谭蜀安的第弟,他的经历就更传奇了,既是重庆大学地下党的联络员,又是由江姐亲自介绍入党的。我们再看看276楼链接的几幅谭蜀安的剧照,又是拿着照相机,又是拿着枪。280楼的剧
照则是与‘文娟’亲密接触。难道谭正伦真有一个有着这样传奇经历的第弟?
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搜索了一些编剧谭力的信息,在他的个人简历中是这样写的
谭力 男,汉族,籍贯重庆市云阳县
由此得知谭力是重庆云阳人,我们都知道谭正伦也是云阳人,他们既是同乡,又都姓谭。
这就是我的最新发现!
声明一下,我不是说谭力因与谭正伦是同乡又同姓,就编排出谭正伦姐弟如此传奇的经历。在这就当纯属巧合吧!
说巧合,但回过头来再看剧中的这人物?这剧情?这剧照?就不能不令人产生一些遐想......
不管是巧合也好,还是另有原因也罢,我们只是想看到一个真实的《江姐》。
[ 此贴被松竹梅在2009-08-22 22:55重新编辑 ]
离线五月花

只看该作者 262楼 发表于: 2009-08-23
引用第336楼岁寒于2009-08-21 10:45发表的  :
我告诉他谭既没上过重大,入党也不是江介绍的——虚构可以,但千万不要用还原历史误导观众,另外也提醒他谭老人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想跟他当面请教恐怕是“不及黄泉,毋相见也”。





看了这两天的帖子……
大家不要笑了,“妻子的妻弟”,也许是人家的笔误捏
还原历史,这是人家还原一个自认为真实的历史,大家担待点吧        
[ 此贴被五月花在2009-08-23 01:34重新编辑 ]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63楼 发表于: 2009-08-25

看黄方毅先生的博客,制作方竟已祭出了“以黄制黄”一招,争取到了黄方毅先生九旬高龄的大哥做后盾,可江姐除彭云老师外,别无子嗣,彭云老师不签字 ,他们又是如何“以彭制彭”呢?





见下一贴
[ 此贴被松竹梅在2009-08-25 01:46重新编辑 ]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64楼 发表于: 2009-08-25
引用第162楼marienbad于2009-03-28 19:24发表的  :
看黄方毅先生的博客,制作方竟已祭出了“以黄制黄”一招,争取到了黄方毅先生九旬高龄的大哥做后盾,可江姐除彭云老师外,别无子嗣,彭云老师不签字 ,他们又是如何“以彭制彭”呢?


162楼说的不错,江姐就有一个儿子彭云,可江姐丈夫彭咏悟与前妻谭正伦还有一个儿子叫彭炳忠。在《江姐》开机和封镜时,许多媒体都提到“江姐后人彭炳忠、彭云、彭壮壮发来贺信”。由此可见,江姐有三位后人。
再声明一下,我说不好因江姐有三位后人“以彭制彭”就有可能形成,我只是想告诉162楼,江姐后人不只有彭云一人,还有彭云的哥哥彭炳忠和彭云的儿子彭壮壮。
[ 此贴被松竹梅在2009-08-25 18:12重新编辑 ]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65楼 发表于: 2009-08-25
嗯,如果电视剧以彭咏梧为主角,那么就会有两位有平等签字权的后人。这个剧中的江姐的丈夫都改名为彭松雨了,那么很显然,只有彭云是唯一的有签字权的了。
~~追~~
离线12345

只看该作者 266楼 发表于: 2009-08-25
要神似,还是貌似,偶像的江姐吗、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67楼 发表于: 2009-08-25
我知道只有彭云才有签字权,但是为什么发来贺信的并不是彭云一人,而是江姐的三位后人一起发的?难道这不值得思索吗?
[ 此贴被松竹梅在2009-08-25 18:41重新编辑 ]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68楼 发表于: 2009-08-25
引用第351楼marienbad于2009-08-25 07:43发表的  :
松竹梅大概对“江姐后人”这个概念和我有不同的理解。例子中的黄炎培先生亲生子女众多,都有平等的签字权,甚至还可以以“大哥”压“小弟”,所以制片方才祭出“以黄制黄”的手段。而在这一个案中,彭云是江姐唯一的儿子,炳忠不是江姐所出,壮壮是彭云儿子,江姐孙子,在父亲、大伯都健在的情况下,不可能有签字的权力,所以作为主角原型在世的最亲的亲人,《江姐》电视剧的签字权只在彭云手中,再没有其他人有他这样的优先权。
不过我先前的表述不大严密,有可能会造成不明内情朋友的误解,谢谢松竹梅的补充。

351楼,我的表述能力比你差远了,我知道签字权在彭云一人手中,但发贺信的为什么是三人?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想通,也就不好说了,所以我刚把那个声明修改了一下,你看如何?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69楼 发表于: 2009-08-25
建议不要再讨论这些问题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70楼 发表于: 2009-09-01
近日看了央视的《人民英模》江竹筠,就电视剧《江姐》的有些话不说,觉得对不起被人们歌颂的,也是我敬重的江姐。
请岁军长多多谅解,并请各位多多指教。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71楼 发表于: 2009-09-01
江姐情感历程中的重要情节不容虚构
30集电视剧《江姐》存在许多歪曲历史、无中生有的虚构的江姐情感生活!
先看红岩联线专家撰写的“江姐的情与爱”
http://www.hongyan.info/gb/news/news_detail.asp?id=6767
再看《江姐》中被虚构的江姐的情感生活
链接1ttp://bbs.cctv.com/viewthread.php?tid=1046530&page=1&extra=page%3D1
链接2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7/15/2239121.html
引用第273楼岁寒于2009-08-05 16:13发表的  :
红色经典剧《江姐》关机 老片新拍蔚然成风[图]
2009年8月4日 09:53
来源:新浪娱乐 选稿:王霖
]8月4日,由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重庆广电集团、北大星光集团·重庆星光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剧《江姐》经过110天的紧张拍摄,在四川自贡市举行了隆重的关机仪式。央视剧中心主任张华山、副主任苟鹏、北大星光集团董事局主席倪鹰、重庆星光董事长李俞明以及重庆广电总局领导纷纷出席。
.......


从“江姐的情与爱”看,江姐的丈夫彭咏悟之前有原配妻子谭正伦是事实,这一点我们从不否定。但剧中的江姐与老彭由假夫妻到真夫妻的历程却是被歪曲的。从“江姐的情与爱”得知,老彭自始至终知道他的原妻还活着,但她不能胜任地下工作,而江姐与老彭由假夫妻到真夫妻完全是因为地下工作的需要,也是组织上决定的,并不是个人意志所能支配的。而编剧谭力却用“老彭以为自己的妻儿在一次火灾中丧生了,才和江姐由革命的假夫妻成为真夫妻。”的经历歪曲历史,误导观众。这是以专业精神认真对待吗?

再从“江姐的情与爱”中看,江姐与谭正伦跟本就没有见过面,而编剧却让谭正伦突然出现去“声讨”江姐,而江姐则是“专程赶到谭正伦的家中看望她。”(见链接1和链接2)这些无中生有的,虚构的两位妻子大演对手戏的精彩情节,不正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而进行的,有损两人形象的情感戏吗?
不幸的是,倪鹰的话被这两段戏说中了!
而谭力所说;“有关江姐情感历程我们没有虚构,只是想真实还原这个历史形象。”实在是太可笑了!

再看各大媒体对电视剧《江姐》引用的标题都是这样写的;
红色经典剧《江姐》关机 江姐感情戏有据可查  (人民网)等
双枪老太婆缺席新《江姐》《 红岩 》首展感情生活 (百灵网)
《江姐》双枪老太婆缺席  披露江姐感情生活 (华龙网)
红色经典剧《江姐》关机  首次披露“江姐”情感生活  (国际在线)
电视剧《江姐》 首次披露“江姐”情感生活 ( 新民网)等

由此可见,电视剧《江姐》正是挂着“江姐”这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子,打着首次披露江姐的感情生活这一卖点,编进一些歪曲历史、无中生有、虚构的情感生活,从而达到提高商业化的效果,可是却严重误导了广大观众对江姐的情感历程的印象。这是决不能容忍的!江姐情感经历中被歪曲、被虚构的情节必须全部去掉!如果执意不去,那么就不能叫“江姐”了。因为“江姐”只属于小说《红岩》中的江雪琴和江雪琴的原型江竹筠烈士。
剧中其他的虚构情节我就不再列举。
假设一下;用没有“甫志高”、“双枪老太婆”等虚构人物为幌子,以离小说《红岩》远一些,离真实的江姐进一些为借口,为编进更多的虚构人物和虚构的情节做开脱,进而逃避有关部门审查,避免与小说的作者发生版权之争,那么,剧中的故事情节一定会引人入胜的,而这里也肯定不会再有真实的江姐了。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假设而已!
希望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烈士遗属对电视剧《江姐》剧中出现的虚构的有损烈士形象的情节,评估、审查、严格把关,以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为基础去塑造江姐,那么拍出的电视剧肯定是精品。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72楼 发表于: 2009-09-01
引用第357楼松竹梅于2009-09-01 06:59发表的  :
近日看了央视的《人民英模》江竹筠,就电视剧《江姐》的有些话不说,觉得对不起被人们歌颂的,也是我敬重的江姐。
请岁军长多多谅解,并请各位多多指教。



我觉得岁寒所说“建议不要再讨论这些问题了”,是说不要讨论有关签字权的问题,不是说不要讨论这个电视剧本身的情节。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73楼 发表于: 2009-09-01
谢谢苗溪帮我解释,我就是苗溪说的这个意思。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274楼 发表于: 2009-09-01
支持楼上的。我绝对尊重那些想看这部电视剧的网友,因为我愿意相信他(她)们热爱江姐,和我一样,怀有“江姐情结”。但我绝对反对“虚构的有损烈士形象的情节”。

这里有个前提:“虚构的”是指艺术升华和高度提炼,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可以被允许和接受,例如歌剧《江姐》,“江雪琴”的原型是江姐,因为她既是带有“独特”个性的,也是具有“普遍性”的。

然而,“有损烈士形象的情节”,特别是被堂而皇之地冠以“还原历史”、“解密档案”、“人性化”之类的,说句不好听的,简直就是在歪曲历史!“解构”某些“创作者”(姑且称谓之吧)自己的心胸,“兜售”给青年一代的,其实际就是“商品化”胜于革命化、历史化(还美其名曰“争取观众”、“与时俱进”呢)。

再说句让“明星”们不高兴的话:例如最近看了王莉等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媒体说的话。她和她(们)比较年轻,不怪她,她一个演员是无法脱离社会大环境的。然而,从其观念中可看出(不赘述),为何这次复排,“场面人”叫好而不少从小看《江姐》的、深怀“江姐情结”的资深观众却不以为然了。究竟是谁在误导她?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75楼 发表于: 2009-09-01
二位军长,我理解。
我是为这几天没发贴给自己找个借口,岁军长的那个贴我看过,只是前面的话很快被删掉了,剩了一半的帖子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想想身在异国的他,肯定也有难言之处,体谅!非常体谅!
早晨本想再发个帖子,说明一下我的帖里引用了许多MD先生的话,由于有事没发成,在这里也请MD先生谅解。
岁军长,就那个问题容我再说一句,一人,什么事都没有,三人,什么事都能有,被MD先生疑惑的事,恐怕人家早就想好怎么办了。再看看347楼的帖子,有那么巧吗?不知二位军和MD先生是怎样想的,也许和我一样,想到了,只是不愿意承认。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76楼 发表于: 2009-09-01
引用第362楼难忘当年于2009-09-01 12:55发表的  :
再说句让“明星”们不高兴的话:例如最近看了王莉等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媒体说的话。她和她(们)比较年轻,不怪她,她一个演员是无法脱离社会大环境的。然而,从其观念中可看出(不赘述),为何这次复排,“场面人”叫好而不少从小看《江姐》的、深怀“江姐情结”的资深观众却不以为然了。究竟是谁在误导她?
.......



她说什么了?她有什么观念错误?别不赘述啊,说来听听。
~~追~~
离线难忘当年
只看该作者 277楼 发表于: 2009-09-02
引用第364楼苗溪于2009-09-01 23:45发表的  :
她说什么了?她有什么观念错误?别不赘述啊,说来听听。

观念是不是“错误”?我说不清。请您恕我“不以为然”吧。
我也看了贵坛一些链接,内有部分“说什么了”,所以“不赘述”的。谢谢。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278楼 发表于: 2009-09-02
引用第365楼难忘当年于2009-09-02 11:26发表的  :
观念是不是“错误”?我说不清。请您恕我“不以为然”吧。
我也看了贵坛一些链接,内有部分“说什么了”,所以“不赘述”的。谢谢。

啥意思?我怎么看的云里雾里的?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松竹梅

只看该作者 279楼 发表于: 2009-09-03
向这里所有人说明一点
我与江姐非亲非故,也没有任何背景,更不存在丝毫个人目的。我发帖子完全是为了维护江姐的美好形象,不愿让人们对江姐的情感经历有一个错误的印象。我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高卿楚先生,就电视剧《江姐》相信您也一直在关注,请您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这部以“首次披露江姐感情生活”为卖点的电视剧,从媒体透露出的剧情来看,如江姐与老彭由假夫妻到真夫妻的经历,与历史不符,尤其是把历史上从没有见面的,江姐与老彭的前妻谭正伦强拉到一起,让谭正伦去“声讨”江姐,江姐又“专程赶到谭正伦家中看望她”演出了一场无中生有、强行加入的闹剧。而编剧谭力却对媒体说;“有关江姐情感历程我们没有虚构,只是想真实还原这个历史形象。”这已经严重误导了观众,使人们对江姐情感生活的第一印象就是错误的,这也损害江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江姐的情感经历非常特殊,就因为这段特殊婚姻,网上总有一些人污蔑江姐是第三者,二奶。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把她的情感经历交代清楚,让观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用历史真相去还击那些无耻之言。可电视剧《江姐》却恰恰相反,把历史上没有见面的二人拉到一起,这样的虚构情节又怎能真实还原呢?又怎能让观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呢?剧中还有许多虚构情节就不再列举了。
高卿楚先生,还有MD先生我非常感谢你们所做的一切,只要这部剧一天不开播,我们就要本着对观众负责,对红岩英烈负责的态度去反映,去申诉,不放弃,不抛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