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340阅读
  • 66回复

大家报报改编自小说《红岩》的艺术作品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ongyanhun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6-04-23
我昨天也想说,铁路文工团的话剧《红岩》可能是最好的一种话剧《红岩》,我1990年代还在电视里看过新版,很震撼的。
老版电视剧《红岩》把成岗和余新江和在一起,我觉得有可能是借鉴了铁路的话剧本。(瞎琢磨的~)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6-04-23
引用第39楼岁寒2006-04-23 11:51发表的“”:
呵呵,从哪里挖到的古董啊?相当珍贵的说。


超星上应该有,后一张图是超星抓的。第一张是扫的,书在孔夫子淘的。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6-04-23
复旦也演过话剧《红岩》的,hongyanhun能否想法子搞到剧照啊?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6-04-23
引用第41楼苗溪2006-04-23 12:12发表的“”:
超星上应该有,后一张图是超星抓的。第一张是扫的,书在孔夫子淘的。

有工夫的话劳驾多扫几张上来吧。自己扫的图,还是加上水印吧。超星上的图也可以加的,那卡也是咱花钱买的,那图也是咱花功夫截的不是?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hongyanhun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6-04-23
复旦版的《红岩》话剧写得太不怎么样了。我买过一本。没有剧照,但是好像有一些置景图,没什么大意思。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6-04-23
引用第40楼hongyanhun2006-04-23 12:07发表的“”:
我昨天也想说,铁路文工团的话剧《红岩》可能是最好的一种话剧《红岩》,我1990年代还在电视里看过新版,很震撼的。
老版电视剧《红岩》把成岗和余新江和在一起,我觉得有可能是借鉴了铁路的话剧本。(瞎琢磨的~)


嗯,铁路文工团的话剧《红岩》在人物关系上有所调整,使人物和事件更加集中,比如刘思扬被软禁在家,郑克昌诱逼他写出狱中组织关系,那个给他送牛奶提醒他当心的就改成了成妈妈。
~~追~~
离线hongyanhun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6-04-24
偶特别喜欢铁路版的《红岩》,特别是从成岗等江姐到《我的自白书》,一气呵成,非常精彩。
当年在电视里看过2遍。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6-04-25
引用第20楼子夜凯旋2006-04-11 10:02发表的“”:
电视连续剧《双枪老太婆》只断断续续看了一点儿,实在看不下去。 [表情] [表情] [表情]

双枪老太婆的生活原型之一:陈联诗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6-09-14
引用第33楼苗溪2006-04-22 13:34发表的“”:
您一逼,咱还真给搜出来了,好好看看吧,多么有名的演员啊。刘思扬—张瞳;华为—修宗迪 难以想象啊,呵呵。
编剧: 赵起扬、夏淳、邱阳
导演: 夏淳、石联星
设计: 王文冲、宋垠
角色与演员(按出场序)
成岗—郭家庆       孙明霞—沙灵娜
成瑶—金昭、刘静荣   就义女烈士—刘华
江雪琴—林东升     李敬原—刁光覃、田冲
余新江—梁秉坤     甫志高—邱阳
许云峰—田冲、刁光覃   徐鹏飞—胡浩
陈松林—曹世骧     沈养斋—李大千、赵恕
华子良—童超、于是之   黎继纲—吴桂苓
老太婆—梁菁、赵韫如   郑克昌—朱旭、白山
华为—修宗迪       机要秘书—冯增祥
茶馆老板娘       朱介—张剑
—包瑛、金雅琴   猩猩—张兴山
齐晓轩—蓝天野、徐洗繁 杨进兴—平原、雷飞
刘思扬—张瞳       警察局长—韩善续
于长发—林连昆     军官—金野、雷飞
龙光华—闫怀礼     群众—本院演员
胡浩—任宝贤
.......


林东升演过电影,可以截个图片。
离线2049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6-09-14
引用第34楼岁寒2006-04-22 19:17发表的“”:
金昭和刘静荣的成瑶、朱旭的郑克昌也比较令人吃惊。演员表中把“丁长发”整成“于长发”了,晕。要是有当年的录像保留就好了。不知这里有没有在人艺有关系的人。 [表情]

金昭——成瑶?无法想象,只有晕。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6-09-14

引用第48楼allegro2006-09-14 13:15发表的“”: 林东升演过电影,可以截个图片。
光找到这么个信息,这个林东升是不是右二那个女的呢。


点击查看大图
 
商品简介
 
  商品名称: 春暖花开 (林东升 秦文 凌元 陈强)
  出版发行:
  出 版 号:
  市 场 价: 30.00
  无 缺 价: 17.00
  购 物 篮:
  查看定购:   收藏这件商品

此商品支持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货款更安全! 什么是支付宝

商品特点
主演:林东升 秦文 凌元 陈强
碟数:2VCD
发音:国语
商品信息
1960年摄制,把中国最优秀的电影珍藏在家中。
让中老年重温过去,让青少年了解历史。
  北京市街道妇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街道工业生产,千方百计地办起了灭鼠夹子工厂。一年后,刘桂英等人又把生产组发展成制造弹簧的工厂。她们破除迷信,敢想敢干,提前完成人民大会堂需要的24万只沙发弹簧的生产任务。

~~追~~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6-09-15
引用第50楼苗溪2006-09-14 16:12发表的“”:
光找到这么个信息,这个林东升是不是右二那个女的呢。

是的。女一号,刘桂英的扮演者。很有女干部气质。
秦文扮演的是一个冲破婆婆的阻拦加入到“大生产”运动中的儿媳妇。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6-09-17
北京人艺《红岩》中,林东升女士扮演过江姐。
传两个她舞台角色和银幕角色的图片各一个。

舞台--- 鲁妈
银幕--- 街道活动积极分子 刘桂英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08-14
提一下。这是本坛最老的帖子之一—开坛那天发的。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08-14
是够老的,老得我都想不起来了
我补一个广播剧《红岩》,哪里做的想不起来了,印象里是上下集各一小时,也可能说错了,不过大概是死无对证了
这个大致上也是1985年前后播的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08-14
搜到个粤语评书《红岩》

红岩(49回)张悦楷
http://psdown.zxgame.com/粤语评书/红岩(49回)张悦楷大师播讲/01.mp3
…………
http://psdown.zxgame.com/粤语评书/红岩(49回)张悦楷大师播讲/49.mp3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7-08-16
引用第29楼子然2006-04-12 15:29发表的“”:
嘻,岁寒班长过奖。我反正是不幸成了前朝遗老,看什么都不顺眼,快成九斤老太了,哈。


原来岁寒也是从班长干起的?我以为上来就被戴帽儿安排当军长呢。呵呵。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7-08-16
不好意思,好像是一上来就被HONGYANHUN同学安排当军长了,子然姐姐可能是把斑竹误写为班长了。
子然好久不来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7-08-19



李金枝:第一位豫剧“江姐”
 2006年6月26日夜,省人民会堂座无虚席。舞台上,新编排的大型现代豫剧《江姐》扣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这是继歌剧、话剧、京剧和电影四个版本的《江姐》之后,中国戏剧舞台上第一个豫剧版《江姐》。

  豫剧《江姐》由金枝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省豫剧一团联合打造,其制作班底可谓“豪华”:江姐的扮演者是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的李金枝,编剧是曾获文华奖的青年剧作家陈涌泉,导演是曾四获文华奖的国家一级导演黄天博。

  “我为演江姐准备了五年时间”

  “《江姐》是为庆祝建党85周年专门编排的剧目。其实,这出戏从酝酿到演出,已经5年时间了。”李金枝说。

  24日,在豫剧《江姐》正式上演的前一天,省歌舞剧院的排练大厅里,李金枝和乐手们还在进行最后紧张的彩排,由于工作紧张,李金枝利用晚饭前的一个小时休息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我们就坐在走廊里,她衣着朴素,说话声音不高,礼貌而谦虚。看得出,李金枝是一个低调的人。

  李金枝演的是闺门旦,早在1980年,她凭借《泪洒相思地》中的王怜娟一角一炮走红。讲到豫剧《江姐》,她动情地说,5年前,她曾经演出了折子戏《绣红旗》,当时很多人听后向她建议,可以把《江姐》改编成豫剧,而她应该是江姐的最佳扮演者。从小就喜欢江姐的李金枝动心了,但是编排豫剧版《江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舞台上已经有了多种形式的《江姐》,特别是歌剧版更是深入人心,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超越,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去年年底,李金枝专程赶到北京拜访了歌剧《江姐》的编剧阎肃,这位艺术界很有威望的老人听说金枝要把《江姐》改编成豫剧,非常支持,并提出了中肯建议。随后,她找到编剧陈涌泉,开始以歌剧《江姐》为蓝本改编豫剧。“我们对《江姐》的故事情节进行了一些改动,使江姐这一人物不仅大义凛然,而且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人。我相信观众会感受到一个与以往舞台上不太一样的江姐。”

  为了演好江姐,李金枝把歌剧与京剧《江姐》都仔细地看了几遍,为了展现剧本宏大的主题,豫剧《江姐》使用了交响乐。“但最大的敌人还是记忆。”李金枝说,“近两个小时的戏,那么多唱词和旋律要在10天内记住,感觉真是非常困难。”

  “在艺术黄金期一定要多出精品”

  豫剧《江姐》是金枝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成立以来排的第一出戏,对于这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中心”,李金枝有很多希望。“去年7月,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成立。当时的想法很单一,就是能够以中心的名义吸引一批高手,创作出一些精品。可以说,《江姐》因中心而生,中心也因《江姐》而设。”

  李金枝颇有感触地说,自己演了几十年的戏,现在的年龄正是创作的高峰期,所以有很强的责任感——一定要在最好的时候排出一部精品剧目。“现在的演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受到很大冲击,这对我们豫剧工作者提出了很高要求:只有创作出更有吸引力的剧目,观众才会走进剧院。”

  李金枝说:“作为演员,我最大的期盼就是拥有好剧本,虽然戏曲是‘角’的艺术,但是剧本是会锦上添花的。从前一阵子赵本山在郑州演出的二人转,到几天前杨丽萍的《云南映象》,他们都是好演员加好剧目的模式,他们成功了,还把一度衰落的民间艺术从低迷中拯救出来,他们的成功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豫剧《江姐》在郑州的演出结束后,李金枝将和演员们一起到各地巡演。接下来,她还会尝试把电影《魂断蓝桥》搬上豫剧舞台,“那一定是让人兴奋的创作。”李金枝说。
~~追~~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7-08-23
引用第59楼marienbad2007-08-20 10:33发表的“”:
豫剧《魂断蓝桥》?想像起来有点恐怖,比起越剧《茶花女》的“玛格丽特歪不回来”,让玛拉一口河南话,说“罗伊,恁说啥咧?中!俺永远爱你!”,那就更别扭了。

这样比较地道:

咦!罗伊,恁说啥咧?
就当是河南国吧。反正对于原文来说,普通话和河南话木有什么区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