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589阅读
  • 44回复

顶锅盖逃过:我看团长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9-03-13
关于白崇禧男扮女装出逃的故事在此

http://tieba.baidu.com/f?kz=37279386
离线江南茉莉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9-03-13
引用第42楼苗溪于2009-03-13 01:23发表的  :
记得打倒四人帮的时候,老师教过用这个曲调唱:Down with the Gang of Four. Down with the Gang of Four.... Sing a happy song....  (汗,好像是这个词儿)。


刚才我居然……又在办公室大声唱了一遍。。。。要死了=_=!!!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9-03-13
你…………姐,你先让我别喝水啊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9-03-23
被四家卫视争播并闹得沸沸扬扬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收视率高开低走。记者昨天从东方卫视获悉,此剧收视率一路下滑
,目前仅为开播时的三成左右。浙江卫视宣布,它的《麦霸英雄汇》总决赛以1.42%的平均收视率赢得同时段收视冠军,打败了“团长”。沈阳台、成都台也传出消息,一部小投资电视剧《我的丑娘》在这两个城市同时打败了“团长”……

  画面阴暗 精神沉闷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由《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打造、被称为“今年最火”的荧屏大作,发生如此令人意外的收视结果,与前年《士兵突击》开播时无人关注、后形成口碑越播越火成了鲜明对比。“团长”为何败走麦城?

  据了解,那些带着看《士兵突击》一样期待的观众,觉得“团长”的节奏太慢,剧情难懂,剧中人灰头土脸、衣冠不整,与《士兵突击》中的帅哥形象截然不同。与“士兵”的阳光相比,“团长”的画面阴暗,气氛沉闷,荧屏上是一群溃败的散兵游勇,情绪更多的是悲情、无望和惨烈。《士兵突击》的成功,是对“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解读;而在“团长”中,观众很难找到这样的精神慰藉。

  繁杂啰嗦 节奏缓慢

  《我的团长我的团》已播放过半,尽管人们褒贬不一,但节奏拖沓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全剧40多集,若按美剧节奏制作,撑死只需20集。此剧缺乏像“许三多”这样的主角,它是一个群戏,众多角色不分轻重都有表现,导演经常在危急关头把所有角色的表情都扫一遍,让人觉得繁杂啰嗦。

  导演康洪雷注重细节、抒情,以此渲染气氛,还在剧情推进中大量使用“闪回”,更是拖慢了节奏。剧情直到10余集后才渐渐明朗,可惜,此刻已有不少观众耐不住寂寞改换频道了。平心而论,此剧不少场面的拍摄可谓精致,但过分缓慢的节奏使人难以忍受,许多戏竟没有冲突,仅靠慢悠悠的人物斗嘴耍酷来勉强拉拢观众。

  细节失真 有悖历史

  此剧的背景被置于中国远征军的悲壮历史之中,但一些学者批评其违背了历史真实,其中以84岁高龄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周传基的评论最为著名。周教授不仅是张艺谋、陈凯歌的老师,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当年曾在远征军新编第一军服役。他说,剧中的很多场景、细节与史实严重不符,“那烂剧里没有一件事是对头的”。

  周传基举例说:“中国的正规军军人都是剃光头的,没有蓬头散发的,更不允许光膀子。那种半自动步枪只有德国人才有。在军队里吃饭除了作战的时候,全都要列队并整整齐齐的。而且,在作战的时候,军官不戴领章,为的是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有骑兵军官才穿马靴,步兵的军官、士兵一律打绑腿。”

  模仿美片 涉嫌抄袭

  “团长”剧中战争场面多达40%,耗资高达1000多万元。但这些场面也让观众频频挑刺。有网友指出剧中“坠机”的多个镜头,与好莱坞大片《珍珠港》十分相似,有抄袭嫌疑,并戏称其为“我的珍珠我的港”。网友找出这两部片子中的相似镜头,发在网上供人点评,如“团长”中有两架飞机追逐的镜头,无论其相对位置、距离,还是飞机型号,以及飞机右上角爆炸造成的火光,竟都和《珍珠港》一模一样。尽管制片方矢口否认“抄袭”,但坦言确实借鉴和模仿了《珍珠港》。

  众多批评让“团长”自身蒙羞,更让各大卫视此前的激烈竞争变得十分可笑。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9-03-23
先抛开被观众广为诟病的情节拖沓,缺乏节奏和亮点,以及演员表演过度和舞台腔,让我们从其他角度分析下该片存在的问题!
  
   打着展现国军抗战官兵杀敌之雄姿,缅怀抗日先烈丰功伟绩的招牌;实际上是在兜售编剧和导演的私货。
《士兵突击》的巨大成功让康兰二人昏了头,竟然以玩儿票的心态去拍摄一部全国瞩目的抗日大戏。
   剧本编纂者兰小龙作为八一制片厂出身,铁血论坛混迹的写手,自然对军事兵器等颇为喜好且相对在行。
在团长的战争情节里有所体现,比起以前的国内战争片有了很大进步,道具还算严谨,片中战术设置也算合理
。。。其中不乏韩国战争特技组的心血。但该编剧显然被美国二战影片过分熏陶,作为初期入缅受德式训练的国军基层官兵,战术动作与美国
大鼻子别无二致===军官激励下属,战术运用手势乃至摇臀耸肩,就差口香糖了!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青年,其心灵思维乃至日常习惯动作,无疑与当代青年有不小差距。该剧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些必要细节
。。。。。。也许我过于吹毛求疵,但作为如此炒作耗资4000万以上的抗日大戏,做到神形与前辈的尽量契合真的很难吗?
为什么不去聘请一些相关顾问,莫不是应验了快餐文化时代悲哀的咒谚。
   片中官兵好似一群玩儿二战模拟的军迷。。。士兵和军官之间好像没有隶属和服从,军官完全是靠人格魅力去领导士兵,
缺乏真正军队间上下级命令下达如山倒,乃至对下级倾轧胁迫的感觉。堂堂作战部队更像是山头草寇。
编剧和导演过于沉溺于对士兵个性的展示,以至于忽略了对那个时代背景下军队人物特有思想和行为的挖掘,中国军队历来是农民
为主的 ,农民作为中华民族最根本民族基因的携带和显性者必然打上那个时代深刻的烙印,而团长中的士兵更像一群现代城市中终
日饱食有些无聊的青年。。。插科打诨互相抬杠不一而足。
   打着展现士兵个性的幌子,过度放大人性,完全与时代和军队脱节。《士兵突击》演兵像兵,好的传统没有继承。。。
剧中刻意设置了五湖四海南北兵,并且让二张一刘三个东北演员分别扮演东北 北京兵和缅甸女华侨。。。这三个人是该剧编导
惯用展示草根实态,以获得大多数观众共鸣的手段,不想弄巧成拙。实际上40年代初抗日最艰难时世下国民党政权被日军压缩
至西南一隅,其军队下级官兵构成以当地人为主,两次入缅作战主要是操着四川和云南方言的士兵扛枪打仗/团长之败笔。中国
文艺界这种倾向严重到必须严肃指出的程度,过多的东北艺人占据主流舞台银幕,将他们所感所想无限放大至全国,而地域文化
则逐渐山寨化,关起门来孤芳自赏,文化的分裂很危险!
  影片过于突出士兵个体,而对军队作为一个生活战斗整体表现不足。地无南北来到军队大家同吃同住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
地域差别逐渐淡化至少在大面上如此。。。。。。而团长有意展示东北人的豪放、北京人的贫、上海人的懦弱、四川人的傻憨、、、
那个曾经的放牛班长扮演的广东人镜头少的什么都不是。将地域特征脸谱化,为了突出个性而肆意夸大,反而淡化了士兵作为“人”
的个性表达/兰小龙还是太年轻有些嫩,小辈在这里得罪了
   就战争大环境下军队里士兵性格地描写,建议大家认真看看黑泽明的《七武士》,揣摩下大师是如何将整体和局部,个人和团体
完美的统一揉和的。
必须指出,该片要表现战争环境下士兵众生相,还原先烈抗日血战的实态,而结果是悖理了该主旨,
第一次入缅作战兵败野人山,杜聿明麾下十万中国远征军将士走回国门的不过两万。大部分死于北缅无人区千里大溃退中,饥饿和伤病
是官兵死亡的主因。溃败军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军官和士兵甚至互相残杀乃至人相食。。。团长中对还原此悲惨历史的镜头语言严重扭曲,
片中在叙述这段历史时,士兵虽面露疲态但更像是一群走路疲累的驴友,溃退队伍中少有伤患,对弥足珍贵的救命粮食弱化到迷龙的随手一扔
。。。看着身边并肩作战的弟兄朋友一个个倒下,士兵们少有哀思祭奠,顶多是那个半疯团长对天一通不着五六的咏叹调。
一群化妆过度非洲土著样的溃兵半路上邂逅了一对衣着整洁乃至颇有当时城市时尚装扮营养良好的母女,母亲烫发遮盖下白皙面孔被化妆师涂
抹两把代表了难民千百里颠沛流离的狼狈,白净衬衫工整贴身;母亲身边那个整齐平头虎头虎脑的孩子。。。嘿,小朋友放学后叔叔带你去吃麦当劳。
最后白下女主角,如果说《士兵突击》成功的很大部分来自群戏中几个军中男儿真实塑造和还原,同时也因为这些并不出名的男演员绝少传出
私生活的污点,勾起众多女观众无限性幻想最终进化为铁杆粉丝。可见作为历史正剧,主要演员人品私德直接影响到该剧的成功与否。
团长里出现了女人,根据剧情需要这部男人戏需要女性作为情感烘托。团长主角张国强和张译两段乱世遇佳人的重担由刘威葳和袁菲两位女演员挑起。
妓女小翠的扮演者袁菲是新人,据说还是传媒大学的在校生,戏份相对较少;
那么作为剧中女一号演员挑选需要慎之又慎,否则一锅味道扑鼻的香饭会因为一人的不检点而令人难以下咽,何况是一个女人,中国人对男女
道德衡量习惯上用两把标尺。
偏偏这位刘威葳大姐在这方面口碑欠缺---与其她女演员不同的是她好像对此并不掩饰,例如在团长宣传期间当着采访记者面点上一根香烟,悠然的吐
出一轮烟圈;还有在博客上讨论韩国情`色影片,以韩国三`级片演员全度妍为精神偶像,并以《色`戒》为例大谈床`戏过程中动作声音如何贴合女性
感受。。。直至在王小帅《左右》中亲自上阵与张嘉译裸`身肉`搏,导致电审部门大老爷终于有事可干,连续枪毙《左右》床`戏五个不同尺度版本,
将最干净的第六版也删剪的七零八落。。。刘甚至撰写博文,鼓励广大女性将婚姻与爱情分开“爱情如品菜,男人好比盘中的鸡鸭鱼肉、燕窝熊掌、哈士蟆
。。。需要不同的花式口味”,不要为传统道德所羁绊。。。一个高擎21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火炬的普罗女修斯先锋样奔跑着。

网上更有曝料,刘先锋不但思想前卫,更是身体力行履行了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时代承诺。。。在哈尔滨十八中上学时曾有男生为了争夺刘威葳
同学而拔刀相向;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与某已婚成功男士谱写了长达三年的纯真感情诗篇。。。在高群书导演单元剧《命案十三宗》里因成功塑造勾引
有妇之夫的放浪欲女而获得赏识(曝料:剧中一些细节。。。如女主角长期被失眠困扰、睡觉床垫铺地,抽烟等都与现实中的刘威葳生活习惯相吻合)
从此刘女士从默默无闻羽化为高导御用女演员,在其一系列影视作品中扮演女主角,自然刘威葳也成了高群书导演的地下情人云云。
虽已床上有人,但不妨碍刘女士在外面结交新的男友,在我们这个换妻游戏已经不是新闻的时代,以前卫著称的娱乐圈这又算什么呢?于是刘女士
自可以尽情品尝她的男人大餐,尽量舒展身心得以积累塑造角色的资本。同时恋爱的成败也化作刘女士博客中一篇篇小女人的自怜自哀!
更有甚者提到刘威葳是《本能》沙朗斯通现实版;特立独行的她与身边颇有孙楠体貌男儿气质的女助理发展出了超出正常女伴的关系,
并有好事记者拍照为证。当然这个过于八卦了,我是坚决不信的,但打开刘女士博客,一张她依偎在那个魁梧女助理怀 中的照片闪进眼球,那一副荡漾
爱情甜蜜的笑脸和小鸟依人般的温柔说明了什么呢???联想到刘女士在访谈中对男人的诅咒。。。不由得我的思维越轨越漂越远,脑海中浮现出那个
美国三`级女星赤`裸摇摆的身体,伴之以欣快的呻`吟由脑中向外发散,由里到外敲击着耳鼓膜。。。。。。
  扯远了,总之《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热炒的电视剧,将为康导兰编迎来锦上添花的荣耀还是让风头正劲的他们败走滑铁卢,我们拭目以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