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704阅读
  • 29回复

《誓言永恒》 谍战剧的经典 (剧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iachenjia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7-13
楼上的:《勇者无敌》好看吗,说什么的?没看过。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7-14
同意,黄小雷后来真的是完全看不出原貌了。八十年代的那批男星,保持好的不多呀!
离线wxrx33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7-14
引用第20楼jiachenjia于2009-07-13 22:46发表的  :
楼上的:《勇者无敌》好看吗,说什么的?没看过。


一般般吧,《勇者无敌》是陈宝国主演的谍战加悬疑剧,简单来说就是一场兵变;
以下是新浪的链接:http://ent.sina.com.cn/f/v/yzhwd/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7-16
终于把誓言永恒看完了。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208899.htm

“誓言无声”杀入中央台一套,给满眼“顶戴”、满耳“格格”的荧屏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间谍”和“抓间谍者”们一起演绎的故事,历来是很神秘、很具有诱惑力的,富有传奇色彩。也难怪“誓剧”一登场便在全国引起一片喝彩声。作为电视剧母本的同名长篇小说,也已经在市场上热卖了一段时间。从书到电视剧,《誓言无声》走过了怎样的一段里程?这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作为作者,他们对电视剧的二度创作有什么看法?本报记者也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浓厚兴趣,对远在成都的作者之一——钱滨先生进行了专访。
    神秘的“间谍”和“抓间谍者”们

    国家安全题材的确很神秘,在中国就越发神秘。因此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是完全不可能去采访、去体验的,所以我们也就根本不可能“进入”这个领域。《誓言无声》的创作说起来很简单,我和易丹差不多十年前就开始合作写电视剧和电影剧本。大约是前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到了北欧,那地方昼短夜长,他嫌得没事干,开始阅读许多西方已经解密的间谍档案,觉得有意思,便写信回来建议写个间谍题材的东西,我立即表示了赞同。大约十年前,我采访过一个解放战争中在陕北的我党情报人员,他在胡宗南的部队里长期潜伏,为我军提供了许多价值很高的情报,非常有意思,这个老同志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然现在剧中的人物和这个人完全没有关系,但是从精神和信念、情感上,的确为现在这个剧提供了许多支点。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写的一切是百分之百的虚构,如果有真实的成分,那这个剧也就出不来了。非要说虚构的基础,那就是一切已经出版的国内外间谍书籍和档案,再加上想像。不过让我们高兴的是虚构得很真实,国家安全部一个退休的领导第一次审稿时,居然问我们:“你们是不是曾经接触过我们的工作?”这听起来虽然很吓人,但却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我们作品的真实性。

    本来就是写剧本

    其实我们一开始写的就是剧本,我本来就是一个专业编剧。所谓小说实际上就是剧本,只不过我们习惯于将剧本写得文学性很强,所以作为小说出版时,并不用再过多地添加什么文字。导演已经拍过很多我们的剧本了,而且几乎全部都获得过全国电视剧的“飞天奖”,这次更全面地展现了导演的才华,他在镜头运用和总体节奏把握上,都处理得很好,尤其是在60年代的场景气氛的还原上,费了很大功夫,结果是让人满意的。

    至于演员,高明就不用说了,绝对无可挑剔。王海燕是个非常聪慧的演员,这是她第四次参加我的剧本拍摄(包括《突出重围》等),她非常用功、非常投入地塑造角色,在剧本台词的处理上,非常准确,将一切细微的情感都传递了出来,这非常了不起。赵铮和周显欣都是很少拍戏的年轻人,剧中的表演也是很称职的。其他演员也一样,都完成得很好。至于有人说几个小特务很脸谱化,那是对的,因为导演就是这样要求的,无关紧要的小特务脸谱化一些,让人觉得很像60年代的电影;而主要的间谍便深藏不露了,翟万臣演的范仕成谁能说是脸谱化的?

    一个差点夭折的故事

    这本书和电视剧差点就夭折了,整个过程令人难忘。去年夏天,剧本第一稿送国家安全部审查后,我和易丹、导演到北京听意见。此前我们并不知道,在这类题材的创作上,有关部门有着一系列非常严格的标准和纪律,是必须无条件遵守的。因此我们遭遇的是颠覆性意见,整个剧本几乎从根本上被推翻了,因为我们设置的主要情节线索,是宣传纪律所不能允许的。那时候,我们很绝望,几乎已经决定放弃了。然后我们很沮丧地到了北京机场,准备飞回成都。结果航班误点五个多小时,我们呆在机场里喝咖啡,无聊地想熬过这五个小时。大约由于心情的原因,那天的时间过得极慢。无聊之中,我们终于很不情愿地提起了修改的话题。结果很让人吃惊,我们居然就坐在机场,想出了一个保留人物、替换事件的方案来。这一下子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虽然这个方案要丢失许多我们非常珍惜的东西,但毕竟是个退而求其次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虽然后来又审查修改了好几次,但总算熬过来了。我们后来也在设想:如果那天航班不晚点呢?说不定也就真的放弃了。

    黄金搭档写新作

    我和易丹的合作,已经有十年了。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是那种在名和利面前总是互相谦让的朋友;而且价值观念、道德取向、审美趣味等等都非常接近。我们这种合作,让本剧的制片人、《大法官》的编剧张宏森羡慕不已。今年上半年我们写了一个20集的电视剧本,暂时名叫《销声匿迹》,还有一个副标题———关于“北京人”失踪事件的历史与虚构。这是一个关于在抗战期间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故事。你一定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至今这些化石仍然无踪无影,成为中国古人类学家,甚至是全世界古人类学家心中永远的痛楚。我们在遵循事件的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虚虚实实地写了几组人物,力图再现那段扑朔迷离的过程,写了几个在抗战背景下理想、信仰和追求迥异的年轻人的命运。我们觉得故事很好看,其中也有与《誓言无声》相似的很多悬念。具体的情节我还是留点悬念给大家,请大家到时候看。这个剧本将以《誓言无声》的原班主创人员(不包括演员),在今年11月拍摄,制作单位还是以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为主。

    档案

    钱滨,男,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当过知青、工人、教师。现任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副主任,国家一级编剧。

    1986年进入成都电视台,创作(包括合作)了大量电视剧作品,其《希波克拉底誓言》、《黑豹突击队》、《共同目击者》、《一个真实的童话》、《我有一片辽阔的蓝天》、《赖宁》、《走出空白》、《寂寞锋利》、《大山无言》、《晴朗地带》、《突出重围》、《一个生命的倒计时》等,共十余次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出版有儿童电视剧作集《夏天不是好季节》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首届“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全国劳动模范。

    易丹,男,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文学硕士。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和约克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讲授有关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研究等课程。出版有《从存在到毁灭———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反思》、《断裂的世纪———论西方现代文学精神》、《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与吕澎合著)、《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等专著,发表长篇小说《左右与螺旋》、中短篇小说《一个当了十二天的都督》、《卜琳》、《0舍纪事》等。与钱滨合作编剧创作了多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其中包括获得“飞天奖”的《寂寞锋利》、《晴朗地带》等作品。

    

     《江南时报》 2002年9月24日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07-16
钱滨和易丹 互为左右手
钱滨和易丹也许下意识地感觉到他们将要火一把了。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在出生地——四川早就小有名气,他们一起合作的多部剧本早有奖项斩获,钱滨还是全国劳动模范,易丹则是四川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但是这次不同,这一点从《誓言无声》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的开播新闻发布会上就能感到,全国的媒体对这部电视剧的关注和专家众口一词的好评声让他们都有些不自在起来。
  钱滨、易丹的名字在一起,许多人都想象他们一定是“夫妻档”,但实际上他们可谓是“死党档”,他们认为这种合作方式在编剧行业里独一无二,他们合作起来就像一个人,一个是左手,一个是右手。他们一起创作剧本时,从来都是一个人一集,交替着往下写,他们的联系手段是E—MAIL,他们互相激励、互相刺激、互相不留情面,所以他们的写作速度非常快,有时是一天一集。钱滨承认自从两人合作以后,他就“不会”独立创作剧本了,因为两人合作时,写作是充满悬念、充满刺激的工作,不知道对方会怎么处理那些预定的线索,而独立写作就有些太苦、太没有意思。当他们相互评价时,都用了“熟悉”和“崇拜”两个词。他们介绍说,每当看到对方发到邮箱里的剧本有生花之笔的时候,心里都会激起一股劲,觉得不能输给对方;而当觉得对方有地方写臭了的时候,也会马上抄起电话,讽刺挖苦一番,这当然不是文人相轻,但是言辞激烈和刻薄的程度一点不亚于文人相轻。
  谈起《誓言无声》的创作,钱滨称是易丹到丹麦做访问学者时闲极无聊萌生的想法,于是他们就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国内阅读了大量公开的间谍资料和间谍传记,当他们兴冲冲地拿出故事框架时,就被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张宏森看中了,接下来他们数易其稿,脱了几层皮之后拿出了如今拍成电视剧的本子。他们介绍说,接下来他们要合作的是《销声匿迹》,一部关于北京猿人头盖骨的悬疑片。
  本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杨晓珍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07-17
想起一个小细节,许婉云做空姐,那回应该是在空军里吧?应该穿军装的,可我不记得这样的镜头。
离线linling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3-15
我的的确确在剧中听到了收音机里播放75年拍摄的影片<创业>的插曲.

扮演102主任的,竟然是<小铃铛>的石小满.

扮演资料室里的小特务的演员,好象是一位相声演员.
离线满陇桂雨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3-17
石小满在《英雄无名》里有演警备区司令刘峙,他是国安的签约演员呢,在《大敦煌》里演姜师爷。
离线cfmx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0-03-17
引用第26楼linling于2010-03-15 08:11发表的  :
...
扮演102主任的,竟然是<小铃铛>的石小满.
...
  

哈, 我猜着了,  看碟时对先生说: " 这家伙象石小满."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0-03-17
小时候漂亮,长大了还真说不准。石小满的例子够极端。
~~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