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0449阅读
  • 25回复

买到《暗算》剧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穆阑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作家出版社200607第一版,200609第四次印刷(晕一下,难道真有这么多人爱看剧本?)
杨健,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北京电影制片厂
底下列的剧目大多是流行剧,强啊。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0-10
人家是冲着电视剧去买的剧本。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0-10
封面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0-10
插图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0-10
基本信息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7506337045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2006年7月第1版
·出版日期:2006-7-1
·开本:32
·精简装:平装
·页数:479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0-10
作者简介
  麦家,男,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现供职于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解密》被中国小说学会评定为“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第一名;中篇小说《陈华南笔记本》获新加坡“华语文学奖”;电视剧《地下的天空》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等。
  杨健,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总制片人以及监制的作品:电影《说好不分手》《玉观音》;电视电影《战情》《星期天的玫瑰》;电视剧《城市的B面》《寇老西儿》《隐姓埋名》《公安局长》《血色残阳》《暗算》等。并在部分作品中兼任编剧。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10-10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直接反映反间谍部门的核心机关——无线电侦听与密码破译的作品,本书纵横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将间谍战,密码战,无线电战听熔为一炉,穿插亲情,爱情,革命事业情,超能力者,数学天才,革命志士轮番登场,绝地厮杀。
  本书叙述了钱之江、安在天父子可歌可泣的一生。父亲钱之江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深入国民党内部,在敌人的刀尖上跳舞,最后用生命把情报送了出去。多年后儿子是共和国一个负责无线电侦听和破译的情报机构——特别单位701的干部,为破译台湾特务的密码,先后找来两位异人,一位盲人阿炳,一位数学天才黄依依,同样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暗算》有种悲剧的张力,复杂的时空关系后是淡然的人物命运描摹,传递出强烈的宿命感。你像是被闪电击中,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它充满了与秘密、神秘相纠缠的悬疑情节,以及与偶然、未知相关联的无常命运;又带着浓郁的朴实、细腻以及神秘的中国特征。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10-10
书评
书评

我坚信他们那样真实地活过!
——柳云龙
业内人士公认这是2005年跨2006年度电视界的奇迹之作、
——《中国电影报》
《暗算》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各电视台收视冠军宝位,声势雷霆。
——《电视剧》杂志
《暗算》绝对可以成为今年国产电影、电视剧的冠军、
——《北京电视周刊》
《暗算》可谓近十年来最好看的国产电视剧、
——新浪网友评论
如果你还没有看《暗算》,很遗憾
——《精品购物指南》
像一首诗,更像一剐水墨画
——《东方时空》
《暗算》用一个人物巧妙串联,间谍战的独特故事扑朔迷离、
——《联想环球影枧》
《暗算》让我们欲罢不能:《暗算》让我们再次坚定信念。
——《北京日报》
整个剧集充满了一种神秘、严谨、追求内心胜利的感觉。尤其第三部分
非常出彩。
——《北京青年报》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10-10
书摘
北方冬天的夜,风中的空气有节奏地震颤着。
福特轿车从高墙里开了出来,驶出门洞,大门迅速在它身后关上了,只
留下上面的小门开着。外表看来,一切都并不起眼,无牌无坊,甚至是无岗
无哨。
轿车在幽静的胡同里行驶,在路灯的照射下,可以看到两边高大的围墙
,却没有树,只有一路低矮的冬青。没有树,围墙因而显得高深莫测,因为
没有了人上树窥探墙内秘密的可能,墙内更加显得深奥、气派、诡秘。
这就是701的总部,像一个黑色的秘密。
福特轿车开进了火车站。
整齐的步伐,捆扎结实的背包,推过来的一门门大炮,青春的脸,干粮
袋和水壶,枪刺闪过的一道道寒光……
两列火车分停在站台两侧的铁轨上。官兵进站,着装上似乎看不出有什
么大的区别,但从胸牌上辨识,却能分辨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
愿军。
队伍还在不断地涌进来,人头攒动。
站台上拉了一道警戒线,轿车在线外停下。车上下来三个人,分别是总
部分管701的领导华主任、701一号首长铁院长和目光犀利、生相阴沉的701
保卫处长金鲁生。
金鲁生最先下车,他警觉地看向四周,手里提着一只文件袋式的黑皮包

哨兵挥着小旗子,跑了过来:“抱歉,今晚情况特殊,首长的车不能开
上站台了。”
三人走向站台。
“这边是志愿军。”铁院长说。
“你们的车在那边,跟解放军一道儿。”华主任说,“看起来是一辆普
通的列车,实际上隐蔽了一个师的兵力,直开大阴山,由何师长带队。”
“这多像那一年我们在胶东,两支部队分头出发,一支去打日本鬼子,
一支去打国民党。”
“看上去一样,本质上却相反。那个时候洋鬼子是穷寇,现在国民党是
穷寇。”
“但穷寇的下场是一样的,都是秋后的蚂蚱。”
“不管是土的还是洋的,只要敢跟中国人民对抗,跟新中国对抗,下场
统统一样。目前是我们军事上最吃力、国家面I临最大变数的时期,北方过
鸭绿江要打美国佬和李承晚,南方大山要剿灭国民党残部,大陆尚有国民党
潜伏特务达十万之众,斗争形势严峻,特务活动猖獗,你们路上一定要小心
。”
“战争就是这样,战士们的荣誉和生命至少有一半都掌握在我们手上了
。大家可能知道著名的战役或英雄,但一场战役谁胜谁负的背后,战争早在
战场的千里之外就开始了。因为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贡献,已经注定了一场战
役的结局!他们在炮火硝烟的战场,和敌人面对面、零距离;而我们,则是
看不见的战线。”
华主任伸出手,对铁 ……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10-10
唉,发现自己都快把钱总忘了,喜新厌旧得厉害呀,汗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10-11
一剐水墨画,汗一下,查看了封底,原来是“一副”水墨画,然后小晕一下,应该是“一幅”水墨画。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10-11
引用第10楼穆阑2006-10-11 07:59发表的“”:
一剐水墨画,汗一下,查看了封底,原来是“一副”水墨画,然后小晕一下,应该是“一幅”水墨画。 [表情]

我还以为他故意要“一语惊人”呢。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10-11
跑一下题:大学中文系的文学课老师现在还对本科生说“我们这里是培养学者的,不是培养作家的”吗?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6-10-11
不知道啊不知道,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离线linling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6-10-14
引用第4楼穆阑2006-10-10 23:34发表的“”:
基本信息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7506337045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2006年7月第1版
.......


书价多少?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6-10-15
26吧,卓越好像卖21
离线allegro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6-11-06
哦。原来是有个无线电本科生当技术支持呢。这个搭档还真强!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7-06-21
矛盾公开了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7-06-21
怪哉,没有杨健麦家能那么火吗,真是什么人都有哈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7-06-21
你的改动主要是调整:前二部调整很少,第三部要多一点,但我看也不会有五分之一

切,真敢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