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722阅读
  • 80回复

[《红色浪漫》专题]红岩博客关于<红色浪漫>的剧本讨论的总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卢舟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6-08-03
引用第11楼jady2006-08-02 21:42发表的“”:
“年少即有鲲鹏志,
常笑庸人鼠目光。”-------------〉这两句去掉如何?空泛而且后句不厚道了些..:)
岁寒推荐,看了纪念馆部分文集,还没看到过刘国志嘲笑别人的呢,即便看到别人境界不如自己也都是帮助提高居多涅,好像。尤其是由哥哥讲出来,是否显得刘和他的家人都轻狂了些?刘不会这样做,他五哥也不会这样形容他。
.......




青年时期的刘国鋕颇有些恃才傲物,敢于挑战权威,上高中时嘲笑车耀先不懂外文,在联大上学时批评毛泽东在哲学方面并不是太高明。他也确实是富于才情,联大战友回忆与刘国鋕的第一次见面时写到:“从这次谈话里,我了解了他至少是一位进步的同学,这就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尤其是他那种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谈风,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印象。我们间的感情很快就建立起来,在几度深谈之后,我更加钦佩他理论修养的丰富。那段时间他正在研读资本论,我们都知道假如对马克思的哲学和阶级斗争的理论缺乏基础的话,从事资本论的研究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在每次讨论会上,他每每是十分正确的从辩证唯物的观点和阶级对立的立场,把握着每一个问题的本质,毫无偏差的解决了问题。”
而重庆时期的战友评价刘国鋕是“变得谦虚了,善于倾听人家的意见,并能把这些意见总结起来。”“很实在很忠厚,办事情非常认真负责.”“非常和善、豁达,和周围同事关系都处得很好,说话不多,谨言慎行”人都会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离线jady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6-08-03
看了剧本以后,一点点很不成熟的想法,主要是希望加强红色部分的情节铺垫,以方便观众入戏吧。抛块砖头….。

现在剧本借用警笛开头,直接进入一种白色恐怖,但红色的东西就少了点,观众难以对主角产生同情和理解,除了一个概念性的革命因素做支撑几乎没有太多具体的内容。。。设想从李文祥带领紫霞等新党员低沉而庄严地宣誓入党作为序幕开头,这样舞台呈现应该比较大器不俗,而且可以很好的交代故事背景台上有党旗,如果有合适的代表党的音乐,用来做雄浑的背景音乐开场,嗯,也容易抓人…....同时,表明李文祥的革命资历比较老,也点明紫霞也是党员,是革命的一分子,而不仅仅是和刘的恋爱关系才出现;更可点明是在白色笼罩下的革命年代,讲的是一个红色故事的大背景,容易让观众入戏;最后还能一举两得呼应共产党成立85周年献礼剧的主题,嗯,入党誓言不晓得是啥样的,总有为***奋斗终身的话语吧,和最后刘国志捐躯实践、李文祥却背判誓言形成一个对比。

结束后李要曾入党后更好地掩护刘,趁机说出刘、曾的假恋人关系,也嘱咐刘好好照顾紫霞(俨然一个长者啊”)) 然后,刘送围巾给紫霞,祝贺他成长为党员,也祝贺不久的生日,同时希望和紫霞明确关系,紫霞口头拒绝,刘表示以后不提。。。就用现在第一场的那些。咏辉问紫霞原因(?这里存疑不知道是否能衔接)紫霞说那些原因,使后面的戏切入“公馆里的革命者”---把知道那些关于他献身革命的事迹尽可能多的展现出来….
场景放在何公馆。先是通过何太太唱出刘国志在他家整天早出晚归泡女友上赌台,,一个普通人眼里的公子哥儿刘国志........
然后接入他们的工作,学运联系啊,处理挺进报的分发等。还可以通过对话,点明他把家里寄来的全部用作活动经费,自己因为没饿肚子,得了胃病(这也是为国为党的牺牲^^)。。紫霞知道,震惊。出于女性的本能在刘带病出去工作回来的时候给他做了顿饭菜...刘感动...可以设计还没吃上饭俩人就给抓走了,时间够的话也可以继续展开....
这样俩人关系递进了一步,但还没到被紫霞爱上的地步。后面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咏辉出面过问刘国志和紫霞的感情,刘有点无奈的说也许自己要进一次班房才能通得过紫霞的考验…..然后一语成谶…….之后,弄个衔接,让紫霞出场,俩人被捕……不是还有何公馆机智脱险的情节么,看时间取舍??

李和熊的戏可以在中间穿插,但个人感觉最好不要放到台前浓墨重彩。。。忘记在哪个地方看到一张剧照,李熊俩个趴在台口艰难的向对方伸手..,刘和紫霞在俩旁作看客,55这个总感觉那个,,能不能把李和熊的感情戏放到后面,通过李在监狱里闷闷不乐思念妻儿(未来的^^),熊担忧李等唱段来表达,分别展现俩个人的性格,正好把时间省出来给前面刘的戏用。

嗯,个人觉得应该要着重写刘,人格、事迹,戏才有魅力,这样观众才会对他的牺牲无比惋惜。

嗯,罗罗嗦嗦一堆...不晓得有没有用....
(抱头...逃...)
离线jady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6-08-03
嗯,“你可以嘲笑制度,但不要挖苦人民”。。。鲲鹏志和嘲笑庸人,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

引用第20楼卢舟2006-08-03 13:24发表的“”:
青年时期的刘国鋕颇有些恃才傲物,敢于挑战权威,上高中时嘲笑车耀先不懂外文,在联大上学时批评毛泽东在哲学方面并不是太高明。.......


这种对同僚的批评嘲笑语言犀利 不能和一概而论的“常笑庸人鼠目光”的占据精神制高点并论吧
离线jady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6-08-03
引用第20楼卢舟2006-08-03 13:24发表的“”:
而重庆时期的战友评价刘国鋕是“变得谦虚了,善于倾听人家的意见,并能把这些意见总结起来。”“很实在很忠厚,办事情非常认真负责.”“非常和善、豁达,和周围同事关系都处得很好,说话不多,谨言慎行”人都会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


戏里还是展现烈士的一个成熟人格比较好吧。嗯。。。?。:(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6-08-03
JADY 的开场好棒哦!!!另辟蹊径,高!

想起一件史实,曾紫霞患了肺结核,刘国志搞到了药,却把药送给了其他患病的同志,这个也可以为他后来不为儿女私情所动做一个旁证吧。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6-08-03
[转贴] xiyue的博客 -> 我的越剧评论
http://hk.netsh.com/eden/blog/ctl_eden_blog.php?ctlAct=get&ctlObj=blog_log&iLogID=194103

xiyue 发表于 2006-06-28 22:42:43 晴

先说说去看之前的花絮:

前天终于看完了《争霸传奇》,这部剧在播放的日子一直霸占着我晚上的时间。昨天终于空了,就决定晚上去延安路逛街买包包和衣服,真的好久没逛街买这些东西了,衣服没得穿了,包包深色的,夏天也不适合了。正在公交车上,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进来,原来是我很早以前的室友,好久没有联系了!她说她有张越剧的票问我要不要看,她身体不舒服而且越剧也不感兴趣!我想了老半天,实在想不出什么戏在演,而且是在杭州剧院。问她,可是票上也没显示,她也不知道!想想好久没看戏了,而且在杭州剧院演出的越剧应该不会很差,就跟她要了!结果她说她下班晚,到7点才能回学校,我想那肯定来不及,就问她在哪,没想到她就在西湖时代广场工作,真把我乐坏了,赶紧告诉她我正去那边呢!见了她,因为好久没见,很是开心,也一块逛了逛,老实说那是我都想整个晚上都跟她逛街了,还是她提醒我该去看戏了。快7点了,匆匆搭乘公交车,赶往杭州剧院!

到了剧院门口,还在纳闷到底什么戏,如果不好看我就回家了(当然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到了剧院,对我来说是不可能不进去看的)。后来就看到什么关于党的横幅,才突然想到7月1快到了,心里想着不会是关于*的片子吧!想什么还真是什么!又一次产生了回家的念头,不过转了两圈还是进场了!拿了剧情简介看,可还没等我看一行字,演出开始了!

就这样稀里糊涂连剧情都不知道就看演出了!不过演出开场还是挺叫我惊喜的,舞台的设计挺有特色,不懂怎么描绘,昨天因为去的突然也没带相机,所以也没图片!接着故事展开,曾紫霞和刘国志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他们相互之间有好感,熊咏辉和丈夫李文祥志同道合,很恩爱。由于叛徒告密,他们双双被捕。在被捕的日子,曾紫霞看到了刘国志真男儿的性情,身心相许,苦难共受。而李文祥在死亡和妻子流产的事实面前,信仰动摇,变节投敌,出卖战友!妻子熊咏辉知道丈夫变节,难以置信,痛心疾首,发誓不要这样出卖灵魂的自由,愿与大家生死与共,她的豪气感染了所有人。最后*的炮声越来越近,敌人决定杀死在牢狱里的*人,刘国志和熊咏辉慷慨就义,曾紫霞希望明天,而李文祥则苟且偷生!

在剧中,刘国志的形象堪称完美,他出生富贵,却为自己的梦想不惜一切,信仰坚定,目标明确,一段《我的梦想》完全展示了他不凡的气度!

熊咏辉冷静稳重,在流产和丈夫变节的打击,依旧保守高尚的气节,令人尊敬!

李文祥在最后一刻变节,只做了个万人唾弃,失信妻子的小人!

曾紫霞思想较刘国志和熊咏辉弱,但真实自然的想法使这个人物更贴近生活,也使这个剧本更为生动!刘国志直接坦白的求婚对紫霞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心来说觉得不够浪漫,所以她假装拒绝了,在敌人挑唆下,她也慌了,胡思乱想,怀疑刘国志,幸好熊咏辉的成熟帮她冷静的分析,才没乱了心!这些都是曾紫霞的不够完美,却也展示了年轻人青涩的心,也让人感觉更生活化了,也使这部剧不像其他红色系列剧一样生硬了!

这部剧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导演的别具匠心,整部剧的导演让牢笼都变得漂亮了好多,红色围巾的运用也让舞台效果好了不少!
~~追~~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6-08-03
引用第24楼苗溪2006-08-03 14:19发表的“”:
[表情] JADY 的开场好棒哦!!!另辟蹊径,高!
想起一件史实,曾紫霞患了肺结核,刘国志搞到了药,却把药送给了其他患病的同志,这个也可以为他后来不为儿女私情所动做一个旁证吧。

这个细节很值得用的。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jady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6-08-03
引用第24楼苗溪2006-08-03 14:19发表的“”:
[表情] JADY 的开场好棒哦!!!另辟蹊径,高!
想起一件史实,曾紫霞患了肺结核,刘国志搞到了药,却把药送给了其他患病的同志,这个也可以为他后来不为儿女私情所动做一个旁证吧。


苗溪,俺相信编剧和导演已经有了更开阔全面的思路。
毕竟俺没看过全剧没在剧场感受过,本不好评论太多,见大家都觉得故事有些单薄,才上来罗嗦......未必足取。
Anyway,希望编剧吸取采用你们提供的更多细节来感人服人倒是我所望。。继续期待.....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6-08-03
引用第21楼jady2006-08-03 13:44发表的“”:
场景放在何公馆。先是通过何太太唱出刘国志在他家整天早出晚归泡女友上赌台,,一个普通人眼里的公子哥儿刘国志...............


可以不用何公馆、何太太,而是在家,由五哥出场,数落七弟,这样五哥这个人物就不会浪费了。
~~追~~
离线hxg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6-08-03
引用第21楼jady2006-08-03 13:44发表的“”:
……设想从李文祥带领紫霞等新党员低沉而庄严地宣誓入党作为序幕开头,这样舞台呈现应该比较大器不俗,而且可以很好的交代故事背景台上有党旗,如果有合适的代表党的音乐,用来做雄浑的背景音乐开场,嗯,也容易抓人…...........


这个主意有创意!
其实第一场昨晚已改好。看了这个建议,待我再权衡一下,或许会重新改过。
再谢一个!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6-08-04
现在刘国志的出场很精彩,曾、熊正在议论他的公子哥儿做派,他就“说曹操曹操到”了,有个“亮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改版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因素哦,最好不要一开场刘就在台上。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6-08-04
引用第16楼岁寒2006-08-02 22:30发表的“”:
这要看这个戏的主题了。刘国志本人当然是个锋芒毕露的人,你不是曾经说过他的目光就非常锐利吗?
但这个方面的性格特点大概不是《红》剧所要表现的。


看看他挖苦监狱长应该也是蛮痛快的。
~~追~~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6-08-04
jady在另一个帖子里说:

四个梦想四段,每段头两句“我有一个梦想,一个美好的梦想”重复,整个唱段确实显得冗长温吞了些。可不可以借用《孔乙己·桃花源》那种背景刹那明亮桃林缤纷的美景来村托一下气氛呢?至少弥补观众对唱腔心理期待未获完全满足的缺憾,跟着刘的娓娓倾诉进入一种如梦如幻的理想憧憬幻景中...


岁寒跟帖:
赫赫,再次握手。我也有类似的想法,但也担心处理不好会显得俗气……


与黄老师聊戏的时候,他指出,“我有一个梦想”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的接合点,为了表现这个接合点,我不知道加入一点伴舞会不会显得俗气,当然不是通常见到的那种晚会式的伴舞。穆阑在“<红岩>往事”的一个帖子里说:

电视剧《红岩魂》中,在大坪公开枪杀陈然等人的镜头之后,叠现出来现在的大坪。已经没有荒地和山坡,只有孩子们手拉手在唱歌,背景是非常漂亮的百货商店。这个创意使我久久不忘。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情景正是陈然曾经深深向往,深深期盼的。

不知道这个创意是否可能借用过来。
~~追~~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6-08-04
千万不要用伴舞啊!别把戏搞成晚会了!
离线紫裳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6-08-04
关于《红色浪漫》的几点建议

我认真地读完了《红色浪漫》的剧本,6个唱段反复听了两遍。总的说来,非常感动。黄老师他们花了大量的心血,打造了这样一部歌颂先烈的剧,可敬可佩,如果继续打磨成精品,早日在中央电视台11套节目(戏曲频道)播出,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反响。但是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1、《红色浪漫》这个剧名的含义太宽泛,建议用类似《红岩恋歌》或者其他与红岩、歌乐山、烈士名字有关的剧名,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借“红岩”的效应吸引观众,也符合中国戏曲剧目名称的一般规律,容易让观众接受。

2、文学创作中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合理想象是有原则的,即一般重要的人物关系和重要事件的时间、空间不应该“合理想象”,特别是这个故事的年代并不久远,又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色彩浓的剧目(不是民间文学或戏说),剧中的人物都是真名字,如果他们身上重要的东西不真实(如刘、曾不是在李文祥家被捕的;李也不是刘的入党介绍人,他们没有组织关系;熊咏辉没有在狱中怀孕,好象出狱后还与李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刘就义时曾紫霞早已出狱等等,),会产生三个问题:一是经历过那场斗争的幸存的前辈肯定接受不了,二是不了解这场斗争的人会误认为是史实,三是也会为以后“戏说”的作品带来借口,而且也不符合“合理想象”的创作原则。所以我建议剧中的人物不要用真名字。

3、音乐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议有一个鲜明、容易上口的优美的主旋律,这样便于主要唱段的流行,也许我没有听全部的曲子或者越剧这个剧种不好加主旋律?二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唱段音乐应该形成强烈的反差,尤其是反面人物的唱腔要设计得有特点,建议参考歌剧《江姐》中甫志高和沈养斋唱腔的经验;三是越剧的唱腔比较“软”,是否可以根据剧情将主要唱段的节奏设计得有张有弛,尽量“硬一些,在高潮处用交响乐演奏红色经典的旋律来烘托气氛,以及加入四川特色的(如川剧、四川民歌的曲调)背景音乐。

4、人物塑造方面:一号人物刘国志的性格有倔犟、浪漫两方面的特点,如他的小名叫“七莽子”、他在狱中给曾紫霞“飞吻”,剧中这两个特点不明显。特别是看到“劝五哥”一段的表演,“五哥”这个演员太“老道”,动作的节奏感和表演比刘国志还好,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

5、还有一点,如果该剧能与现实结合(叛徒和现在的腐败分子的本质是一样的),起到以史为鉴、给人以警示的作用就更好了。这样,可能会产生社会的共鸣,吸引更多的观众。

以上意见很不成熟,而且有点苛刻,请原谅。错误之处请批评。
离线jady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6-08-04
引用第30楼苗溪2006-08-04 01:51发表的“”:
现在刘国志的出场很精彩,曾、熊正在议论他的公子哥儿做派,他就“说曹操曹操到”了,有个“亮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改版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因素哦,最好不要一开场刘就在台上。


同感。我也觉得排演本的出场安排很棒。
嗯,那让刘晚一点出场,在李、紫霞、熊、何太太(/五哥)之后;让人家评论够了再出场,
qiaqia,贾宝玉啊,呵呵。

苗溪,你前面说何太太换成五哥,这个,我倒不坚持非有何太太这一人物和场景,但用五哥出面把刘国志臭贬一通,会不会减弱后场出面营救的效果?。
离线穆阑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6-08-04
引用第34楼紫裳2006-08-04 10:12发表的“”:
3、音乐方面的问题:一是建议有一个鲜明、容易上口的优美的主旋律,这样便于主要唱段的流行,也许我没有听全部的曲子或者越剧这个剧种不好加主旋律?


这是个非常好的主意。而且这正是很多新编剧获得成功的良方妙药。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6-08-04
引用第35楼jady2006-08-04 10:17发表的“”:
苗溪,你前面说何太太换成五哥,这个,我倒不坚持非有何太太这一人物和场景,但用五哥出面把刘国志臭贬一通,会不会减弱后场出面营救的效果?。
.......


应该也不用臭贬吧,总归是出于对兄弟的爱护和规劝,可以严厉一点,但和营救是同一目的,不矛盾的。
~~追~~
离线hxg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6-08-04
引用第30楼苗溪2006-08-04 01:51发表的“”:
现在刘国志的出场很精彩,曾、熊正在议论他的公子哥儿做派,他就“说曹操曹操到”了,有个“亮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改版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个因素哦,最好不要一开场刘就在台上。


昨晚试着结构了一下第一场,感觉开场就是宣誓不错,气势和氛围都对头。但是这样一来,就很难再让刘后出场了。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6-08-04
保留现在开头的那一部分,接着再宣誓不成吗?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