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98阅读
  • 13回复

我的“红色恋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5-04
— 本帖被 岁寒 设置为精华(2012-05-04) —
      以下是我为《一剧之本》丛书写的一篇创作谈,《重庆往事·红色恋人》收录在了其中。
                                                                   我的“红色恋人” 
      最近不大爱动笔,想是自己懒散成惯,或是日子平淡无奇的缘故。从中国剧协全国青年剧作家研修班结业,已经一个多月了,班主任罗怀臻老师几次催促我们快交感言,眼看大限之日将至,我终于开始敲打起键盘。 
      寒冬的凉风从窗外吹进来,周围寂静无声,夜很迟了,我孤坐在桌前。桌上的相片,还有那堆起来的剧本带我回到过去,整整三年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快乐,很多悲伤,很多希望,很多遗憾。重拾起三年的点点滴滴,一种感情再一次冲击了我。文字太轻,回忆太重,但愿我的文字能载得动那些回忆。 
    《重庆往事•红色恋人》是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重庆解放六十周年,也是献给重庆大学八十岁生日的作品。从08年年初我就有了想法,当时想写一部关于重庆大学历史的话剧,后来为什么改成了刘曾恋,原因很简单,我偶然读到了他们的故事,被感动了,我想让更多的人同我一样被感动,于是,在一个阴转晴的天气里,我开始搜集资料。 
      没料到刘国鋕和曾紫霞的资料很少,甚至重大的档案馆都没有。我开始心慌,徘徊。幸好,我找到三本书和一个论坛,分别是小说《红岩》,纪实小说《红岩魂》,曾紫霞的写的传记《刘国鋕》和“烈火红岩主题论坛”。虽说是重大的学生,但我坦然,入校两年并不知道刘曾的爱情,我甚至不曾看过小说《红岩》。每每谈到这个地方,我不禁要赧然。好吧,他们感动了我,我要让更多人感动。 
      我还记得初读《红岩魂》,刘国鋕和曾紫霞的爱情让我辗转反侧,在半夜里,我猛然起身,决定让刘国鋕和曾紫霞活在我的剧本中。“烈火红岩主题论坛”是我的资料库,在论坛里老师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很多资料,大到历史背景,小到刘曾恋爱的细节。《刘国鋕》因为是曾紫霞写的传记,给我的信息最大,让我有机会能走进近他们的内心。 
      我无意写烈士的悲壮,也无意渲染说教氛围,我只是原原本本的写他们的故事。 
      我写的这些人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爱有恨的普通人。但他们又注定过不了普通人的生活,因为他们背负了一个民族解放的重担。于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普通事,浪漫变得更浪漫,沉重变得更沉重,普通事也就变得不普通了。 
      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我爱你”再也没了光芒,惨白地向“活着”低下高贵的头。患难见真情,确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爱你”,仅仅三个字,脱口而出的时候,是否也该想想背后所承载的责任? 
      爱,让人琢磨不透,到底是什么?谁能说清呢?曾紫霞在《刘国鋕》中写道:“我受小说、电影等的影响,对爱情有着诗意般的、还有几分罗曼谛克的幻想和迷惘。”但当刘国鋕拿出荔枝对她直截了当地要和她确定关系时,她失望了,失望于这和她心中的浪漫差得太远。她生气了,她气刘国鋕不懂爱情。她开始怀疑,怀疑自己对刘国鋕的感情,她甚至怀疑刘国鋕可不可靠。曾紫霞毕竟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女孩子。被捕后,当她看到刘国鋕面临死亡的坦然,对信仰的坚定,承担保护她的责任的时候,她不再怀疑,她认定了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爱的人。刘国鋕拒绝她,她就爱得越强烈,她甚至在狱中为他绣了一个枕套,为他唱情歌……这些,在平常也算得上浪漫的事情,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中,就愈发浪漫了。 
      相反,对于爱情,刘国鋕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曾紫霞在《刘国鋕》中写到,国鋕在给侄儿的信中写到“爱情应当从深厚的友谊中生长出来,一见就爱,不道友谊只谈爱,这是变态的世俗的爱,正常的人如果这样子,难于成功,就成功也路途遥远……如果她真是‘一枝带刺的玫瑰’,我应当向你道贺,因为你可能得到一个有价值的爱人!然而你却忧伤了,甚至想放弃的问题,难道你希望自己的爱人是温顺易侮的羔羊?!希图便宜的爱情的心理是卑怯的!”要知道,当时刘国鋕自己不曾恋爱过。 
      爱情,责任,浪漫,什么样的人值得去爱……感情中永恒的话题。 
      我曾在序中写下这样的文字:“我想对师弟师妹(演员)说几句话:去了解一段悲壮的历史,去认识一些未曾谋面的人,去感受一种被爱占据、虽然有些苦涩但最真的幸福。爱情是什么,责任什么,浪漫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值得去爱,我想你们会找到想要的答案。”现在,我很想再问问他们,你们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吗? 
      写这个戏的过程是痛苦的。我像是把我的心挖出来放在笔尖上,用滴下的血去写他们的爱情。我曾经彷徨,曾经犹豫,曾经很害怕,因为我怕我不成熟的文字会玷污了他们的爱情,于是我想过放弃。我曾经哭过,我不想写下去了,那些感人的语句,这段刻苦的爱情,实在冲击着我,每写一句,我都不得不想到自己。有一段时间,因为自己想不开,搁置了它半个多月。我曾经为此悔恨过,那是对刘曾爱情的亵渎。 
      每天,我随着那些人,那些事,游离在悲欢离合之间。读着他们的故事,写着他们的故事,我发现心里的缺口却越来越大。有时,我不得不关上电脑,合上记忆的阀门,不让感情肆意倾泄,然后微笑着再去打开。 
      我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猛然起身记录下感动的文字,记不得为他们流下过多少眼泪,记不得有多少次突然掷笔,沉默着怜悯自己。每个戏的背后大约都有作者的一段故事,那段时间,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时间发生了错位,我所经历的为何和他们所经历的一样,我是在写他们,还是在写自己。我把我的所有感情都注入到了这个戏中。我笔下的刘国鋕和曾紫霞,是我给他们注入了灵魂,是我的感情,是我的真心,是我对爱情的美好愿望。 
      这次修改,已是六易其稿了。大改尚且如此,小改的次数更已是无从考证。剧组同学说,师哥,我们的书柜里,最多的就是你的剧本了。我开玩笑说,要保管好,你们那里拥有这个戏的心路历程。 
      其实,我是畏惧写感情戏的,更畏惧去修改。我畏惧再去挖开自己的坟墓,畏惧再去舔舐已经愈合的伤口。很多次重写爱情之前,我决定不再感动,我要冷静,要麻木冷漠。然而,我做不到,我无法使自己冷漠,我无法不想到自己,我知道,我又被感动了,感动于那份大爱之下的放手,感动于刘曾对那份感情的难舍难分。 
      我大概和大多数编剧不一样,除了创作,我也是导演和演员,我演过刘国鋕,也曾演过五哥刘国錤。 
      2009年9月,暑假结束,我回到重庆大学,当时剧社已经在排戏了,我的师弟师妹,担任这个戏所有角色的任务,他们质朴,纯真,可爱。“十一长假”,我跟他们在一起,虽然很累,但是很快乐。这种单纯的快乐,已经离开我很久了。 
      10月11日,在重庆大学的首演,虽然没有华丽的舞美,没有很好的灯光音响设备,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可我们却有最真的感情。过道站满了人,前排坐满了人,掌声此起彼伏,很多人哭了。 
      谢幕时,我意外地被演员们喊上舞台,他们欢呼着把我抛向空中。我听到自己的心在跳,我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我一直觉得,那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一场演出。 
      后来,《红色恋人》一路过关斩将,包揽第三届重庆大学生戏剧节的全部奖项,代表重庆参加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以非专业组第二名的成绩拿到了“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如今说起来简单,过程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可是即使困难再大,我从没有想过要回头,冥冥之中,似有一种力量在牵引着我,鼓励着我,让我有足够的勇气走下去。只是有时候,我看着我的同伴会突然有一种陌生感,眼睛里掺了太多的杂质,不似以前的透彻。是我太较真了吗?或许是我太追求完美,或许是我不愿意去玷污他们圣洁的爱情。现在,我可以大声说,我没有玷污他们的爱情。 
      回想过往,不能不说感谢的话,而我最想感谢,最应该感谢的是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夏祖生老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在剧社爹不疼娘不爱的时候,是夏老师帮助了我们,而且一直在支持着我们,为我们付出,剧本的愈加完善,演出的不断进步,都有夏老师的汗水和微笑,可以说,没有夏老师,这个戏不会走到今天。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小妹黄姗,杨程小弟,小妹罗云杉,李龙小弟……还有许许多多参与过演出和帮助过《红色恋人》的人们,谢谢你们,我深深向你们鞠躬。 
      回忆终究是过去式了。现在我又站在了起跑线上,前面的路依然很崎岖。而我会像曾经一样,迎接洗礼,迎接苦难,迎接更多的感动和幸福。用最真的心,用最感动的笔触继续写下去。  
      我在说明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关于爱情的故事。排练这样一部戏,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洗礼。我们被感动着,带着一份赤诚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去感受着一份大爱。我相信,这种感动会伴随我们一生。故事还在继续,感动还在继续…… 
      的确,故事还在继续,感动还在继续。 
      掩卷沉思,话剧《重庆往事•红色恋人》,献给我的大学,献给那段有你们的青春岁月,献给我未来的爱人…… 
                                                                                                                                          王宏亮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夜于重庆寓所  


      以下,写给坛子里亲爱的人们:
      2010年11月上海之行结束后,若水姐对我说,写点东西吧,她想看看,大家也想看。想想两年多在坛子里,读过很多朋友写的散文和感想,自己却从未有只言片语。再回想起这几年来,坛子里的老师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我除了感动感谢感激,留下的只有回忆和眼泪。 
      岁寒姐,是第一个关注我们这个戏的人。还记的09年的上半年,那个时候我还在承德,剧本的进展很慢,我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岁寒姐主动联系我,帮我想点子,告诉我一些我不曾知道的往事。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个未曾谋面老师的关心,那样温暖。后来,若水姐告诉我说,她当时关注我们这个戏,也是因为岁寒姐对她说,请她帮帮我们。我犹记得,有一天傍晚,qq突然闪动了,是岁寒姐,岁寒姐传过来了一个剧本,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修改意见。然后,又在qq上给我说了好些他们俩的小故事,我就听看着,岁寒姐就写着,“正在输入”几乎就没断过。 过了一段时间,岁寒姐突然说,要去吃饭了,我突然意识到,岁寒姐还没去吃饭……只为了告诉我这些…… 
      若水姐,这几年来,跟若水姐联系是最多的,也是最麻烦若水姐的。从开始的发到网上,到后来写好了一块就要让若水姐帮忙看看,到了如此依赖的程度,若水姐对历史很熟悉,而且若水姐的qq一直在线,我就总是麻烦若水姐,我怕犯了历史错误,对不起他们。去年出差到南京,与若水姐见面,若水姐带我去玩,去吃名小吃,我有啥不高兴的事情,都会和若水姐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哈哈……我整理以前的剧本资料,发现十有八九都是若水姐帮我校对修改的剧本。若水姐那么忙,还抽时间帮我校对,还那么仔细,不厌其烦。 
      苗溪姐,和苗溪姐的接触,也是因为苗溪姐耐心地给我提了意见,还就一个问题给我解释了很久,多么认真啊。去年有一位留美的历史老师来重庆,苗溪姐要我帮忙接待一下,这样就和苗溪姐有了更多的接触。对于苗溪姐,我的了解不是特别多,但我知道,她和岁寒姐和若水姐一样,都在一直关心着我们。苗溪姐给我提修改意见经常是私信给我,我知道苗溪姐是怕我灰心,多么细心啊! 
      黄先钢老师,和黄老师的接触很有缘分。剧本在形成之初,借鉴了很多红色浪漫的桥段,黄老师非但没有生气,还鼓励关心我们,继续让我们拍下去改下去,作为晚辈,我真该好好谢谢黄老师,向黄老师学习艺术,也学习黄老师的为人。 
      高卿楚老师,见面的次数很多看,因为几乎每次演出,高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都会去看我们的演出。为我们呐喊,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老师们去看我们,他们动情地在演出结束后,对我们说起他们上辈的往事。我知道,老人们是感动了,我们愿意继续演下去,继续努力,为牺牲的人们,也为活着的人们。 
      adelinechao,这位老师,总是很神秘,每次去看我们的演出,都是悄悄的去悄悄的走,但是,每次都会在网上发照片和写感想,真想见见这位老师。据我深入解析,这位老师离我们这个剧组并不遥远。嗯,感谢的话,当面对她说。 
      还有苏日朗和紫冰两位小妹妹。无论是在重庆演出,还是在上海演出,两位小妹妹都跑到演出场地看我们,给我们帮忙,啥也不说了,谢谢你们! 
      还有坛子里所有关心我们的老师朋友,我以我个人及代表红色恋人剧组向你们致敬,谢谢你们!我永远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讨论过的“红色恋人”……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2-05-04
继续剧照……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 我的“红色恋人”|《红岩》改编 - 歌乐山的黎明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若水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2-05-04
2008年底,青年同学上论坛来寻求刘曾的资料,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红色恋人这个剧本从初具雏形到逐渐成熟,可以说是在论坛各位朋友的帮助下完成的。青年同学和重大话剧社的同学们为这个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有了很好的收获。这个戏是大家共同的记忆

帅帅的五哥,希望你的这个戏能继续演下去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离线岁寒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2-05-04
从黄先钢、吕建华老师的《红色浪漫》到青年同学的《红色恋人》,论坛见证了两出红色大戏的成长与成功,这是论坛的幸运。作为旁观者,我们只是动动嘴皮子,甚至会鸡蛋里面挑骨头;浇灌出了成功花朵的,是创作者自己的艰辛和汗水。

从论坛创建到今天,6个年头过去了,人的故事,知名的,不知名的,每天都在上演,有些甚至是惊心动魄,但值得我们铭记的只有极少数。就让我们把这极少数永远铭记吧。

今天是54青年节,要对永远年轻的他们说一句:节日快乐!
“按预定计划,岁寒只能把大家送到这里,她还要连夜赶回她的岁寒书屋去。大家跟她握手话别后下车,目送着她独自一人驾车返回……”
离线铿尔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5-04
BT罗居然是你们的班主任???天哪!!!
望断云天暮与朝,双星聚首叹今宵。情深每笑银河浅,心近毋愁白馆遥。一曲囚歌明志洁,千针文绣喻松骄。丹心矢志长相守,乌鹊何须更筑桥。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5-04
引用第3楼岁寒于2012-05-04 14:15发表的 :
今天是54青年节,要对永远年轻的他们说一句:节日快乐!


也对坛子里的青年、准青年和青年后们,祝一声“节日快乐!”
~~追~~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5-04
回 2楼(若水) 的帖子
若水姐,我也希望这个戏能继续演下去,不过这次大戏节,剧协原打算安排这个戏作为闭幕式演出,但是重大却没有报名。我表示很不可理解。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5-04
回 3楼(岁寒) 的帖子
岁寒姐也是青年哈!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5-05
回 4楼(铿尔) 的帖子
是啊,罗老师对我们很好,为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我是青年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5-05
回 5楼(苗溪) 的帖子
苗溪姐,青年节快乐!
把他们铭记在心~
离线苏日朗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5-05
这帖子和下面的回复看得人挺怀旧。
第一次在这里看到《红色恋人》的剧本,我现在都想不起来具体是什么时候了,感觉好像是上辈子发生的事。其实之前我没想过能看到他们的现场演出,因为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内蒙,沿着共和国的版图画了半条对角线,哪那么容易就看得到呢。实在没想到,在我来到上海两年多之后,《红色恋人》参加大学生戏剧节演出,演出地点竟然和我的学校在同一条马路上。到现在还记得当时计算机课赶着进度做完了作业,然后离下课还有一小时就跟老师请假飞奔了出去的故事。
再说到《红色浪漫》,我是在07年五一期间第一次看了视频,现在觉得恍如隔世。继续往前追溯到我刚来论坛的时候,只记得是06年,06年什么时候可是记不清了。那时候很小,很傻,生活很单纯,跟现在大不一样了。
很奇怪,有的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也许连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都算不上。但是对我,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相当大的。比如说上论坛这种事,一般人看来不过是玩玩罢了,对我就远远不是如此了。我甚至可以很肯定地说,如果六年之前我没来这里,我现在肯定过着一种和现在很不一样的生活,至于是更好还是更坏就说不定了,兴许本来也无所谓好坏。
所以对这个地方,对这个地方的很多人,我一直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即使现在来得少了,这种感情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换。
借青年学长的楼发了一下思“古”之幽情。共同珍惜值得珍惜的一切吧。
金雀银雀飞起来~~~
离线江晓渝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5-07
真的是一篇怀旧的帖子啊 呵呵 在被论文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看到这么一篇帖子,心突然变得暖暖的..
不禁想起了这么多年的很多事...从《红色浪漫》到《红色恋人》.我的执着,我的那些幼稚而感性的文字,总是被我借用论坛的空间发出来贻笑大方,呵呵,时间过去这么久了,物是人非,很多东西,很多感情都在变,唯一没有变的,只有那丝深埋在心底的情愫。。。
我永远记得深夜里一个人独自读着剧本流泪的日子。。。记得为了一个情节跟青年哥哥在QQ上争执的日子,记得关于这部戏的点点滴滴。。。记得第一次逃课去重庆的不安与冲动,记得冲上舞台时那不管不顾,世界仿佛都消失了一般的感觉,记得看完演出泪水打湿了整整一条毛巾的经历,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我慢慢的沉淀在心底,凝成我最美的记忆。
岁寒姐说得好:作为旁观者,我们只是动动嘴皮子,甚至会鸡蛋里面挑骨头;浇灌出了成功花朵的,是创作者自己的艰辛和汗水。
我记得他们的辛勤劳动,从青年哥哥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剧本,到演员们辛苦的排练,我亲眼看到了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也见证了他们的执着和蜕变,我永远记得那时尚不懂事的自己是如何的任性,如何的冲动,如何的年少轻狂,尽管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有放下,但是我学会了隐藏,学会了把这些情感留给自己慢慢的品位和收藏,也许,这也是成熟与长大吧。。。。
借用青年哥哥的一句话:故事还在继续,感动还在继续。
东方破晓,矢志不渝
离线苗溪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5-07
上面小朋友都是回忆当初自己多么幼稚,3年对于小朋友那是一个不短的成长的过程,而对我这样的,3年,只是弹指一挥,有时候都很难留下记忆。我是个爱挑毛病的人,难得鼓励谁。还望青年同学不要介怀我当初的直截了当哦。
~~追~~
离线秋雨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5-08
感人的文字,祝福青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